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郭元平  周亚翠  时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96-6497,6518
[目的]研究榆叶梅果仁蛋白质的提取条件,分析果仁总蛋白的组成成分。[方法]以东北榆叶梅果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料液比、pΗ、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仁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试验法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薄膜电泳法,对果仁蛋白进行电泳分离。[结果]榆叶梅果仁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pΗ8.5,温度50℃,提取时间75min。电泳分离结果表明,榆叶梅果仁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结论]榆叶梅果仁利用价值高,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榆叶梅品种资源调查,构建榆叶梅已知品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以促进我国榆叶梅品种资源保护及我国榆叶梅产业的发展。【方法】榆叶梅品种资源调查采用先普查踏勘后重点调查的方法,同时以ASP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Windows Server2003为操作系统进行已知榆叶梅品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结果】发现30个《榆叶梅新品种DUSN试指南》中未收录的品种,并初步构建榆叶梅已知品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结论】丰富了我国榆叶梅已知品种的收录,并初步构建了榆叶梅已知品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榆叶梅品种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罗丽 《农村科技》2014,(10):60-60
<正>榆叶梅耐寒、耐旱、耐盐碱、观赏性强,是北方高寒地区城市绿化常用树种。但近年来,榆叶梅出现生育性状退化,表现为开花量减少、花枝外展、内膛空虚、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哈巴河苗圃自2000年起,开展了榆叶梅育苗、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高寒地区榆叶梅扩繁育苗方法,为城市绿化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一、主要品种哈巴河林场苗圃选用单瓣榆叶梅、重瓣榆叶梅、半重瓣榆叶梅、弯枝榆叶梅、截叶榆叶梅进行育苗栽培试验,试验证明:单瓣榆叶梅、重瓣榆叶梅、半重瓣  相似文献   

4.
刘志雄  于先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24-2127
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3′-RACE技术从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var.Plena)中分离得到了1个雌蕊和果实发育调控基因SHP的同源基因PrtSHP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JF911701).其cDNA全长970 bp,包括1个编码244个氨基酸的73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蛋白质序列比对和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PrtSHP是拟南芥的SHP的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的C末端结构域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模体(AG Ⅰ模体和AG Ⅱ模体),属C类转录因子中PLE进化系.  相似文献   

5.
正榆叶梅的花色和花形都十分美丽,尤其是盛花时期,颜色深浅不同,开花密集,十分壮观。在榆叶梅的栽培过程中,必须要定期对榆叶梅进行整形修剪,确保榆叶梅可以快速生长。本文对榆叶梅的生长环境进行阐述,并且对榆叶梅的整形修剪方法进行分析。1榆叶梅的生长习性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属于系蔷薇科梅属落叶灌木,由于其叶片与榆树很相似,但是花形与梅花相似,所以被命名为"榆叶梅"。榆叶梅性喜光,耐寒性与耐旱性都较好,但不耐水  相似文献   

6.
乌饭树叶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乌饭树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4种植物叶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1.82%,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40.3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7.05。  相似文献   

7.
重瓣榆叶梅花中蛋白质提取工艺及动态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瓣榆叶梅花中蛋白质提取研究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pH7.0的磷酸氢二钠提取液、液料比为30∶1(mL∶g)、30℃、500 W、超声提取3次(每次120min)。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得开花14d花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3.237mg·g-1;开花21d花中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5.150mg·g-1。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测定重瓣榆叶梅花朵生长过程中的DNA酶、RNA酶和细胞色素C含量及动态变化的有效性,以磷酸氢二钠溶液为提取液,超声提取重瓣榆叶梅花朵中的蛋白质作为待测液,考察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分离电压、分离温度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HPCE分离检测蛋白质的影响。确定了HPCE最佳测定条件为:运行缓冲液为pH为2.5、浓度为30m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0.5MPa压力进样5s,分离电压为8kV,电泳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在最佳条件下,样品可在20min内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DNA酶、RNA酶和细胞色素C。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长柄扁桃、榆叶梅、蒙古扁桃、矮扁桃种仁氨基酸组成和蛋白功能特性,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陕西榆林、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及新疆塔城分别采集野生的长柄扁桃、榆叶梅、蒙古扁桃、矮扁桃种子,测定种仁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18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并对其蛋白的保水性、吸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扁桃亚属植物种仁粗蛋白含量为228.9~292.0g/kg,以长柄扁桃最高;粗脂肪含量为475.6~548.0g/kg,以蒙古扁桃最高;灰分含量为21.2~27.6g/kg,以矮扁桃最高。总氨基酸含量为231.0~266.0mg/g,以矮扁桃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0~77.0mg/g,以矮扁桃最高。4种扁桃亚属植物种仁蛋白保水性为1.54~1.76g/g,以榆叶梅最佳;吸油性为1.91~2.02g/g,以长柄扁桃最强;起泡性为30.50%~39.00%,以长柄扁桃最强;起泡稳定性为50.00%~66.67%,以蒙古扁桃最强;pH=8时的氮溶指数为61.76%~80.30%,以长柄扁桃最好;乳化性为33.75%~41.60%,以蒙古扁桃最好;乳化稳定性为81.37%~97.12%,此榆叶梅最佳。【结论】4种扁桃种仁均含有供检的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能满足成人正常生理需求;种仁蛋白功能特性优良,适合多种食品研制与开发,应用潜质很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了解中国对虾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过分析其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及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别采用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法、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法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法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组成中国对虾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色氨酸除外)总量(以干重计,下同)为73.16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12 g/100 g,没有限制性氨基酸;组成对虾头蛋白质的氨基酸(色氨酸除外)总量为49.47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6.41 g/100 g,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组成中国对虾肉和虾头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最高的均是赖氨酸.中国对虾肉和虾头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2.98%和68.37%.中国对虾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是高质量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野生樱桃李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采自两个不同区域的72种野生樱桃李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发野生樱桃李的食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新疆伊犁霍城大西沟的野生樱桃李及栽培于乌鲁木齐安宁渠的樱桃李为原料,采用直接滴定,2,4-二硝基苯肼法及液相色谱法对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18个类型樱桃李中VC、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其最高含量分别为11.14、18.29及4.15 g/100 g;18种樱桃李中VC含量最高可达10 mg/100 g;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超过2;.[结论]采自于两个不同区域的野生樱桃李中营养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状况和评估其残留量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方法]采用蒸馏-滴定法对所抽检的蜜饯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点评估法,进行了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有4类蜜饯食品容易超标,其中梅干和杏干是属于二氧化硫残留量更为容易超标的食品,其二氧化硫残留量平均值分别为0.82和0.63 g/kg,基本上为国家规定标准限量(0.35 g/kg)的2倍以上;暴露评估的结果表明,梅干和杏干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的是少年儿童,其风险商值(HQ)均大于1,且成年女性也有较大的风险,其来源于梅干的HQ远大于1,来源于杏干的HQ也是略大于1。[结论]该研究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海南槟榔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保健饮料的开发。一次性灌胃给予小鼠最大容积和最大混悬浓度的槟榔提取物,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槟榔提取物的安全性;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出槟榔提取物、白砂糖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方;用不同用量的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评价最佳稳定剂。14 d内,小鼠外观、精神、行为无异常,槟榔提取物最大给药量为5.0 g/kg;槟榔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槟榔提取物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05%,白砂糖添加量10%,槟榔饮料的最佳稳定剂为0.2%的阿拉伯胶。槟榔提取物安全性高,槟榔保健饮料具有槟榔的淡香味,适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4.
熊壮  曹福亮  郁万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4-10056
[目的]进一步了解银杏种核形状特征。[方法]以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为研究材料,对种核的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单核重等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33个银杏无性系种核的核长、核宽、核厚、长宽比和单核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其形态特征各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影响银杏种核品质的主要因子是种核形态特征,即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以银杏种核的形态特征为指标,可将33个参试银杏无性系分成4类:32号为第1类;1、2、6、7、8、10、14、16、18、19、20、21、25、26号为第2类;3、4、13、16、17、22、27、28、29、30、31、33号为第3类;5、9、11、12、15、23、24号为第4类。其中第1类表现特征为种核的质量、核长、核宽、核厚较大,而第4类的表现特征为各项指标均较小。[结论]研究可为提高银杏种核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期咀嚼食用槟榔可导致口腔疾病,槟榔纤维是口腔疾病的诱因之一,软化槟榔纤维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总结了当前软化槟榔纤维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复合软化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并提出辐射加工技术在槟榔制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概况,包括种植情况、加工业发展概况和消费市场概况,海南槟榔种植业发展较快,槟榔初加工业发展颇具规模,而槟榔深加工业却发展滞后;海南产的槟榔除小部分供给岛内消费外,绝大部分都是经过初加工制成干果后销往湖南进行再加工。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盲目种植、管理粗放;加工落后、新产品研发滞后;消费市场集中且单一。提出了海南槟榔产业应该实施绿色、可持续、产品多元化、多样化、协作共赢、外向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槟榔(Areca catechu L.)鲜果农艺性状对烘干工艺初加工后的槟榔青果品质的影响,选取海南地区2 518份槟榔鲜果样品,测定了果长、果宽、长宽比、果实质量、最宽占比、果皮厚度和生物碱等7项农艺指标,并以果实质量为参考依据对槟榔鲜果样品进行初步筛选,再对初步筛选得到的1 871份鲜果样品以长宽比和最宽占比为参考依据进行综合分组。结果表明:综合分组中,A1B1组的青果良果率最高(56.67 %),A2B2组青果良果率最低(18.64 %)。综合分组A1B1是以追求良果率为目的进行槟榔鲜果筛选时的最佳选择,依据初加工后青果良果率的大小对综合分组进行评级并且制定3级评级标准,在食用槟榔加工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生产时的需求和目的选择适宜的评级标准来进行鲜果筛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车用螺母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简化车用螺母的实验过程,本文运用 ANSYS 软件对紧固件螺母进行优化,直观地观察了六角螺母在预紧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对六 角螺母的受力情况进行了静力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六角螺母等效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 较大,优化后,六角螺母等效应力最大值和最小值都相应减小;在预紧力作用下,通过应力释放槽 能够降低螺母结合面上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在施加相同挤压力的情况下,应力释放槽起到 了释放应力的效果,减小了螺母的接触面承受的接触应力,提高了螺母的力学性能;优化后六角  相似文献   

19.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性状指标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PSS软件对17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10个果实性状指标(果重、果高、果径、果型指数、果皮厚、核重、核高、核径、核型指数以及出核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就能概括所有性状98.47%的信息.利用这3个主成分值对17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进行系统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0时,无性系12号、17号、6...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和萘乙酸对澳洲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萘乙酸的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澳洲坚果的产量、一级果仁率和单果重.其中,盛花期喷施20 mg/L赤霉素及幼果期喷施0、20、40 mg/L萘乙酸的单株产量分别为6.42、12.98、7.40 kg,比对照提高35.16%、173.26%、55.79%;一级果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8.10%、8.07%、9.26%.单果重随着赤霉素喷施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另外,盛花期喷施40 mg/L赤霉素、幼果期喷施0、20、40 mg/L萘乙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提高澳洲坚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