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锦州地区的优势作物,近年耐密玉米品种逐渐替代高杆稀植品种成为主栽品种。研究耐密玉米的最适栽培密度,可实现增密增产,对进一步提高我地区玉米综合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cm(RT)和深松40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适宜方法,开展了玉米耐密品种栽培模式试验,用以筛选耐密玉米品种的最佳栽培模式以及最适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 cm(RT)和深松40 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淀粉玉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详细说明了高淀粉玉米的高产优质关键技术。选用生育适中的耐密、半耐密型高淀粉玉米品种,推广应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节水栽培、土壤深松、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和白僵菌生物防治及适期收获等配套技术,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凌源乃至辽西北地区农业自然环境干旱或半干旱情况,开展了“耐密玉米大垄深耕秸秆深还量产量比较试验栽培模式研究”项目,通过2010年秋季耐密玉米大垄深耕秸秆深还地膜覆盖作用,较好地解决了秋雨冬保春用抓全苗及增产的途径,项目处理区比对照区亩增产玉米110.7kg,增产15.5%。  相似文献   

7.
选取新选育的2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对小区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品种的耐密性,并对2个品种不同密度下其他一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中,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随着密度的增加,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越明显,说明新玉38的耐密性要明显高于伊单14号,在较高密度下比伊单14号易获得高产,其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较显著,同时这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均为7.5万株/hm2,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密度最多不能超过9.0万株/hm2,超过9.0万株/hm2时,产量明显下降,耐密系数初步为品种的高产栽培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取新选育的2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对小区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品种的耐密性,并对2个品种不同密度下其他一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中,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随着密度的增加,新玉38的耐密系数高于伊单14号越明显,说明新玉38的耐密性要明显高于伊单14号,在较高密度下比伊单14号易获得高产,其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较显著,同时这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均为7.5万株/hm2,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密度最多不能超过9.0万株/hm2,超过9.0万株/hm2时,产量明显下降,耐密系数初步为品种的高产栽培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大垄窄行栽培条件下,采用大区对 ,鉴定评价51份株高类型不同的大豆品种。筛选出具有4500kg/hm^2及其以上生产潜力的品种10份。讨论了窄行密植栽培与选用品种问题,认为研究应用大事产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应吸收其建造植株均匀分布群体结构的技术核心,走采用耐密抗倒高秆品种(适宜密度)的路子;并提出了选育耐密抗倒高秆品种的具体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选择对不同玉米种植的密度、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主要影响玉米高产的决定变量。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研究,分析出不同的栽培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作用,提出了适宜耐密和最佳氮磷钾耦合的品种组合方案,为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耐密型玉米品种一般比平展型品种增产20%以上.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问世是八十年代我国玉米育种工作的重大突破,促进了玉米栽培研究的发展,也展示出我国玉米有很大的增产潜力,为玉米再上一个新台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选育和推广高光效耐密型玉米杂交种是今后玉米高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栽培技术(一)改良土壤,增肥地力改良土壤,增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进行深耕、降低土壤容质量,加深耕层,可以熟化土壤。而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二)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根据近几年的栽培、示范证明,选用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收的基础。重点推广的耐密型品种有浚单20、浚单22、郑单958、浚单009、登海602等,淮滨县常用的稀植大棒  相似文献   

13.
冷国新 《北京农业》1997,(12):29-30
节能日光温室春黄瓜栽培技术规范一、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应选择具有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抗病丰产的品种,常规品种宜选用长春密刺、新泰密刺,一代杂种宜选用津春3号、北京101、北京102等。二、育苗1育苗方式通常采用育苗钵育苗,也可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本文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佳木斯地区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肥力等特点,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紧凑型耐密玉米品种,如吉单77、龙单13号、龙单16号、东农248等品种。  相似文献   

15.
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冯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1-5812
[目的]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方法]对沈玉2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倒性强、出籽率高、耐瘠薄、耐密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已于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合在春玉米区有效积温≥2 800℃的地区栽培,及在夏玉米郑单958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袁鹏 《现代农业》2013,(7):58-59
耐密玉米缩距增密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原有的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株距增加密度的一种增密栽培,通过与当地常规稀植品种对比,研究出一套耐密玉米缩距增株增产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农业部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国玉米主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紧凑耐密品种,取得了可喜成果,从辽西的地理环境条件来看,种植耐密玉米品种势在必行,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玉米耐密品种适合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种植获得了高产,也得到了各级业务部门和当地农民的认可,基本实现了玉米生产由稀植品种、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紧凑耐密型品种、现代化种植模式转变。辽西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年降水450~500mm,无霜期140~150d。光照充足,四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东北地区有很多育种单位主攻方向还是选育晚熟、稀植、大穗型品种为主,耐密育种方面还很薄弱,所参加的耐密区组和预试材料中表现一般、产量太低。最近几年耐密型品种迅猛发展,现有耐密品种选育方法和手段非常滞后,在选系组材和种质创新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如:密宝,该品种具有耐低温.耐弱光,株犁紧凑,结果集中,肉质细腻.香甜可口,抗病、早熟高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1)、大垄深耕地膜覆盖(处理2)、大垄无深耕无整秆深还田无地膜覆盖(对照)3个处理,探讨对耐密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