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油茶林地在春季的科学施肥提供指导,以江西省20个县的油茶成林叶片为研究对象,运用DRIS指数法,对油茶叶片在3月份的9种养分(N、P、K、Ca、Mg、Cu、Zn、Fe、Mn)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萌芽前期江西油茶林N、P、K、Ca、Mn相对缺乏,Fe、Mg、Cu、Zn相对充足,萌芽前期油茶树体需肥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NMnPCaKCuZnFeMg。利用高产组叶片养分浓度制定了相应的养分诊断标准,即各养分的适宜浓度范围为N:12.351~17.837 g·kg~(-1)、P:0.467~1.015 g·kg~(-1)、K:4.511~6.864 g·kg~(-1)、Ca:5.981~10.612 g·kg~(-1)、Mg:0.836~1.940 g·kg~(-1)、Cu:1.231~2.405 mg·kg~(-1)、Zn:16.206~27.619 mg·kg~(-1)、Fe:0.154~0.475 g·kg~(-1)、Mn:1.947~4.626 g·kg~(-1)。  相似文献   

2.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福建省三明市石壁镇油茶林紫色土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平衡施肥提供参考,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该地油茶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明市石壁镇油茶林地有机质和N、P、K、Ca、Mg等大中量元素含量较低,Cu、Mn元素含量相对丰富;该土壤对P的吸附固定能力极强,对B的吸附较强,而对K、Cu、Zn的吸附固定作用较小,对Mn的吸附最弱;N、P、Ca、Mg这4种养分元素是该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Zn、Fe、S元素是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7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N,P,K,Ca,Mg,Mn,Fe,Zn,Cu,B元素含量,分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高低为NKPCaMnMgZnFeBCu;(2)随着时间推移,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其中N,P,K,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Mg,Mn,Fe,Zn,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初步认为:N,P,K,Ca,Mg,Zn,Fe,Cu元素营养诊断可在8月7日到8月26日期间进行,Mn,B元素可提前至6月26日到7月16日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5.
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各器官养分分配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油茶N、P、K、Ca、Mg、Cu、Fe、Zn、Mn等元素含量均受不同器官和不同时间的影响,并呈现极显著(P <0.01)的差异。2)5月与8月油茶各器官的N、P、Ca含量均以叶片最高;5月K含量以叶片最高,8月则以果实最高;Mg的含量均以根最高。3)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P、K以及N(果、叶、枝、干)、Mg(果、叶、根)、Ca(干、根)含量减少了2.08%~59.58%,而根系的N含量、枝与干的Mg含量以及果、叶与枝的Ca含量则增加了3.19%~90.60%。4)Cu、Zn含量均以枝最高,Fe含量以根最高,Mn含量以叶最高。5)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Mn含量、叶Fe含量, Zn含量(枝、干、根)增加了1.36%~171.15%;而各器官Cu、Fe(果、根、枝、干)、Zn(果、叶)含量则下降了10.44%~88.99%。6)本研究发现在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叶片具有很高N∶P,各主要器官的N、P、K、Cu含量较大幅度降低,大量K向果实转移。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样品采集的适宜期,采用定点定期连续采集叶片方法,测定并比较分析了莱星和鄂植8号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N、P、K、Ca、Mg、Zn、Mn、Fe、B和Cu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其年变化总趋势在品种间表现较一致;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周年内变化趋势因元素种类不同而异;在油橄榄年生育周期内,各元素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的时期分别为:N元素12~2月,P元素11~4月,K元素4~6月和9~12月,Ca元素11~3月,Mg元素10~12月,Zn元素3~6月,Mn元素11~1月,Fe元素5~9月,B元素12~1月,Cu元素4~6月和10~2月。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营养分析的采样适宜期为:N、P、K、Ca、Mg、Mn、B和Cu元素在11~12月取样,Zn、Fe在5~6月取样。  相似文献   

7.
采用 DRIS 诊断法对广西 6~8 a 生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人工幼林高、低产组针叶进行营 养诊断,测定 10 种矿质营养元素 (N、P、K、Ca、Mg、Zn、Fe、Cu、Mn 和 B) 的含量,探讨马尾松人 工幼林养分需求规律,制定马尾松人工幼林养分平衡诊断标准。结果表明:广西马尾松人工幼林的需肥 顺序为 P > B > K > Zn > N > Mn > Mg > Fe > Ca > Cu,最缺乏的元素是 P,其次是 B、K、N、 Zn,最不缺乏的是 Ca、Cu。针叶 N、P、K 元素浓度比值范围为 N/P = 12.81 ±3.75、N/K = 2.62±0.30、 P/K=0.22±0.08。 马 尾 松 工 幼 林 叶 片 养 分 适 宜 范 围 为:N 9.36~15.44、P 0.72~1.29、K 3.84~5.63、Ga 3.65~5.63、Mg 0.31~1.53 g · kg-1、Cu 2.14~3.01、Zn 20.66~66.42、Fe 30.26~203.19、Mn 330.02~561.38、 B1.13~15.71 mg · kg-1。根据该诊断标准可有效诊断马尾松针叶营养元素丰缺程度,指导林农“对症下 药”,实现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8.
江西油茶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西省油茶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地区油茶林地土壤中N、P、K、Mg、B、Zn的含量均低于临界值,其次是Ca、Cu,而S、Fe、Mn的含量普遍较为丰富。各地区油茶林土壤对B、S、P、K的吸附固定能力均较强,而对Cu、Mn、Zn的吸附固定能力较弱。不同地区对各种元素的固定能力有较大差异,赣南地区的吸附固定能力最强。P、N、K、Ca、Mg为江西红壤油茶林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而B、Zn、Cu为次要限制因子或潜在性限制因子。江西省油茶林养分管理中在施用P、K肥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微量元素平衡施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红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重缺乏,Ca、Mg、B、Zn、Mo等元素普遍缺乏,而S、Fe的含量丰富;就供试的4种类型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吸附量而言,第四纪红壤对K、Zn、Mn、Cu和砂岩类土壤对B的吸附固定量大,而千枚岩类土壤对K、B、Cu和花岗岩类土壤对P、Mn、Zn的吸附固定量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B>Mo>Mn,砂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K>P>N>Zn,千枚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Cu>Zn>Mn>Mo>S,第四纪红壤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Zn>Mo>Cu>B。由此得知,P、N、K是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为Zn、B、Mo。文中还提出:下一步的田间试验应致力于N、P、K、B、Zn、Mo的平衡施肥,还应重视补充Ca与Mg元素。  相似文献   

10.
对红锥3个不同种源2 a生苗的叶片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适宜范围相比,红锥叶片营养元素N、Ca、Mg、Zn、Fe、B含量在适宜范围之内;Cu的含量只有浦北种源在正常范围之内,博白和东兰种源处于缺乏状态;Mn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之下;P和K的含量严重缺乏。常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N,其次是Ca,最低的是Mg和P;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Fe,其次是Mn,最低的是Cu;叶片中N、P、Ca、Mg、Cu、Fe、Mn和B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不同种源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幅不同,变幅最大的是B,其次为P,再次为Cu,最小的是N、Zn和K;大部份元素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元素间存在着相互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