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防制工作需要,进行了绵羊Asia I-O型口蹄疫的区域预防免疫试验。通过监测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绵羊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使用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实施免疫.已经普遍应用到我区生产实践中.为了摸清此种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持续时间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成年奶牛口蹄疫亚洲I型-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3.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环节。采集某地区乡镇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牛、羊、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I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牛口蹄疫的免疫工作,选用兰州、内蒙古、云南三个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Ⅰ型双价灭活疫苗,每个厂家疫苗免疫4个组,其中3个组首免后间隔20日、30日、40日进行二免,另1组不进行二免作为对照,跟踪检测各组免疫口蹄疫O型、Ⅰ型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曾经免疫过的成年奶牛,免疫后分别间隔20日、30日、40日加强免疫1次,和不加强免疫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也不显著:未免疫过的犊牛,首免后不进行加强免疫,免疫抗体水平上升相对较慢,30日时免疫抗体达到高峰期,持续60日,可维持免疫抗体水平(平均在6log2霞以上)90日以上,最长的内蒙古厂生产的疫苗可维持150日.首免后间隔20日进行加强免疫,首免后180日,免疫抗体平均值仍可迭6log2以上.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I型比O型上升速度慢(大约慢10天),维持有效保护的时间要短(一般要短1个月).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Ⅰ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牛口蹄疫的免疫工作,选用兰州、内蒙古、云南三个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Ⅰ型双价灭活疫苗,每个厂家疫苗免疫4个组,其中3个组首免后间隔20日、30日、40日进行二免,另1组不进行二免作为对照,跟踪检测各组免疫口蹄疫O型、Ⅰ型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曾经免疫过的成年奶牛,免疫后分别间隔20日、30日、40日加强免疫1次。和不加强免疫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也不显著:未免疫过的犊牛,首免后不进行加强免疫,免疫抗体水平上升相对较慢,30日时免疫抗体达到高峰期,持续60日,可维持免疫抗体水平(平均在6log2以上)90日以上,最长的内蒙古厂生产的疫苗可维持150日。首免后间隔20日进行加强免疫,首免后180日,免疫抗体平均值仍可达6log2以上。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Ⅰ型比O型上升速度慢(大约慢10天),维持有效保护的时间要短(一般要短1个月)。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分4组进行了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siaⅠ-O型FMD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好,一次免疫180d后还有较高的保护抗体;对奶牛AsiaⅠ型口蹄疫免疫效果差,抗体水平很难维持较高水平和较长时间。首免40d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间隔4个月免疫1次,这种免疫程序比较适合衢州地区的奶牛口蹄疫免疫。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86-90
在新疆兵团六师垦区,采用O型、亚洲I型、A型口蹄疫三价苗对山羊、绵羊、犊牛免疫注射并进行6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采用口蹄疫三价苗对成年山羊进行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群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标准,并能维持4~5个月;成年绵羊进行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群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标准,能维持6个月以上;从绵羊、山羊羔羊免疫监测效果来看,免疫2次效果优于1次免疫;犊牛加强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群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标准,能维持6个月。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地区牛羊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口蹄疫O—AsiaI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共检测了8个旗县23018份免疫牛羊口蹄疫O—AsiaI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15日、30日、60日的血清中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免疫效果稳定,散养地区免疫效果稳定性差,且不同厂家的疫苗免疫效果不同,加强免疫后A、B、D三个厂家抗体合格率能达到100%,C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差,抗体合格率为93-3%。采用3ABC—ELISA检测试剂盒对部分地区牛羊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为洼地绵羊口蹄疫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分析了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疫苗加强免疫不同间隔时间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羔羊月龄的逐渐增加,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效价迅速降低,3月龄的母源抗体效价已经远远低于完全保护性抗体效价(1∶128);(2)在疫苗免疫后14 d、21 d、28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双倍剂量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单倍剂量组(P<0.05);(3)在疫苗首免后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间隔半个月组(P<0.05)。确定该羊场羔羊的最佳免疫程序为:羔羊3月龄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双倍剂量,首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0.
由于喀什地区近几年使用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Asia I-O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牛时产生较大的疫苗过敏反应,并出现少量牛死亡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喀什地区口蹄疫防疫工作的开展;并依据我们对全区口蹄疫免疫牛血清的抽样监测显示:牛免疫抗体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出现个别地域牛群体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实情,我们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接种牦牛、藏羊后产生抗体效价,项目对天峻县阳康乡的牦牛、藏羊开展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效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口蹄疫AsiaⅠ-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依次为成年牦牛、成年藏羊、犊牛、羔羊;免疫后Ⅰ型抗体分析结果与O型免疫抗体的免疫效果一致,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免疫牛羊产生的整体抗体水平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两个不同的猪场,其中一个猪场由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不理想,另一个猪场在免疫后36d、51d跟踪检测抗体,合格率为90%;用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O型-亚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免疫两个不同的奶牛场,O型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亚Ⅰ型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I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I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陕西省绥德县15乡镇15户养羊户饲养的未免疫4~7月龄羊150只,分别进行口蹄疫灭活疫苗一次免疫(150只)、加强免疫(其中30只),并开展抗体检测,结果发现一次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5.33%,加强免疫合格率为93.33%。试验表明,加强免疫后羊免疫抗体合格率可以得到保证,并根据免疫试验进行分析,为今后羊口蹄疫科学免疫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SY株)二联灭活疫苗与市售同类对照苗分不同剂量皮下注射接种30日龄SPF鸡,免疫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通过检测血清中ND和AI的HI抗体水平比较各组鸡抗体产生期、抗体高峰及免疫持续期,并进行不同血凝抗原检测HI抗体结果的对比。试验鸡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免疫鸡抗体产生期为免后2周内,免后8周和5周ND和AI的HI抗体滴度分别达到峰值,抗体至少可持续28周以上,两种灭活苗之间免疫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同步免疫和常规免疫法试验,免疫后15d和30d采血样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法监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同步免疫与常规免疫并没有出现疫苗互抑制现象,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P〉0.05),减少了免疫次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安顺市近5年家畜口蹄疫免疫效果,采用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及液相阻断 ELISA方法对全市家畜口蹄疫免疫血清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2012、2013年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极显著下降( P<0.01),2012年猪O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及牛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双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极显著下降( P<0.01);羊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双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P<0.01),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比猪O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抽检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后的部分羊群,分别于免疫后的7、14、21、28 d对免疫羊进行抗体及病毒核酸(包括疫苗毒)跟踪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比对分析,继而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在机体内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该疫苗辽宁省羊群中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该疫苗在免疫7d后,免疫群体均能够达到免疫合格率高于70%的标准,且未出现疫苗排毒现象,证明该疫苗的免疫效果确实、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将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Re-5)和H9亚型(SS株)灭活疫苗等量均匀混合,采用不同剂量不同次数分别注射。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H5亚型(Re-4、Re-5)和H9亚型(SS株)抗体效价。试验表明:以较小剂量0.5ml/只,间隔21d二免能产生整齐、持久、高滴度保护抗体,据此提出鸽H5和H9亚型禽流感多价混合疫苗的参考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