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疮痂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国内逐年扩大蔓延,严重威胁着花生生产。本文作者从该病的分布、危害、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花生疮痂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花生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特性、发生条件及防治情况,以为防治花生疮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生疮痂病是锦州地区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对花生疮痂病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做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措施,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用5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乳油3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花生疮痂病效果较佳,防效分别为86.4%、77.2%,增产达34.0%、28.4%,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花生产区病田中,喷施苯醚甲环唑防治花生疮痂病,通过不同喷药次数、不同药剂浓度的对比试验,研究其对花生疮痂病防治效果及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2次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9.85%,比喷1次的防治效果高14.66%;不同浓度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次数、不同浓度处理后,花生疮痂病的病情指数与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均呈负相关。综合考虑,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花生疮痂病是近年来辽宁省辽西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由于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缺少了解,致使当地花生生产损失严重,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辽宁新兴花生种植业的威胁。试验通过选用6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升势800倍液、万兴1000倍液、爱克800倍液防治花生疮痂病效果较佳,防效分别为89.9%、79.7%、78.2%,增产幅度分别为60.8%、57.7%、42.3%,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对连作2年花生的苗期、始花期以及盛花期进行喷药,探讨不同杀菌剂不同施用方式对连作花生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杀菌剂对防治疮痂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喷施苯醚甲环唑3次疮痂病发病率最低、防治效果最佳,喷施百菌清3次花生的增产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8.
兴城地区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花生疮痂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方法,以指导该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花生疮痂病与常规用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花生主要病虫害包括花生根茎腐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花生锈病、花生蚜虫、二三代棉铃虫、蛴螬等,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花生根茎腐病1.1 主要发生期。出苗期至开花下针期(4月下旬~6月下旬)为主要发生期。发病初期即用药。1.2防治措施。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  相似文献   

11.
李淼 《吉林农业》2013,(3):79-79
近年来,阜新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成为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给农民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但随着重茬面积的增加,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日渐严重,花生疮痂病的发生就有加重的趋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花生疮痂病的危害症状、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加以介绍,为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拜耳公司高巧+卫福、拿敌稳、安泰生产品组合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生育期花生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的为害,防治叶斑病、疮痂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延长花生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期落叶,促进花生后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和出油率,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漳州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不断扩大,但由于长期种植,漳州地区目前的花生种植出现了许多叶部病虫危害,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叶斑病和疮痂病。这两种叶部病害出现的面积较大,对花生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文阐述了叶斑病和疮痂病这两种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症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议。  相似文献   

14.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疮痂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部,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夏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花生品种抗病性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丰花1号、海花1号、科花1号发病较轻,鲁花3号发病最严重;花生重茬发病率较高,前茬玉米、甘薯分别比前茬花生平均发病率降低70.8%和76.7%.爱苗、世高、福星等药剂对花生疮痂病的防效高达90%以上,比对照增产荚果29.6% ~40.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阜新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现在已经成为阜新地区第二大作物,相比较种植玉米来说,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但同时由于连年种植,花生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其中叶部病害叶斑病和疮痂病发生面积较大,造成了严重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介绍了花生主要叶部病害叶斑病和疮痂病的发病症状,并根据阜新地区实际,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8,(21)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目的为了解60%百泰水分散粒剂对花生疮痂病预防效果进行药效试验。1.2试验对象、作物品种选择防治对象:疮痂病;花生品种:白沙1016。1.3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花生栽培类型为覆膜栽培,5月5日播种,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地土壤pH值为7.0,有机质含量1.1%,施第一次药时已发病。1.4药剂选择试验药剂为60%百泰水分散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辽西地区花生田,暴发一种前所未见的病害,远看红褐色火烧状,后来连年发生。重病田一般减产30%~50%。经检查诊断为花生疮痂病,花生疮痂病又称落花生痂圆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一、危害特点花生疮痂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叶柄、托叶、茎部和子房  相似文献   

18.
花生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地区花生主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病毒病、疮痂病等。以轮作倒茬、及时中耕除草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一、茎腐病1.症状。幼苗期发病常使花生子叶发黑腐烂,造成缺苗,成株期发病部位一般在花生茎秆基部子叶节附近,病菌造成茎秆基部腐烂,用手拔病株,常从茎基部断裂,不能连根拔起,俗称"卡脖病",这是识别花生茎腐病的主要特征。2.发病规律。花生茎腐病在土壤潮湿的洼地或多雨年份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绢病、疮痂病、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网斑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蛴螬、棉铃虫、红蜘蛛。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如下。1.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75%卫福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哈茨木霉菌液拌种,或用75%五氯硝基苯可  相似文献   

20.
花生品种资源抗疮痂病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疮痂病花生品种资源,采用喷雾法对60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省外引进品种中,两年鉴定表现抗病(R)的有6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4.29%;中抗(MR)的有14个品种,占33.33%;中感(MS)的有18个品种,占42.86%,感病(S)的有4个品种,占9.52%;供试的18个福建省审(认)定品种,抗疮痂病性差,表现中感的有2个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危害趋重,今后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有必要将抗疮痂病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