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一项新技术.但目前花粉单倍体植株仍依赖于自然加倍,加倍率一般仅30~50%左右,以致大量单倍体植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金聿等仿照菸草上适用的组织法,在水稻叶鞘上曾获得过二倍体植株,但诱导频率低、诱导期长,实践上应用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进一步探讨单倍体植株体细胞培养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经过幼胚离体培养及人工加倍快速获得小麦稳定的纯合体,则是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的途径之一,是育种家为了提高小麦育种效率而找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204-1206
小麦与玉米杂交利用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产生小麦单倍体是快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和构建特殊遗传群体的重要途径。针对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现状,系统归纳总结了不同培养基、胚龄、幼胚大小对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影响以及小麦单倍体加倍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花药培养技术、花粉(小孢子)培养技术、异源种属花粉诱导(染色体消除)、小麦单倍体加倍以及辐射和化学诱导等,并对此项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以期能够对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广泛应用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远缘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创造新种质和遗传群体。20多年来的研究利用趋势表明,玉米(Zea mays L.)染色体消失产生小麦单倍体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 L.)染色体消失产生小麦单倍体也有应用的潜力,但是都未做详细的对比研究,至今尚未成为小麦育种的成熟技术手段,主要原因是在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萌发以及染色体加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还达不到稳定、高频率生产小麦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技术水平,导致与育种结合推广应用的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6.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到13 1%~14 8%单倍体幼胚,在改良的B5培养基上进行胚抢救,单倍体幼胚成苗率达到96%以上。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7.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与8个不同基因型母本(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杂交诱导,根据籽粒颜色、根尖染色体压片、气孔密度并结合田间植株表现鉴定单倍体,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系间诱导率存在差异,MT041 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 2个诱导系,诱导率为4.17%;不同基因型母本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材料单倍体率显著高于甜玉米,甜糯玉米杂交种对甜玉米单倍体提高有利.0.06%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效果显著高于0.02%浓度,但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成苗率不高,结果表明加倍技术仍然是制约DH育种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父方染色体消失,经激素2,4-D诱导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虽然单倍体幼胚诱导受亲本、激素、光温等多因素影响,但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能大大缩短小麦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在小麦育种上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553-1557
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是创制DH系的一种新方法,通过亲本一方的染色体在合子期发生快速丢失而获得单倍体。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玉米染色体完全消失获得小麦单倍体胚,经过胚拯救及染色体加倍的技术能快速得到性状稳定的纯系,这种方法已成为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综述了染色体消失法获得单倍体的机制及其在小麦×玉米创制小麦单倍体中的应用,旨在为普通小麦规模化DH系创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双单倍体DH2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大多数双单倍体小麦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染色体数目相同,这是染色体经秋水仙素成功加倍的结果。同时在少数细胞中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块状移动”,在这些“块”中存在少数“染色体落后”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在染色体加倍过程中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单倍体诱导与加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孤生殖诱导系TY1和5个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单倍体的诱导率和加倍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显著的差异,郑单958和浚单18的单倍体诱导率较高,在海南的单倍体诱导率要明显高于甘肃点和郑州点.不同试剂和质量浓度的加倍结果表明,利用0.6 g.L-1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单倍体种子具有较好的加倍效果,而且不同遗传背景的单倍体加倍率同样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甘肃具有较高的加倍率.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应当利用中国良好的生态资源,在海南和甘肃分别建立单倍体诱导和加倍基地,以提高玉米单倍体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所于1976年开展大白(艹才)花粉单倍体育种研究工作以来,1977年得到花粉植株五苗,其根尖压片(钅井)检染色体数为 n=10,确定其来沅于花粉的单倍体植株。1978年又得到18株花粉植株,在夏季高温的气候条件下,先后移栽了7株,成活4株,有2株开花,其中1株经自然加倍后首次获得种子,从而为大白(艹才)单倍体育种工作开了个头。1978年我们诱导花粉愈伤组织用的基本培养基是:Ms、麦基1号、N_6并附加激动  相似文献   

13.
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染色体加倍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花粉植株能否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染色体加倍试验。1977年夏,共获得种子6025粒,总重195.8克。现将试验经过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不同基因型组合为母本、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1为父本,在三亚、长春和长岭3种生态环境下研究了单倍体的诱导率、自然加倍率和秋水仙素加倍率。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和不同基因型材料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率、自然加倍率和秋水仙素加倍率之间差异显著。在三亚的单倍体诱导率、自然加倍率和秋水仙素加倍率显著高于长春和长岭,长春的自然加倍率和秋水仙素加倍率显著高于长岭,但单倍体诱导率无显著差异,三亚更适合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不同基因型组合的诱导率和加倍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由DH系L16所配组合J13×L16(先锋父本×先锋父本DH系)的诱导率和加倍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选择合适生态条件和基础材料,加强田间管理是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父本染色体消失,经激素2,4-D诱导获得小麦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本文论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育种的优势,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具有诱导效果较好、诱导周期短、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目前诱导产生小麦单倍体效率最高的途径之一,极具育种应用潜力。文章主要综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的原理与生产过程;影响该技术的三个关键指标即成胚率、成苗率与加倍成功率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该技术在小麦育种、遗传研究以及种质创新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本项目组在该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并论述了该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上的潜力日益显示出来。目前,应用这项技术培育的一批小麦新品种(系)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这种潜力只有在单倍体植株加倍成纯合二倍体之后才能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花粉植株染色体加倍方法,进行过多种试验研究。据文献报道:以秋水仙素直接浸根应用最多,但死苗率高,效果不够理想;用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处理单倍体植株,加倍结实有明显提高,但尚不稳定;应用阳畦盖膜,冬季低温刺激加倍,方法简便,虽收  相似文献   

18.
小麦花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以小麦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杂交组合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分别对小麦花药和植株分蘖节进行了处理,其中花药处理方法为在C17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0.02‰、0.05‰和0.10‰的秋水仙碱,分蘖节处理方法为分别用浓度0.20‰、0.50‰、0.75‰和1.00‰的秋水仙碱浸泡单倍体再生植株分蘖节各5 h和10 h,研究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秋水仙碱0.02‰的诱导培养基上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冀5006/9204和核生2号/08004 F1代杂交组合的染色体加倍效率分别为52.38%和47.37%;0.7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分蘖节5 h的染色体加倍率最高,为65.06%。尽管我们用秋水仙碱处理花药的加倍率不如处理分蘖节的效果好,但该方法可能比处理分蘖节更经济、简便,可达到快繁与加倍同时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离体培养花药,诱导其花粉发育为植株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在近三十种植物上获得成功。由于这些花粉植株是在离体条件下产生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成纯合二倍体,不仅可以克服杂交育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时间,提高选择效率;而且对高等  相似文献   

20.
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矮败小麦产生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矮败小麦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选用9个矮败小麦杂交组合,结合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每个组合处理4个可育株,每株处理1穗,共80朵小花。各组合平均得胚率为12.4%,加倍率达到50.8%,并获得32个双单倍体小麦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