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中海饮食有益健康,特级初榨橄榄油受热捧,然而一些商家以次级橄榄油混充,牟取高额利润。对此意大利波隆那大学推出一项可检测假油品的新方法。据了解.特级初榨橄榄油和次级油品的价差可以达到3倍,而橄榄油主要是根据酸度划分等级,一些违法业者试图把次级油品蒸馏加工,去除劣质橄榄、果实过熟、保存不佳带来的发酵异味,然后混充特级初榨的橄榄油。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他傻,拼了十年栽种"一棵树";有人替他不值当,这么多年只为"一滴油"。可吉榄园(湖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东却说,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当。为母求医,结缘橄榄油方东与橄榄的缘分,始于2002年。那年,母亲因为高血压住院,医生表示吃橄榄油可控制病情。方东在农村长大,知道麻油、花生油、菜油,但从未听过橄榄油。一打听,橄榄油要200元一斤!从这时开始,方东关注起橄榄油来。橄榄油是橄榄树果实榨出的油脂,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美容、预防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鉴别橄榄油掺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龄 《粮食储藏》2014,43(4):36-38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揭示橄榄油脂肪酸特征,并研究其掺入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或精炼橄榄油时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为橄榄油的掺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橄榄油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主要的脂肪来源,其营养丰富,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抗肿瘤、防衰老等功能。介绍了橄榄油的分类、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橄榄油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方面的好处已广为人知,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其背后的基因原理,即橄榄油中的酚类物质可抑制一些有害基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橄榄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其中1组做空白对照试验,饲喂普通饲料;另外4组饲喂高脂饲料,其中10只大鼠作为肥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分别以橄榄油、亚麻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灌胃,连续60 d。试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组、亚麻籽油组、橄榄油+亚麻籽油组与肥胖模型组相比,均能降低其血清中的TC,TG,并升高HDL-C。其中,橄榄油+亚麻籽油组大鼠血清的TG,TC值最小,而HDL-C的值较高,说明橄榄油与亚麻籽油的配伍具有协同效应,能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健康油脂--橄榄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油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质高档油,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呈现走俏趋势。全世界橄榄油的总产量仅占食用油脂产量的3.3%,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价格,也使得橄榄油更显得珍贵。食用橄榄油是从鲜橄榄果中直接压榨出来的油脂,富含维生素A、D、E、K、B、C及微量元素钙、磷、铁、钾、硒等,营养价值很高。橄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90%,对于调节血液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疗效,在这一点上,是其他食用植物油无法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橄榄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于理想中的比例,因此,它是…  相似文献   

8.
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耐药性问题,本试验根据臭氧的杀菌原理试制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类药物——臭氧化橄榄油。以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和醋酸氯己定为对照组,臭氧化橄榄油作为试验组,探究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了验证臭氧化橄榄油对子宫内膜的损害,进行了小鼠子宫内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化橄榄油组对于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臭氧化橄榄油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小鼠子宫上皮细胞明显的损伤。臭氧化橄榄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治疗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7种食用植物油的红外光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橄榄油的红外吸收光谱在吸收峰的位置及吸光度上均与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有区别,以3005~3009 cm-1、1117~1121 cm-1处的吸收峰作为种类区分。模拟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掺入其他6种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后,发现1097、3005 cm-1处吸收峰的峰面积与掺假百分比呈线性关系。此外,对7种食用植物油180℃加热2 h后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发现968、1097 cm-1处的吸收峰变化趋势有差异,橄榄油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则呈现下降趋势。掺假橄榄油加热后谱图分析发现3005 cm-1处的峰面积有所降低,但与掺假百分比仍呈线性关系,掺入5%低价油,3400~3650 cm-1区域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此可以鉴别掺假量低至5%的橄榄油,这为橄榄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膳食中大豆磷脂对受试动物血液的影响以及磷脂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和生物效应,研究者设计了5个实验组.对照组是10%的橄榄油,其它三组用不同比例的大豆磷脂取代部分橄榄油,第5组用5%大豆油取代一半橄榄油.饲喂试验进行了四周,然后分别作各试验组血清和肝脏中成份比较.结果如下:5个试验组鼠的增重以及饲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多种不同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中PAEs (1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结果表明,DIBP,DBP,DEHP检出率较高。模拟微波炉使用条件,研究了含有PAEs的食品接触材料在4种食品模拟物(蒸馏水、乙酸3%、乙醇水溶液15%、精炼橄榄油)中PAEs的迁移量和迁移比例。结果表明,样品在蒸馏水、乙酸3%、乙醇水溶液15%这3种模拟物中都是微量迁移,而在精炼橄榄油中迁移较大。通过研究微波条件对食品接触材料在精炼橄榄油中迁移量的影响,发现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和加热时间的延长,样品中PAEs向精炼橄榄油中的迁移量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橄榄油加工废弃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橄榄油废弃物利用以及农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将橄榄油加工废弃液(10%~60%)用0.10% Na2CO3碱化处理,考察其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30%碱化废弃液能显著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随废弃液浓度升高,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受阻,幼苗整齐度降低,叶片O2 -·产生速率先升高后降低,H2O2、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腰果破壳机,对不同等级腰果各性状进行性状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不尽相同,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实凹处的宽度(20.03%),表现最低的是果实长度,其变异系数仅为14.03%,因此在对破壳机进行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果实凹处的宽度;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果实果长、果实宽度及果实凹处宽度等3个主成分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枇杷幼果雨雪冻害的理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3℃~0℃区间枇杷幼果受冻原因,雨雪天气后采集套袋处理或树冠是否覆膜保护的未受冻和受冻果实,检查其受冻情况和检测其游离脯氨酸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树冠覆膜保护的果实未受冻,树冠未覆膜的果实、经过雨雪淋洗后受冻;果实套袋处理,悬空于袋内的果实未受冻、与袋子贴近的果实受到冻害;受冻果实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未受冻果实;套袋受冻果实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未受冻果实,而覆膜和未覆膜果实的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SOD、POD、PPO的活性在未覆膜果实和覆膜果实之间差异显著,未覆膜果实中三者的活性较高,然而这3种酶的活性在套袋果中活性较低,套袋受冻果实和未受冻果实之间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不同形态(气液固)的低温传导介质,是导致枇杷幼果在-3℃~0℃区间是否受冻的主要原因,液固态低温传导介质才会导致枇杷幼果受冻,游离脯氨酸含量或许是鉴别枇杷果实是否受冻的关键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果树品种之一,其果实色泽是决定葡萄商品价值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在生产上,葡萄果实的着色好坏对鲜食葡萄以及红葡萄酒的酿制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环境条件及内部因素,常造成葡萄果实着色不良,从而影响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经试验,如果在葡萄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6.
离开树体的果实内部持续进行着复杂的新陈代谢,果实品质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分子、生理及生物化学变化,如色泽改变、芳香物质合成、可食性增加等,并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造成其果实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果实的采后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在维持果实正常生理生化过程的前提下阻止或延缓果实继续生长发育,使其品质处于最佳,维持其鲜活状态。本综述结合果实采后生理活动的变化,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果实采后调控技术中应用性较强、易于产业化的物理或生物化学调控方法,如变温贮藏、辐射处理、水杨酸处理和一氧化氮处理等,并对果实采后调控机理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展望了未来果实贮藏保鲜调控分子、化学和物理技术相结合的构想,以期为不同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瓜果实糖分的积累类型是“中间类型”。其光合产物是棉籽糖和水苏糖,并以此形式运输,但是最终进入果实的糖分仍然是蔗糖。因此,蔗糖是许多果实中糖积累的主要形式,是果实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在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的过程中,蔗糖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蔗糖合酶是三种最为重要的代谢酶。同时,它们控制着另外两种糖分:果糖、葡萄糖的合成与转化。使得西瓜果实在成熟时各种糖分的积累达到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平衡,产生西瓜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果实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活性成分因其众多的生理功效,尤其是为人所关注的抗氧化作用,近几年已成为许多专家的研究重点。此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活性成份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果实的活性成分、抗氧化作用相关研究、开发利用情况及展望,旨在为今后果实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腰果破壳机,对不同等级腰果各性状进行性状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不尽相同,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实凹处的宽度(20.03%),表现最低的是果实长度,其变异系数仅为14.03%,因此在对破壳机进行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果实凹处的宽度;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果实果长、果实宽度及果实凹处宽度等3个主成分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市场掠影     
粟米油市场前景看好在橄榄油、山茶油相继热销之后,近日杭州粮油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稀有食用油———粟米油。粟米油其实是玉米胚芽油,它的优势在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吸收率高达热点聚焦Redianjujiao97%,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所以被人们称为“健康油”。价格40元/kg左右的粟米油和橄榄油一样,属于“贵族油”但购买的人还在逐渐增多。这表明,食用油市场的竞争正从风味、口感、价格的较量,向健康指标和营养价值的竞争演变。(庆华)五大食品包装机械需求旺盛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食品包装机械技术水平低下,而过分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