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柑桔种子的多胚性和珠心胚的生长优势现象,给有性杂交的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多胚柑桔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子直接播种土壤,所能获得的真正杂种苗很少,多数为珠心胚发育而来的“伪杂种”。杂交母本的胚数愈多,合子胚的成苗率愈低,这是当前多胚柑桔杂交育种上所面临的迫待解决的问题。我所柑桔的选育种工作是1965年开始的。过去几年主要是进行温州蜜柑的营  相似文献   

2.
鉴别柑桔珠心苗与合子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的大多数种类具有多胚性,广为栽培的甜橙和宽皮桔尤甚。 柑桔杂交育种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早期鉴别合子苗,淘汰珠心苗,提高育种效率。长期以来,众多研究者探索了不少早期鉴别合子苗与珠心苗的方法。本文拟对这些方法作一归纳,并进行粗浅的评价,以供参考。 一、形态鉴别法 利用两类实生苗在形态上的差异而进行鉴别是柑桔育种者长期沿用的方法。如利用枳作为杂交父本时,由于枳的三叶性状对单  相似文献   

3.
鉴定柑桔杂种苗的一个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有性杂交育种仍然是当前柑桔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珠心胚的干扰给柑桔有性杂交育种带来重重困难。为了在早期鉴别杂种苗与珠心苗,育种工作者使用多种方法,包括利用嫩梢提取液的褐变、叶片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以及同工酶分析。在这些方法中,有的使用范围狭窄,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有的要求较高的分析条件,难以普遍应用。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鉴别杂种苗与珠心苗,在育种实践上有很大意义。本文介绍一种鉴别柑桔杂种苗与珠心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柑桔花粉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长时间贮藏对柑桔育种是极为重要的。有些栽培品种,如王柑[King(Citrus nobilis Lour.)]尽管它一贯开花迟和合子后代的数量低,可是,不得不用它做主要的母本。在砧木育种中,广泛被用作父本的积(Poncirus trifoliata(L.)Ref.)其开花期变动很大。 已经做过的有关柑桔花粉贮藏的少量研究工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柑桔离体培养研究有了飞跃发展,本文试就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 一、胚胎培养 柑桔杂交育种最大的障碍是种子的多胚性,早期离体培养幼合子胚,可脱离珠心胚的干扰而单独发育,以提高杂种率。国内外对柑桔合子胚的早期离体培养研究,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陈振光等用雪柑×(椪柑+福桔)  相似文献   

6.
单胚型柑桔品种是柑桔有性杂交必不可少的育种材料,以单胚型品种为母本材料,可大大提高柑桔杂交育种效率。在我国的柑桔品种中,只有南丰蜜桔、槾桔及柚等少数种类(品种)为单胚类型,远不能  相似文献   

7.
芦柑,雪柑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韬 《福建果树》1997,(3):11-11,31
柑桔是世界重要果树之一,由于其所特有的多胚性,漫长的童期,遗传上的高度异质性及在部分品种的不育性限制了有性杂交在柑桔品种改良匕的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出现,使柑桔品种问、种间、属问的基因重组成为可能,为柑桔品种改良,抗病有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完成芦柑、雪租等基香科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首先必须建立芦柑、雪柑胚性愈伤组织。柑桔的珠心组织可产生无性胚,经组织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良好的分化、再生能力,可为其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亲交、种质的保存等方面研究提供材料来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一般可…  相似文献   

8.
用果肉硬溶质、花粉不育性水蜜桃重阳红为母本 ,与大久保有性杂交 ,研究了杂交后代的花粉能育性、果肉硬溶质、果实大小和品质的遗传特点。同时从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不同成熟期的果肉硬溶质、花粉能育性优良单系  相似文献   

9.
柑桔若干开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桔开花物侯期、异型花的类型及其成因,有叶花与无叶花的比例及座果率、授粉关系等研究,可为提高柑桔座果率提供科学依据,对柑桔授粉的有效时期和最适时期,花粉的数量、发芽率和生活力,开花授粉特性等研究,为改进有性杂交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柑桔是世界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随着柑桔生产的大发展,柑桔栽培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柑桔花粉研究方面,Herrero Egana和Acerete(1935)、Nakamua(1943)、Pereau—Leroy(1950)、Nair和Mehra(1962)、叶荫民等(1982)等都曾试图从柑桔花粉形态上探索其在分类上的地位。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能真正用作柑桔分类。关于花粉的贮藏,N. sahar(1981)认为用无氧空气结合极低温冷藏能有效地、长时间保存花粉的活力。日本的试验也表明,  相似文献   

11.
诱导柑桔花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1979年首次获得四季桔花粉植株之后,三年来继续进行柑桔花粉诱导研究,均重复出现胚状体并分化成苗,现在小苗已成功地移植于土壤中。柑桔花粉植株的诱导与材料的异质性,花蕾低温处理,激素浓度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关系密切。从花药培养过程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花药培养发育的小苗是起源于花粉。  相似文献   

12.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u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间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13.
枣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述了枣品种选育成果和杂交育种基础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品种选育主要回顾了实生选种及其成果;杂交育种重点阐述了授粉生物学、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胚败育机理和胚培养等基础进展;同时对雄性不育种质鉴定,实生后代性状遗传规律,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别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枣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枣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r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问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印度科学家S.Guha在蔓陀萝上取得花粉植株以来,许多植物的花药培养均取得了成功,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小麦,水稻等新品种。花药培养已成为获得新品种的一条途径。柑桔花药培养可为柑桔遗传育种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日本首先在枳壳上得到花粉植株。随后,我国在四季桔、雪柑等柑桔种上也培养出花粉植株。由于花药培养受环境因素,如气候、树体生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在我国的环境条件下,枳壳花粉植株的再生技术,以便在育种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这一抗寒资源。  相似文献   

16.
生产上常用自然授粉的种子来繁殖柑桔砧木。大多数的砧木品种是高度多胚的,并可通过珠心胚繁殖出与原种相同的苗木。然而,依不同的品种,苗木中可能有1%到40%的合子苗产生。为了保持无性系的纯合度,合子苗必须从苗圃中剔除。某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砧木类型是少核或无核,而且普遍应用的品种种子的周期性短缺也时有发生。如果柑桔砧木品种能够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那么培育出的苗木数量就不会受种子的供应所限制,并且可能生产出整齐一致的植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柑桔选育种中,柑桔叶片性状的遗传分析越来越引起育种工作者的注意。叶片大小、形状、厚薄、叶翼大小是不同柑桔品种区别的重要标志;叶片厚度、叶形指数也是多倍体鉴别的重要形态标志。通过对杂交后代、理化诱变后代等叶片的遗传分析,可以了解子代与亲本的变异情况;芽变选种,实生选种也可以通过叶片性状的遗传分析来确定其变异情况。由此看来,在今后柑桔选育种中,叶片性状的遗传分析无疑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叶片性状的遗传分析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采样技术问题,包括枝梢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及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为试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花粉形态及活力、双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对二倍体及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育性和结实率的影响,以期为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低稔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花粉粒大,异形花粉较多,畸形率达42.43%,花粉活力低,花粉管生长缓慢。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存在明显的胚囊解体、退化或败育现象,异常胚囊率约占40%;双受精过程延后1 d,且双受精率低;合子休眠期长,胚发育进程比二倍体晚5 d;胚胎发育过程存在较高频率的胚胎发育滞后、非正常发育的合子、大量巨型胚乳游离核及游离核或胚乳细胞在合子期到球胚期大量提前解体、退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将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的未成熟合子胚置于SH+0.1 mg·L-1 NAA+500 mg·L-1AC+3%蔗糖+0.5 g·L-1 Gln培养基上暗培养45 d,诱导产生半透明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入SH+20 g·L-1 PEG+10 mg·L-1 ABA培养基中暗培养3个月诱导体细胞胚。采用碘—碘化钾染色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体胚起源、形态发育与细胞组织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起源于合子胚胚轴表皮或皮层细胞的对称分裂。胚性愈伤组织含有两类细胞,一种是细胞质浓厚、细胞核大、体积小的圆形胚性细胞,另一种是高度液泡化拉长的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包含由这两种细胞构成的原胚团Ⅰ、原胚团Ⅱ和原胚团Ⅲ,以及一些游离细胞。原胚团Ⅲ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SH基本培养基上形成原胚,原胚接入成熟培养基,历经球形、棒状、心形、鱼雷形胚后发育成子叶胚。将子叶胚转入萌发培养基后胚根伸长,胚芽发育长出针叶,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同时在离体培养中合子胚胚柄处退化的裂生多胚也能重新发育形成胚体。在初生体胚发育过程中表面常伴有次生体细胞胚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引言已发现遍布于全球的柑桔树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胚,即珠心胚和合子胚。自从珠心胚由种子植物的体细胞形成以来,它们就包含着与后者相同的遗传成份。珠心胚系由位于朝珠孔的胚囊末端的珠心细胞,或许由珠孔旁边的珠心细胞发育而来的;但合点附近的珠心细胞并不会发育成珠心胚。弗鲁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