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根据其建设现状和旅游现状,利用园内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提出了将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4个功能区8个景区的设想,并对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进行了规划,从而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养生等相关理念,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陡水湖森林公园现有的自然地理、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文化古迹等生态文化资源,探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森林生态文化科普区、客家渔乡文化体验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布局,以及赣南树木园、百花谷等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重视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引导森林文化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瓮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瓮安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特征,对森林公园景观林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为指导,分析了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的目的、原则以及类型,并以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为例,将该公园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该功能分区不仅为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合理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塞罕坝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底,结合塞罕坝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条件和森林经营传统等方面因素,划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林区、生态防护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4个林业功能区,并分析了各区的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区人工林天然化、景观林多层次多树种改造、防护林控制皆伐性采伐、用材林市场化经营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6.
湖南沅陵国家森林公园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配置是森林公园生态建设和景观营造的重要手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湖南沅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依据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手段,对公园内植物配置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营造优美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论述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的共生模式。对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规划内容:以森林公园优美迤逦的森林景观、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为主题,以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为内核,将森林公园定位为"名山名瀑之境,翰墨遗香之地",并将森林公园布局为历史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禅修文化、归宗文化五大功能区,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总体定位,归纳出5类文化旅游与森林体验复合型产品体系,将森林公园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文化旅游、科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8.
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缘的重庆市东部,地处万州区、云阳县、开县三地交界处。始建于1992年,2002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园,总面积91OO公顷。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山岳地貌景观为骨架,融气候天象景观、水体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城郊森林公园。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生态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5%。最高海拔1300多米,立体“小气候明显,雨热同季,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具有夏天避暑、冬天赏雪、春秋季节赏花观叶等诸多游览功能。园内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精彩纷呈。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浙江七百秧城市森林公园植被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抚育改造、补植改造、人工造林等阔叶林发展措施与手段,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使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0.0%提高到80.9%。植被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明显丰富,森林景观的四季景象富于变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安全稳定,森林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显著提高。最后对植物规格选择与后期植物管理也作了相关说明与建议,为其它同类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规划和山体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南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有5主类151处代表性景观资源单体,并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公园生态类型多样、植物区系复杂、生物种群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珍稀古树众多,拥有原生性极强的森林植被景观资源,保持着天然的面貌,保护价值高;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综合评分值为43.6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I级标准,其资源和旅游价值较高;同时探讨了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及森林景观的现状分析,在剖析其设计理念与构思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布局,采取补植、封育、更新、抚育、综合改造等具体植被改造措施,达到绿化、美化、多样化的森林景观的提质改造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优质树种资源,并对园区现有白皮松林、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山桃灌丛等5类主要植被群系和山花景观、白皮松景观、红叶景观等3个主要森林植物景观类型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同时对森林公园现有植物景观提出新的设计营造方案,对森林公园内优质树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对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清查的基础上,把公园内森林景观划分为水平郁闭型、垂直郁闭型,稀疏型、空旷型(边缘型)、园林型等类型,并对游憩区和植被抚育区的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的主要物质载体,也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本文以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例项目研究,遵循生态优先性、典型性、个性化、乡土性等原则,从空间体系、植物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做出景观规划,以提升森林景观质量,为旅游规划提供更具特色的"亮点"项目。  相似文献   

16.
木质景观是木文化和森林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木元素和木质景观中木屋、木亭、木廊、木桥、木平台和木栈道等在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实践经验,对木质景观在森林公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森林公园蕴涵着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物、景点84处旅游资源单体中优良级以上有75个,属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在当地建立特别生态功能区的呼声中,提出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破旧立新,创新旅游发展要素,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跨界发展森林旅游,以全新姿态拥抱"大旅游"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护、发展以及提高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本文从景观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3个方面对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以此3大类指标构建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森林公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对青岛大河东森林公园的自然、人文资源调研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森林公园规划目标和功能分区。划分7大景区:新农村风貌展示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名山文化会所区;水库景观生态恢复区;山地森林游览区;异国古堡风情游憩区;森林保健文化休闲区。注重对公园景观布局和游览路线的设计和经济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