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组培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年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根据植物组培技术特点,认为植物组织培养应当在植物脱毒、提高育种水平及加速育种进程等方面推广应用,而对于一些木本植物组培,应慎重行事。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与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玉珍 《林业科技》1997,22(6):12-13,17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与产业化研究王玉珍(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植物组培快繁的产业发展很快。组培育苗以其繁殖速度快、幼苗质量好、并可同时进行脱毒等优点,有逐渐取代传统种子市场的趋向。一些企业和公司纷纷投资加强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已在工厂化育苗、种苗脱毒复壮、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近几年开展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问题较常见,有时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展,降低组培快繁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些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42-245
综述了近年来青钱柳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今后其繁殖技术发展方向和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有性繁殖的研究重点是其种子休眠机理及其解除方法,关键技术在于物理、化学、变温等方法联用以及生长调节剂在解除种子休眠时的协调使用;扦插、组培繁殖是今后青钱柳快繁技术研究的重点;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为筛选最适宜扦插枝条生根存活的环境因子,而组培繁殖的关键技术在于培养基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外植体脱毒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全国最大的枣树组培脱毒工厂化育苗基地山东省平度市积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完成的“枣树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已生产枣树脱毒苗木60万株,成为全国最大的枣树组培脱毒工厂化育苗基地。地处胶东半岛西部的平度市,为加...  相似文献   

6.
泡桐脱毒组培苗的生产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泡桐丛枝病理论研究和防治经验,总结出一套泡桐脱毒组培苗生产与苗圃育苗技术要点,包括从泡桐原种的选择、组培脱毒和病菌检测技术、组培苗快繁、营养钵苗生产与运输、苗圃育苗等各个环节,以期规范泡桐脱毒苗木应用和育苗技术成果推广,有效控制种苗传播泡桐丛枝病途径,促进我国泡桐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的工作,研究建立了脱毒→病毒检测→脱毒原种苗筛选→脱毒原种苗组培快繁→脱毒籽球培育→生产用脱毒种球培育的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脱毒种球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梁称福 《经济林研究》2005,23(4):99-105
介绍了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概况,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污染、褐变、玻璃化原因、机理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培养条件的研究,外植体选择的研究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物种基因改造或转基因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影响植物组培苗发展的障碍因素,全力推进组培苗的产业化;扩展植物组培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范围与规模。加强生物制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强植物组培方式与培养水平的研究,探索新的培养途径等建议。为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培是 2 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 1 960年法国C .Morel将植物组培技术应用于兰花的快速繁殖 ,至今有关花卉植物组培方面的研究报告很多。本文就近年来花卉组培方面研究发展情况作综述。一、培养条件的研究早期的花卉组培报道多集中于研究各类花卉的培养基组成 ,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 ,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 ,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花…  相似文献   

10.
脱毒草莓苗组培快繁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培方法,对脱毒草莓快速繁殖,可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但只有不断完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文章对脱毒草莓苗的组培快速繁殖成本构成以及成本、市场、生产规模对效益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林木植物组织培养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生根的主要因素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林木植物组培的研究进展,外植体3种分化途径(腋芽萌发途径、间接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发生途径)有其相应的最适外植体类型,林木组培首选腋芽萌发途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影响增殖的两大因素,对培养基的探索已从对林木植物组培常用培养基的筛选发展到无糖培养基的探索,出现了光自养、开放组培等概念;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根的关键因素,外源激素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对增殖有较大影响。阐述了组培中褐化、玻璃化、污染三大难题的起因和解决措施,对褐化和玻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培养环境方面,提出无糖组培通过对培养环境进行改善,有望改善褐化、玻璃化问题;传统组培希望从无菌技术层面解决污染难题,这也造成了组培成本偏高的问题,进而对开放组培和无糖组培的探索,通过抑菌剂的添加及糖的剔除有望降低组培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在抑菌剂加入的条件下,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进行开放式的组培;利用植物自生的光合能力,剔除培养基中的蔗糖,同时改变光照条件、培养环境中的CO_2浓度、湿度,以促进外植体光自养微繁殖生长;二者均着眼于降低组培成本,简化组培程序,有望使组培技术得到革新。本文对林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林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与局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吴丽君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1):67-69,74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植物组培研究机构的相继诞生和组培产业投资热潮,从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特点、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浅析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与局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发展我国试管快繁技术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研究,客观正确预测木本植物组培技术在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效益及避免盲目投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泡桐组培脱毒苗田间育苗、造林及防治丛枝病效果的研究孔德广(河南省西华县林业局466600)陈桂华袁新华(西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泡桐丛枝病是目前泡桐生产上一大难题。该病能引起泡桐属植物普遍发病,使整株或部分枝条表现病状。其病原为植物菌原体,侵染...  相似文献   

14.
冬枣脱毒苗建园及早丰技术孙世正刘涌涛高贵明王元初李川志(平度市林业局266700)平度市利用河北衡水地区选出的冬枣优良单株,用脱毒组培技术繁育苗木,到1997年已建园130余hm2。为探讨冬枣早期丰产技术,我们于1996年在平度市门村、云山两镇对3年...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介绍了油松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要点,从苗木扩繁和脱毒、良种选育和遗传转化、创新育苗方式3方面阐述了油松组织培养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油松组织培养在林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着认知程度与机理研究进展不相匹配、投入力度和油松价值成本不相匹配、技术经验和生产指标尚不稳定等限制性因素,应采取加强协作、提高技术要求等途径推动油松组培技术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6.
全光弥雾脱毒冬枣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冬枣(亦称苹果枣)为北京林业大学从河北选出的我国珍稀果树品种,具有果个大、成熟晚、风味佳等优点。平度市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林果良种繁育中心于1993年利用组培脱毒技术繁育冬枣获得成功。为加快冬枣繁育速度,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脱毒冬枣留根育苗技术冬枣(亦称苹果枣)是北京林业大学选自河北的我国特有珍稀枣树品种,以果个大,成熟晚、风味佳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平度市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林果良种繁育中心于1993年利用组培脱毒技术繁育冬枣获得成功。为降低育苗成本、迅速扩大规模,我...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培技术发展概述1年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假说,即1902Haberlandt细胞在实验室里培养,可以使之长成一株株完整的植物;年找到了实验室培养组织和细胞的1936White方法;年和崔澄从烟草髓中培养出了苗,1948Skoog这段时间里不同的科学家相继培养出胡萝卜和曼陀罗的植株,细胞全能性得到了验证[1]。把组培White技术定义为:“是分离一个或数个细胞,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试管的适当条件下培养的技术”。创造组培技术经历了半个世纪,应用这一技术也经历了半个世纪。据年的统计资料,全世界1988多个国家有组培技术研究室近个,生产组…  相似文献   

19.
菏泽林科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中林三号泡桐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脱毒组培快繁,大田育苗造林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观赏植物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雪  王丹  张志伟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37-141,181
综合分析了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方式的优点,对这种复合育种方式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体系的基本技术路线,指出不同植物、不同材料的辐射效果的差异,并列出一些供育种者参考辐射剂量。最后分析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