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进行油菜配方施肥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配方施肥有机肥1 500 kg/hm~2、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150 kg/hm~2、硼砂30 kg/hm~2产量最高,为2 890.6 kg/hm~2;常规施肥有机肥1 500 kg/hm~2、N 180 kg/hm~2、P2O575 kg/hm~2、K2O 45 kg/hm~2产量为2 587.7 kg/hm~2。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油菜籽增加产量302.9 kg/hm~2,增幅11.71%。  相似文献   

2.
玉门市绿洲平原生态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414"完全设计方案,建立了玉门市绿洲平原生态区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关系模型,得出小麦最大施肥量为N 322.5 kg/hm~2、P2O5108.0 kg/hm~2、K2O 139.5 kg/hm~2,此条件下小麦产量最高,为8 299.5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25.0 kg/hm~2、P2O5157.5 kg/hm~2、K2O 43.5 kg/hm~2,此条件下小麦产量7 854.0 kg/hm~2。3个施肥因子与产量表现为正效应,主次效应顺序是NP2O5K2O。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试验,不断优化大中农场小麦生产施肥技术,探索小麦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产量施肥量为氮252 kg/hm~2、磷60 kg/hm~2、钾36 kg/hm~2,产量达6 070.5 kg/hm~2;最大施肥量为氮279 kg/hm~2、磷61.5 kg/hm~2、钾52.5 kg/hm~2,产量达6 324 kg/hm~2。并根据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建立了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3414"肥效田间试验,研究了玉门市枸杞氮磷钾肥配施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均属中等水平,对枸杞红果产量贡献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氮、磷、钾。枸杞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N 558.75 kg/hm~2、P_2O_5 412.35 kg/hm~2、K_2O 309.90 kg/hm~2,枸杞红果产量为4 590.45 kg/hm~2;枸杞最大施肥量为N 633.15 kg/hm~2、P_2O_5 372.00 kg/hm~2、K_2O_2 85.75 kg/hm~2,枸杞红果产量最高,为4 592.85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砂姜黑土条件下小麦最佳播量,以周麦28为材料,设置75kg/hm~2、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225 kg/hm~2、262.5 kg/hm~2 6个播量水平,结果表明,随播量增加,周麦28产量呈先增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播量225 kg/hm~2时小麦群体质量最好,其产量最高为548.9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连作条件下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最佳配方提供参考,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法,研究连作马铃薯配方施肥,建立产量与氮磷钾配合施用间的关系数学模型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尿素、普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510kg/hm~2、2 500kg/hm~2、1 200kg/hm~2时的产量最高,达44.60t/hm~2;尿素、普钙、硫酸钾的施肥量分别为163kg/hm~2、0kg/hm~2、300kg/hm~2时最低,仅28.35t/hm~2;氮磷钾三因素与产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为y=42.046+1.488N+2.941P+3.025K-1.317NP-1.426NK-3.822K2,其中R2=0.855 8,F=12.86**;经模拟优化分析,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3套配方施肥方案,产量≥45t/hm~2施入氮磷钾分别为159.825~468.525kg/hm~2、450kg/hm~2、413.25~468.375kg/hm~2;产量在40~45t/hm~2的施入氮磷钾分别为300.225~378.525kg/hm~2、232.2~300.15kg/hm~2和406.725~468.375kg/hm~2,产量在30~40t/hm~2的施入氮磷钾分别为214.05~296.85kg/hm~2、105.3~187.425kg/hm~2和244.275~336.075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_2P_2K_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68.10 kg/hm~2、K2O5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 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 420.60 kg/hm~2、P2O570.50 kg/hm~2、K_2O_492.15 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8.
华亭县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建立了华亭县安口镇大坪村冬小麦产量(Y)与氮(N)、磷(P)、钾(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最大施肥量为N 196.83 kg/hm~2、P_2O_5 152.09 kg/hm~2、K_2O 20.52 kg/hm~2,此时小麦产量可达4 834.31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165.00 kg/hm~2、P_2O_5 114.58 kg/hm~2、K_2O 38.70 kg/hm~2,此时小麦产量可达4 763.59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潜江市结球甘蓝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潜江市洲滩平地对甘蓝结球成品率及产量的影响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磷钾肥配施商品率为84.21%,其缺施氮、磷、钾肥成品率分别为51.75%、61.89%、73.25%;氮磷钾肥配施产量为42 680 kg/hm~2,缺施氮、磷、钾肥产量分别为25 737、30 760、36 787 kg/hm~2。目标产量为40 000~44 000 kg/hm~2,推荐纯N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P_2O_5的最佳施用量85 kg/hm~2,K_2O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68.10kg/hm~2、K2O5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70.50 kg/hm~2、K2O4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旱地冬小麦配方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配方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山地施用N∶P∶K为12∶9∶4的配方肥7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3 376 kg/hm~2;旱塬地施用N∶P∶K为15∶10∶0的配方肥9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840 kg/hm~2。  相似文献   

12.
2010年豇豆与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豇豆从4月27日开始采收,到6月10日采收结束,历时45 d。单日最高产量为2 946.0 kg/hm~2,平均日产为913.3 kg/hm~2,豇豆产量达41 097.0 kg/hm~2。可以看出,采收期1~10 d豇豆产量13 993.5 kg/hm~2,约占豇豆产量的34%;采收期11~20 d豇豆产量14 098.5 kg/hm~2,约占豇豆产量的34%;采收期21~30 d豇豆产量5 728.5 kg/hm~2,约占豇豆产量的14%;采收期31~40 d豇豆累计产量5 800.5 kg/hm~2,约占豇豆产量的14%;采收期最后5 d豇豆产量1 476 kg/hm~2,约占豇豆产量的4%。豇豆后作水稻干谷产量为7 402.5 kg/hm~2,豇豆与水稻轮作主产品实物量高达48 499.5 kg/hm~2,比常规双季稻年产量10 821 kg/hm~2增产37 678.5 kg/hm~2,主产品实物量增长率达348.2%。  相似文献   

13.
花椰菜为高原夏菜的主要品种之一,通过不同施肥量处理研究其吸收规律以期确定最佳施肥配比达到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本试验以兰州市露地花椰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吸收利用,得出其整个生育期中,在莲座期到花蕾期、收获期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花椰菜不同时期氮磷钾肥的需求程度,中、后期对氮钾要求逐渐增多,花球形成时期对磷钾要求较高。通过对花椰菜产量测定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吸收规律为氮肥磷肥钾肥。运用地力差减法,可以计算得出花椰菜一定目标产量下的施肥配比。本试验表明,目标产量在48 000 kg/hm~2时施用氮肥(N)210 kg/hm~2,磷肥(P_2O_5)135 kg/hm~2,钾肥(K_2O)150 kg/hm~2。目标产量在52 500 kg/hm~2时施用氮肥(N)330 kg/hm~2,磷肥(P2O5)210 kg/hm~2,钾肥(K2O)225 kg/hm~2。目标产量在57 000 kg/hm~2时施用氮肥(N)450 kg/hm~2,磷肥(P_2O_5)300 kg/hm~2,钾肥(K_2O)330 kg/hm~2。  相似文献   

14.
孙克刚  张子武 《中国农资》2000,(3):22-23,26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对芝麻产量的影响,我们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芝麻上一般用量为801.9kg/hm~2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6.5%~9.6%,增产79.5~145.5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72.85kg/hm~2。芝麻产量为1658.7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801.9kg/hm~2,芝麻产量为1596.75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 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 kg/hm~2时,产量最低,为5 227.78 kg/hm~2;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 244.44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 166.67 kg/hm~2;起身期追施300 kg/hm~2产量最高,为6 288.89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 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棉花生产管理过程当中最科学的施肥方法,按照农业部"3414"完全试验方案进行了疏勒县棉花氮磷钾平衡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最大施肥量为纯N 423.9 kg/hm~2、P_2O_5348.3 kg/hm~2、K_2O 23.1 kg/hm~2,最大籽棉产量为5 967.6 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408.9 kg/hm~2、P_2O_5326.4 kg/hm~2、K_2O 38.7 kg/hm~2,最佳籽棉产量为5 963.85 kg/hm~2。  相似文献   

17.
砂泥田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方案设计,对砂泥田小麦施肥模型与推荐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施N 204kg/hm~2、P_2O_5 91.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施N178.5kg/hm~2、P_2O_5 84k/hm~2。推荐施肥量为施N178.5~204kg/hm~2,P_2 O_5 84~91.5 kg/hm~2。产量为7 216.5 kg/hm~2的小麦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指标为成穗684.75万穗/hm~2,每穗结实28.6粒,千粒重41.86g。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彭阳县覆膜玉米氮肥施用量不明确、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开展地膜玉米氮肥效应研究,设不施任何肥料,施N肥0、105、210、315、420 kg/hm~26个处理。结果表明:6个处理中,施氮量为31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15 038.1 kg/hm~2,净收益最高,达12 507.00元/hm~2。通过施肥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施氮量为333 kg/hm~2,玉米产量最高为15 225.0 kg/hm~2;施氮量为306 kg/hm~2,玉米产量为经济产量,达15 186kg/hm~2。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4.8%,每百公斤籽粒吸收氮量平均为1.879 kg。因此,在宁南山区地膜玉米生产中氮肥施用量的适宜范围为306~333 kg/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因素不同水平裂区设计试验,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探明了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对通粳98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为113.8万/hm~2、施氮量为327.4 kg/hm~2时,通粳981具有最大的产量潜力12160.74 kg/hm~2。产量大于1125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82.5万~135.0万/hm~2、施氮量300.00~356.25 kg/hm~2。  相似文献   

20.
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开展了冬小麦不同起垄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小麦产量最高,为6 472.22 kg/hm~2,宽幅精播次之,为57 27.78 kg/hm~2,膜侧沟播排第3,为5 327.78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产量4 266.67 kg/hm~2)增加51.69%、34.24%、24.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