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对泗水县湿地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科属分布区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泗水县湿地种子植物有92科276属44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8种,双子叶植物70科202属316种,单子叶植物17科68属116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表现出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在科一级有8个分布区类型,泛热带分布(34.78%)、世界分布(32.61%)、北温带分布(22.83%),三种分布类型共同构成了该地湿地种子植物的主体;在属一级有15个分布区类型,温带分布类型总比例达到49.99%,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热带成分与世界分布比例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2.
望东垟高山湿地群落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1 hm2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样地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4科50属5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1科47属52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丰富,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最多,有18科(占52.94%),温带分布的科(9科)略多于热带分布的科(7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最多,有14属(占28%),泛热带分布次之,有9属(占18%),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相当;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最多,有42种(占76.36%),北温带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次之,均含8种;该湿地群落各层次的代表种类明显,木本植物中以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和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幼树)为优势种,草本植物中以山类芦(Neyraudia montana)和平颖柳叶箬(Isachne truncata)为优势种;在垂直结构中,乔木层因砍伐而缺乏,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明显大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略高于灌木层;望东垟湿地为热带北缘区系性质华东南缘高海拔山地类型。  相似文献   

3.
雅砻江上游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西北地带,在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该流域种子植物有81科,共有8个分布型6个变型,世界分布有35科,占雅砻江上游地区总科数的43.2%;热带分布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教的28.4%,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科为主,有14科(含有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热带总科数的60.9%;温带分布共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数的28.4%.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20科(含有1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温带总科数的87.0%.种子植物属可划分出15个类型,18个变型,分别占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分布区变型的100%和58.1%,体现出了该流域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温带分布有298属,占该流域总属数71.1%,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141属;排第二位的是东亚分布,共有52属,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占了33属;排第三位的是旧世界温带分布,有50属;中国特有属有15个,占该流域总属教的3.6%.统计结果显示:热带成分的科和温带成分的科相当;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并与热带区系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东亚成分以中国-喜马拉雅区系为主,具有显著的特有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资料查询和系统分析,对泗水县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区系、原产地、繁殖及扩散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泗水县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39种,隶属于14科26属,其中菊科(10种)和苋科(9种)种类最多,分别占25.64%和23.08%。草本植物(38种, 97.4%)尤其一、二年生草本(28种, 71.8%)占绝对优势,乔木仅刺槐1种。区系地理具有泛热带性质,在科一级分为世界分布(50.00%)、泛热带分布(35.71%)和北温带分布(14.29%) 3个分布区类型。在属一级分为7个分布区类型,泛热带分布(30.77%)占优势,其次为世界分布(26.92%)和北温带分布(19.23%)。起源地分析表明,原产美洲的入侵种最多(26种, 40.00%),危害性也更大,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12种入侵植物有11种来自美洲。绝大多数入侵植物依靠种子繁殖(35种, 89.74%),营养繁殖的仅刺槐、喜旱莲子草和凤眼蓝3种,白车轴草兼具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繁殖体能广泛借助风力、水流、动物、人类等外界媒介扩散,一些还能通过自身主动传播。  相似文献   

5.
对猛洞河河谷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猛洞河河谷共有维管植物129科、389属、670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6属2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16科372属644种;植物区系以热带性质为主,但温带性质明显,是一个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热带成分属占54.46%,温带成分属占40.06%;特有程度较高,有中国特有属19个,中国特有种有311种,武陵山特有种37种,猛洞河特有种5个;与同地域的区系相比,猛洞河河谷是本区域内泛热带、北温带、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成分的重要分布区。与同类型的河谷区系相比,猛洞河河谷的泛热带成分低于干旱河谷,但高于干暖、干热河谷,温带成分均高于干热、干暖和干旱河谷。此外,中国特有分布属较其它类型的河谷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6.
黔南州5442株古树分属54科120属210种(含珍稀树种46种,中国特有种68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47科103属186种。科、属、种分布区类型分别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6个变型、12个分布区类型11个变型和12个分布区类型9个变型。科和种的热带性质较为明显,而在属的层面上,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的比重无明显差异;科的热带性质偏向于泛热带分布,属和种则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重;科的温带性质偏向于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属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重,种则以北温带分布为重。  相似文献   

7.
浙江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15科、336属、61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10科329属608种.含10种以上的科共15科,单、寡种属共323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型36科,世界分布型34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1.30%和29.57%;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紧随其后,表现出区系过渡性的特点.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旺苍大峡谷森林公园有种子植物112科498属98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07科485属962种;以少种科(73科,占65.18%)、单种属(268属,占53.82%)为主。科的分布区类型共11个,以热带分布(46科、占41.07%)较多。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以温带成分为(282属,占56.63%)和热带成分(150属,占30.12%)为主,我国特有60属(3.82%)。此外,还分布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9.
丽水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浙江省丽水市北山森林公园的野生种子植物有147科、582属、1 171种.对其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达39.5%,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70/42),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20.7%),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9.1%),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乎相当(243/276),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种最多(45.5%),其次是东亚分布(22.8%)和热带亚洲分布(16.2%);以中国区系分区标准,将特有分布种划分成9个分布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分布最多(246种);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具有明显的华东南缘山地植物区系特征,并且拥有众多特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0.
对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大仰湖湿地群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湿地维管植物330种,隶属于82科200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6属18种,种子植物71科184属312种。本区溪源湿地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主要为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分布和世界分布,这4种类型占了总属数的75.9%。热带性质属(类型2—7)的有58个,占36.9%(不含世界分布属),温带性质(类型8—15)的有99属,占63.1%。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野外补充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地处北回归线北缘的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5科60属117种,其中新记录9科21属51种;广东分布新记录密鳞鳞毛蕨(Dryopteris pycnopteroides)和无盖鳞毛蕨(D.scottii)2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共有42科137属233种,植物区系组成中最大科是藜科(24属69种),该科也正是新疆盐生植物区系最大的科;本研究区盐生植物有69属99种,占总属及种数的50.4%、42.5%;除世界分布科外,温带分布科和热带至温带分布科占第一位,各均含10种;属的地理成分中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型(含变型)占优势, 有45属,占总属数的39.8%;种的区系以温带成分(53.1%)和古地中海成分(42.4%)占绝对优势,中亚分布型(27.0%)、温带亚洲分布型(25.7%)、旧世界温带分布型(21.6%)比重明显大。区系基本特征表现为: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据比率很高;地理成分优势性显著,来源较广泛,有一定古老成分,特有程度极低,具极为明显的盐生性质和温带干旱区荒漠性质;区系中包含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11种和被认为"新疆可能已消失的物种"中的3个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自然封育灌丛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恢复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1 hm2的灌丛群落样地中,共调查到木本和草本植物43科,88个属,135种,其中:草本21科44属49种、木本34科47属86种.木本物种数和个体密度都随着基径级、高度级而递减;不同高度级和不同基径级的个体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恢复后的灌丛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岷江上游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其外貌虽然呈现灌丛状,但其组成成分却相当丰富,其中本研究区域的顶级乔木树种如辽东栎等已在群落中出现并占有较大的优势.对于该区的退化群落而言,封育为一种有效的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蕨类植物区系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有蕨类植物37科66属125种,其区系特点为:①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种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64.87%、75.76%与61.60%。②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出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总数的28.80%,呈现出热带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蕨类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③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38.40%和20.80%。④与周边4个地区的比较中,与深圳的相似性为最高,与乐昌的相似性为最低;总体上,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拉萨河流域的野生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218属、642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7.78%,76.49%,80.96%,最为丰富;其次是单子叶植物13科、64属、145种,分别占18.06%,22.46%,18.28%。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种属比2.78,分化程度较弱,单种属和寡种属极为丰富。2)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复杂,划分为5个科分布区类型和3个科分布亚型;15个属分布区类型及10个属分布亚型,其中温带科18个,占总科数的56.25%,温带属194个,占总属数的82.20%,温带种705个,占总种数的90.38%,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成分仅在科级分布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比例,属、种级热带成分很少,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3)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有性,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分布属7个,中国特有分布种324个,证实本区系植物的年青性及其较强的演化、特化性质。4)拉萨河流域植物区系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植物区系亦有深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二滩库区及周边地区种子植物有148科671属1 35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25种;被子植物142科659属1 329种,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土壤条件的影响,衍生出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其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从科、属、种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是:大科、中等科和多种科是本区系的主体,科级水平上主要包括热带成分,同时温带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属级、种级水平上热带、温带成分并重,并且向温带过渡,属级水平上与庐山、凤阳山聚为一类,相似性高,属于中亚热带植被类型。并且属级、种级水平上,15种分布类型中均有分布,地理成分复杂;特有和保护的植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7.
河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1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51属26科。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草本植物占优势。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居首位(23.52%),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69%)、东亚北美成分(11.77%)和东亚成分(11.77%),它们是区系的主体成分;各类温带成分占39.22%,而热带成分占41.16%,表明本区系为暖温带性质;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野外调查,结合历史资料,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53科678属1 445种。对其种子植物从科、属二级水平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拥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科级水平的12个类型,具有亚热带北缘区系的特点;属的分布区类型15个,各类热带成分共211属,占总属数的34.54%;各类温带分布类型(不包括中国特有分布)共374属,占总属数的61.22%,植物区系偏重于温带性质,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且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中国特有分布有26属。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野生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43种,隶属于63属33科。成分特点为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草本植物占优势。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热带广布)、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总属数55.6%,是本区藤本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温带成分占83.91%,而热带成分占6.99%,表明藤本植物区系成分为暖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