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为快速获得并鉴定矮牵牛多倍体,采用5%NaClO消毒灭菌后,使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矮牵牛野生品种(P.axillaris)种子,后转入MS培养基中萌发成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通过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秋水仙素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诱导方法。通过不同倍性矮牵牛初期表型差异的分析、气孔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统计不同倍性矮牵牛的形态指标差异。结果表明,获得了纯合率较高的矮牵牛四倍体和八倍体。在保证存活率的同时,0.10%秋水仙素处理24 h后获得最高比例的4x(47.37%)和8x(21.05%)变异植株;适当延长处理时间(36 h)可增加8x倍性的诱导材料比例(33.33%)。不同倍性矮牵牛植株的形态、气孔和保卫细胞等方面存在以下规律:4x较2x变异植株的第1~2片真叶变圆,第3片真叶后叶片形态相似;8x较4x和2x变异植株形态差异显著,表现为节间短、叶柄短、叶片肥厚多毛、叶色深绿和生长缓慢等特征;不同倍性矮牵牛的气孔和保卫细胞长度随着倍性的增加而近倍数增加,2x和4x气孔组织近圆形,但8x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宽度未按倍数增加而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导途径为香蕉育种提供新型种质资源.[方法]以抗枯1号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ECS)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多倍体诱导,探讨在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多倍体的获得情况.[结果]在未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条件下,抗枯1号香蕉ECS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数目自然变异,变异率为11.76%;而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生苗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介于76.92%~100.00%,且有少量的嵌合体再生植株;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及处理时间获得的再生苗数及其变异率不同,其中以0.1%秋水仙素处理12h的效果较好,共获得3株六倍体植株,且能得到大量非整倍体变异.[结论]通过秋水仙素诱导香蕉ECS获得再生加倍值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乌拉尔甘草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乌拉尔甘草四倍体新种质,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乌拉尔甘草(2n =2x=16)带腋芽茎段诱导四倍体,并进行了再生苗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气孔观察。结果表明:四倍体优化诱导体系为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 h时诱导频率较高,变异率达到11%;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增长明显,气孔保卫细胞密度增长极其明显,气孔保卫细胞宽度有所下降,经根尖染色体鉴定,确定染色体为2n=4x=32,为同源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秋水仙素诱变及倍性鉴定的技术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新疆紫草幼苗茎尖和无菌苗茎尖进行点涂、振荡浸泡处理,采用形态学、气孔及染色体计数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对新疆紫草幼苗采用点涂法,秋水仙素浓度为500 mg/L时,幼苗的成活率和变异率分别为67.44;、40.59;.其变异株叶片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变异株的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大于对照株,变异株叶片下表皮每个视野平均气孔数目(9个)较对照株(19个)明显减少;对新疆紫草无菌苗采用振荡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为700 mg/L、处理时间为4h时,成活率和变异率分别为68.18;、86.67;;秋水仙素浓度在200 ~500 mg/L范围内,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条的比例最高达68.4;;诱变后茎尖成活率还受培养基中激素组合的影响;秋水仙素诱变后产生大量形态变异.[结论]影响染色体加倍效果的因素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5.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脑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秋水仙素对菊花脑进行浸种诱导多倍体,比较了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的效果。结果表明,0.5g/L浓度处理48h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形态变异率为83.1%;1.0g/L,2.0g/L浓度处理12h以上变异率虽然升高,但由于生长抑制严重,后期死亡率明显升高;诱变株结实率和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对4个形态变异株进行了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叶绿粒数测定和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鉴定出四倍体菊花脑1株(2n=36),嵌合体1株。  相似文献   

6.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处理时间下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norii (Swingle)C.Jeffrey]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和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死亡率增加,变异植株细胞诱导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有所升高,但秋水仙素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变异植株细胞诱导率则下降,以0.5 g/L秋水仙素处理48 h最佳,对愈伤组织造成的伤害程度小.获得的变异材料与正常植株相比,叶片变大,生长减缓,气孔变化不明显,通过染色体分析初步鉴定为多倍体.  相似文献   

8.
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半支莲植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半支莲萌动种子,0.05%秋水仙素处理12h的变异率最大、为11%;对茎尖生长点,0.10%秋水仙素处理48h的变异率最大、为75%;对根尖,采用4%二甲亚砜与0.05%秋水仙素混合溶液处理8h和16h的变异率最大、为16.7%。可见,秋水仙素诱导半支莲茎尖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改良浸根法,萌动种子效果较差。形态学鉴定结果发现,变异株叶片明显变短、变宽,叶色浓绿,花径变大;解剖学鉴定结果表明,变异株气孔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气孔数少于对照株,花粉直径也明显增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选的13株拟多倍体进行DNA含量分析,有11株产生了多倍体变异,总变异率达84.6%,其中四倍体7株、八倍体3株、嵌合体1株。  相似文献   

9.
以二倍体薄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应用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处理幼苗茎尖生长点,诱变产生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种质,并对变异植株进行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及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同时比较了四倍体和二倍体薄皮甜瓜在果实性状和繁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80μmol/L二甲戊乐灵处理4d,所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16.67%),优于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10.00%),并且所需二甲戊乐灵的浓度仅为秋水仙素的0.8%;将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相结合可以准确快速确定变异株的倍性;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气孔变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多,果肉增厚,中心可溶固形物质量分数增加,果形指数显著变小,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花粉粒增大,花粉离体萌发率低,秕籽率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菊苣生长点进行不同次数的诱变处理。通过观察气孔特征、测定DNA相对含量进行诱变植株筛选鉴定,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处理4次,菊苣诱导率最高,为8.16%,获得8株菊苣同源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变异植株叶片增厚,叶色加深,叶片褶皱,下表皮气孔变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本试验共获得23株变异植株,其中22株同源四倍体,1株混倍体,构建了菊苣多倍体诱导技术体系,获得了菊苣多倍体新种质,丰富了菊苣遗传基础,为良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航天诱变的番茄生长习性变化与其光合生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航天诱变技术,从有限生长习性的番茄亲本(10-3-2)中获得番茄无限生长突变体(M1),对该突变体2个不同世代(SP3和SP4)与其遗传背景亲本(CK)的植株产量、光合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与CK相比,突变体SP3、SP4的产量分别增加34.9%和34.4%;SP3、SP4与CK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虽然均为双峰曲线,但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在光合高峰期明显高于CK,而在早晚及中午午休时三者的净光合速率较接近。早晚突变体的气孔导度高于CK,中午二者较接近,但突变体2个世代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与CK没有明显差异。[结论]SP3和SP4的各项指标均比较接近,证实了航天诱变材料具有稳定快的特点,一般3-4代即可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砧木嫁接黄瓜苗期抗寒性,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培育的白籽南瓜A1、A2、B1和B3嫁接黄瓜为试材,黑籽南瓜嫁接黄瓜为对照,对低温(5℃)胁迫48h内叶片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B1与对照在胁迫过程中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A2在低温胁迫0~24 h与对照的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之后差异逐渐增大,当低温胁迫36和48 h时保护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A1和B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显著。[结论]B1嫁接黄瓜与对照抗寒性无明显差异;A2嫁接黄瓜短时间(0~24 h)抗寒性与对照相近,之后不及对照;A1和B3嫁接黄瓜的抗寒性不及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与赤霉素(GA3)复配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缩短美国红栌组培苗培养周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复硝酚钠+GA3复配液培养美国红栌组培苗,25 d后统计各处理组培苗的单株叶片数、株高、鲜重、干重、生根率及根系条数,分析复硝酚钠+GA3复配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0.020 mg/L复硝酚钠+30.0 mg/L GA3复配液处理的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效果最佳,单株叶片数、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CK)及其他浓度处理(P<0.05),其中,分别比CK提高83.3%、71.8%、86.6%和85.8%,生根效果也较优,生根率最高,达95.2%,且根系条数较多,叶片肥厚、健壮,植株长势良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复硝酚钠+GA3复配液浓度与美国红栌组培苗的单株叶片数、株高、鲜重、干重、根系条数和生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B5培养基中添加0.020 mg/L复硝酚钠+30.0 mg/L GA3复配液,可促进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进而缩短其培养周期,加快种苗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14.
王中旭  王波  杜光  邱群  项亚茜  吴立飞  薛林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9-12440,12443
[目的]研究蚯蚓粪基质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发利用蚯蚓粪作为穴盘育苗基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0种自制配方蚯蚓粪基质T0(蚓粪+蛭石+N2+P+K)、T1(蚓粪)、T2(蚓粪+N1)、T3(蚓粪+P+K)、T4(蚓粪+N1+P+K)、T5(蚓粪+N2+P+K)、T6(蚓粪+蛭石)、T7(蚓粪+蛭石+N1)、T8(蚓粪+蛭石+P+K)、T9(蚓粪+蛭石+N1+P+K)为处理,以市售有机活性基质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蚯蚓粪基质在茄子育苗期间对幼苗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地上与地下部鲜、干重等性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T0蚯蚓粪基质配方效果最佳,幼苗质量好,生长健壮,且与其他基质配方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是较理想的茄子育苗基质。[结论]该研究可为蚓粪基质穴盘育苗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同时为促进蔬菜的大规模生产和工厂化育苗产生积极作用以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寒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苜蓿品种在高寒盐碱地区的生长性状。[方法]分别对6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WL323、3-1、4-1、4-2、4-2H、FGI363,2个国内传统苜蓿品种敖汉及龙牧801第一年的成苗株数、鲜干重、株高等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国外引进的6个苜蓿品种的成株数、鲜干重和株高都好于国内的2个品种,有着更高的抗旱、抗寒和抗盐碱性能。[结论]该研究为高寒盐碱地区土壤的充分利用以及牧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09-12010
[目的]为探明缓解盐胁迫抑制紫藤花粉萌发的方法.[方法]采用花粉人工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盐胁迫下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 Sweet)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20 mmol/L NaCl胁迫对紫藤花粉活力和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花粉管出现分枝.1.5~ 12.0 mmol/L CaCl2和25 ~ 150 mmol/L GA3对盐胁迫下紫藤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均表现出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 CaCl2和GA3的最适处理浓度分别为2.0和100 mmol/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打掉底部奶脚叶,现蕾期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时(移栽后约60 d)打顶,将花枝连同其上多余叶片一同打去,留叶数18片;处理2(T2):在T1基础上,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叶,留叶数16片;处理3(T3):在T2基础上,打顶后20 d再打掉最上部的2片叶,留叶数14片.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挂牌标记,按生产标准采收烘烤,逐片分级、称重,计算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及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烟株留叶数的减少,平均单叶鲜、干重均逐渐增加,表现为T1T2(2734.5 kg/ha)>T3(2583.0 kg/ha);T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分别为90.18%和61493.1元/ha,与T1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T3.[结论]打顶时多摘除2片脚叶可适度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损失较轻,产值较高;但打顶后20 d再多摘除2片顶叶会导致中、上部叶位单叶重偏重,质量等级下降,对产量、产值造成较大损失.田间进行打叶操作时,建议采用打顶时多打掉2片脚叶的方法,根据烟株长势和营养状况谨慎选择是否在后期再打除2片顶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负压供水下土壤水分对樱桃萝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T1)、-9(T2)、-14 kPa(T3)三个负压供水压力处理和一个常规浇灌(CK)处理,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对樱桃萝卜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水分处理期间,CK、T1、T2、T3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平均为12.60%、12.63%、10.07%和8.47%,其中T1和T2为弱时间变异土壤水分,而T3和CK为中等时间变异土壤水分;全生育期累计灌水量和蒸散量均表现为CK>T1>T2>T3,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②成熟期时,T1、T2、T3三个处理的樱桃萝卜株高、最大叶长、根径、干物质量、根鲜重等指标整体上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土壤含水量基本相同的T1和CK处理,前者的最大叶长、根鲜重显著高于后者,但株高、根径、干物质量等无明显差异。③不同处理樱桃萝卜叶片的SPAD值整体上无明显差异,生长前期净光合速率在处理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生长后期T1和T2显著高于CK,T3显著低于CK。④采收后不同处理的根鲜重、干物质量均表现为T1>T2>CK>T3,其中T1、T2显著高于T3,T1的根鲜重较CK显著提高36.09%,T3的根鲜重较CK显著降低42.36%;不同处理的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在0.95~1.05之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B)均表现为T2>T1>T3>CK,T1、T2的WUEY和WUEB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3.42%、57.89%和52.67%、62.00%。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共同影响了樱桃萝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平均含水量基本相同时弱时间变异的土壤水分条件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樱桃萝卜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上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明确土壤水分与作物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负压供水下土壤水分对樱桃萝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T1)、-9(T2)、-14 kPa(T3)三个负压供水压力处理和一个常规浇灌(CK)处理,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对樱桃萝卜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水分处理期间,CK、T1、T2、T3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平均为12.60%、12.63%、10.07%和8.47%,其中T1和T2为弱时间变异土壤水分,而T3和CK为中等时间变异土壤水分;全生育期累计灌水量和蒸散量均表现为CK>T1>T2>T3,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②成熟期时,T1、T2、T3三个处理的樱桃萝卜株高、最大叶长、根径、干物质量、根鲜重等指标整体上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土壤含水量基本相同的T1和CK处理,前者的最大叶长、根鲜重显著高于后者,但株高、根径、干物质量等无明显差异。③不同处理樱桃萝卜叶片的SPAD值整体上无明显差异,生长前期净光合速率在处理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生长后期T1和T2显著高于CK,T3显著低于CK。④采收后不同处理的根鲜重、干物质量均表现为T1>T2>CK>T3,其中T1、T2显著高于T3,T1的根鲜重较CK显著提高36.09%,T3的根鲜重较CK显著降低42.36%;不同处理的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在0.95~1.05之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B)均表现为T2>T1>T3>CK,T1、T2的WUEY和WUEB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3.42%、57.89%和52.67%、62.00%。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共同影响了樱桃萝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平均含水量基本相同时弱时间变异的土壤水分条件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樱桃萝卜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上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明确土壤水分与作物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获得多倍体小果型番茄材料,研究小果型番茄多倍体的特征特性。【方法】以番茄半栽培型亚种(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ssp.subspontaneum Brezh.)的5个小果型品种为诱变材料,用改良秋水仙素涂抹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诱导效果以及变异株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结果】小果型番茄经秋水仙素诱导后变异株性状表现为:苗期生长受阻,叶变厚、颜色深绿、叶形指数变小,花器变大,叶下表皮气孔器变大、气孔频度下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含量增加,花粉变大、花粉育性下降。四倍体番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复杂,同源染色体出现了多种联会方式。【结论】5个小果型品种均获得了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