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控棉田杂草,对益阳市棉花主产区的杂草种类、危害情况及化学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益阳市棉田主要杂草有11科、21种,禾本科、菊科和苋科杂草分别有5、5和3种,占比分别为23.81%、23.81%和14.29%,其他8科杂草每科均只有1种;相对多度超过10%的杂草有8种,其中铁苋菜、牛筋草、香附子、稗草和节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58.10%、47.43%、35.44%、33.26%和24.58%,为益阳市棉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发生面最广的杂草是铁苋菜,田间相对频度为18.92%,其次是牛筋草和稗草;禾本科杂草以牛筋草发生量最大、莎草科杂草以香附子发生量最大,田间相对密度分别为11.66%和26.88%;益阳市棉田难防恶性杂草主要是铁苋菜、牛筋草、香附子等,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和草铵膦,棉田杂草的防控存在用药量过大、盲目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124种,隶属于37科、93属,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9种,区域性恶杂草13种,常见杂草20种,一般杂草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在水旱轮作棉田,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质度较大;而在旱连作棉田,狗尾草、牛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滴灌模式下棉田杂草群落种类、数量,为南疆早中熟塔哈次棉花亚区滴灌棉田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瓦提县具有多年膜下滴灌种植条件的乡(场)为重点,调查研究杂草群落种类及数量,并与该县不同植棉模式下棉田杂草群落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植棉模式下杂草种类均较多,滴灌棉田杂草主要有9科15种,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结论]通过与露地直播、常规灌棉田杂草比较,膜下滴灌棉田杂草根的干重明显较低,一年生浅根杂草及阔叶杂草呈增多趋势.杂草在棉花生育期有两个危害高峰,且危害高峰提前并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少。各棉区发生的杂草种类亦有差异 ,沿江棉区的杂草危害最严重 ,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次之 ,里下河棉区又次之。就江苏各棉区棉田总体情况来看 ,旱 旱连作棉田杂草的危害程度比水 旱轮作棉田略高  相似文献   

5.
禾本科杂草是我县棉花田的主要杂草,严重威胁棉苗生长。为有效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2003年度笔者受日本曹达株式会社上海代表处委托,对10%快捕净EC,在不同草龄下进行不同剂量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旨在掌握最佳使用剂量和最佳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6.
2022年和2023年连续2年对新疆北部的精河县、乌苏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3个植棉区棉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上述植棉区棉田杂草组成为龙葵、反枝苋、扁秆荆三棱、灰绿藜、马齿苋、田旋花等,不同植棉区有一定差异。其中,龙葵已成为棉田优势种杂草,是影响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杂草危害情况,并提出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在确保棉花安全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对棉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棉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地膜覆盖棉田和露地棉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的杂草种类差异不大,地膜覆盖棉田杂草主要发生在5月初-5月上中旬,露地棉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20日左右、6月15日和7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能抑制棉田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地膜覆盖棉田的杂草防除以土壤处理为主,露地棉田采用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  相似文献   

8.
初步研究了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运用杂草群落的重要值(MDK)和相对多度(RA),结合K类中心聚类法分析两种模式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程度。在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杂草演替规律差异不大。一般是以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为重要杂草,由铁苋菜、狗尾草、马齿苋、通泉草、反枝苋和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组成的杂草群落;直播棉田杂草在棉花蕾期发生密度较大,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较大。两种栽培方式下,不除草棉田的棉花前期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和果节数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后期的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皮棉产量减少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棉田杂草种群结构及消长规律 1.棉田杂草种群结构我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而且降雨量少,属农业灌溉区,杂草群落大都是耐旱、耐盐的杂草,如芦苇、狗尾草、稗草、田旋花、灰绿藜、刺儿菜、反枝苋、龙葵等。这些杂草随轮作倒茬、种植方式以及除草剂种类不同而变化。长期施用某种单一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时,也能引起棉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如经常施用氟乐灵,田间禾本科杂草发生量逐年减少,而刺儿菜、龙葵等杂草的发生量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宏祖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19-2821
采用等距取样法对新疆南部棉区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南部棉田杂草有16科42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16.7%,阔叶杂草占80.9%,莎草科杂草占2.4%,1年生杂草占57.1%,多年生杂草占42.9%;稗草、扁秆草、田旋花、灰绿藜为新疆南部棉田优势杂草,芦苇为棉田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不同耕作制度下棉田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不同的耕作制度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消长有很大的影响.免耕不覆秸秆、免耕覆秸秆、翻耕覆膜及翻耕不覆膜四种处理下,以免耕不覆秸秆条件下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由此调查还可知道在免耕条件下覆盖秸秆也是控制棉田杂草滋生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哈密市伊州区棉花主产区棉田杂草,研究棉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哈密市伊州区棉田杂草共计34种,其中田旋花、龙葵、灰绿藜、马齿苋和反枝苋5种阔叶类杂草是主要防控对象,检疫性杂草菟丝子在部分农田中发生,对棉花影响小;其他一般性杂草在棉田中发生频率不高,对本区域棉花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山东主要棉区杂草种类进行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明确目前山东棉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棉田杂草有81种,隶属于24科57属,其中禾本科杂草最多,有10属18种;其次是菊科,有11属13种。优势杂草有牛筋草、马齿苋、马唐、鳢肠、芦苇、藜、铁苋菜、打碗花、苣荬菜等9种,区域优势杂草7种,常见杂草4种,一般杂草61种。从区域分布来看,武城、垦利、夏津、广饶、河口等地杂草丰富度指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它县区棉田。从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棉田杂草群落变化和空间距离、地理环境、种植模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惠民和高唐聚类分析的欧氏距离最小,为6.04;高青和其他县市区之间欧氏距离最大,为23.41。  相似文献   

14.
杂草的种类和分布 1982、1983两年,我们在全县30个公社、93个村、148个生产队调查了不同类型的棉田1032亩和苗床139床,1984年又在各农业区调查了棉田184亩和苗床32床,基本弄清了本县棉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和分布。从调查情况来看,棉田主要杂草有14科32种。其中马唐、铁苋菜、千金子、狗尾草、蟋蟀草、旱稗、鳢肠等为主要优势杂草。西部及沿江地区,旱稗及千金子较多;中部旱粮作物地区狗尾草、马唐较多;通东地区苋菜、旱稗等较多。 杂草的分布与茬口有关,连作年限越多,  相似文献   

15.
周玲 《农业与技术》2001,21(6):40-43
棉田杂草主要采用化学方法除法。本文讨论了棉田杂草的危害、种类,棉田化除的主要方法,并就棉田化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安徽省宿州市甬桥区、全椒县和宿松县三个地点,对转基因抗虫棉田和普通棉田中的杂草和农业昆虫种群数量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植抗虫棉对棉田中棉铃虫数量有显著影响,而对杂草及其它农业昆虫种群未表现有影响,不同地点的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3种不同除草剂防除棉田主要杂草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田补、菜草通对棉田稗子草和灰黎均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对棉花生长安全,可以替代48%氟乐灵作为以后棉田播前土壤封闭除草剂,用量以2 250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棉田杂草不仅与棉花争夺水、肥、光,降低作物产量,还会为棉花病虫害提供栖息环境,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开展黄河流域棉田杂草危害情况调研,对棉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化除方法及药害预防与补救进行系统试验示范,以期为该棉区有效防除棉田杂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苏淮北棉区棉田杂草发生种类分布及其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97年的普查,明确了江苏淮北棉区旱连作棉田杂草以马唐为优势种,其平均密度、频度、重要值分别为981株/m2、899%及748,其次是牛筋草;水旱轮作棉田一年生莎草发生量最大,但以稗草发生面最广,危害最大。1996、1997两年的定点调查结果显示,雨量是制约棉田杂草消长的主要因子,梅雨季节是杂草发生的主高峰期,但雨量只是改变杂草的时间分布,年际间生长季内,杂草发生总量大致相同。另外,地膜覆盖能显著减少棉田杂草发生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枞阳县高产棉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高产棉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枞阳县高产棉田杂草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