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娜  王宏庭 《山西农业科学》2014,(12):1330-1334
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因素会影响土壤钾素的植物有效性,如:黏土矿物类型、土壤温度、水分等。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壤水分角度入手,分析其对土壤钾素固定、释放、运移及钾素评估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水钾的互促效应,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农作物产量形成、高产、稳产(增强多种抗逆性)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钾资源较为缺乏,近几年钾肥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影响了农民施钾的积极性,也影响到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正确认识钾的作用,进  相似文献   

3.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钾素在植物代谢和植物组织与器官之间营养物质的运输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钾素并由转运蛋白运输,此外钾素的转化和循环与解钾微生物紧密相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钾素的转化与循环,包括土壤中钾的存在形式和转化、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微生物解钾菌的研究。深入了解根际微生态领域钾素转化与循环的过程,可为农业生产中钾素调控及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对钾的需要量较大,钾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重的1%~5%,农作物含钾量与含氮量相近,高于含磷量。钾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使产品外观好、口感好、味香、营养丰富。下面介绍一下钾肥的选择和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险峰 《现代农业》2005,(10):22-23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有了充足的钾,既能促进氮、磷的代谢和吸收,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钾在植物体内很丰富,没有钾的供应,植物就会死亡,钾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而且从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移动,特别是植物代谢活跃部位,钾的含量更高。因此,为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通称肥料中的三大要素。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的形成和产品的优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土壤是一座天然钾元素的大仓库。据土壤专家测定。每667平方米(1亩)土壤耕层中含钾1740公斤,每667平方米土地、1米深的地层中.大约含钾21-3吨。但是,土壤里的钾99%12.以存在于钾长石和云母这两类矿物中.非常不容易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成分。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溶态钾离子。钾元素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植物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如生长点、芽、幼叶等部位。钾对植物的营养功能包括: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植物钾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些年对改良植物营养性状的研究十分活跃,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钾素营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基因型钾效率差异的生理和遗传机制,重点阐述了植物的钾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钾效率性状的遗传特征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钾效率改良的最新进展,并就今后该领域应开展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发育除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钾等以外,还需要数量极少的微量元素——硼、钼、铜、锌、铁等。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很少,但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和不可相互代替的。因此当植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的时候,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植物在微量元素充足的情况下,生理机能就会十分旺盛,这有利于作物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还可改善细胞原生质的胶体化学性质,从而使原生质的浓度增加,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油菜和黑麦草等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片麻岩中的矿物结构钾。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矿物结构钾的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而且矿物粒径的变化对钾的植物有效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吸收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累积与循环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NAA、GA和BR)的水培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BR对烤烟钾吸收和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BR不仅能提高烤烟对钾、钙、镁的吸收,还降低了根系钾素的外排量,提高了钾在体内的累积量,使烟株的钾含量增高,增强了钾素循环。NAA和GA3处理的钾含量相差不大,但BR在打顶后2、7、12d分别比NAA处理的韧皮部伤流液钾含量高出0.52%、0.30%、0.28%。[结论]打顶后BR处理可有效的提高烟草植株钾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植物对其根际解钾菌解钾活性的影响。[方法]从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红壤生境选取6种植物,筛选根际解钾菌并以钾长石为底物进行摇瓶解钾试验。[结果]分离得到6株解钾菌,6株菌株经4 d摇瓶培养,基础培养基解钾量为(16.875±3.173)mg/L,加富培养基解钾量为(242.878 3±142.851)mg/L。[结论]来源于不同种类植物根际土壤的解钾菌解钾能力不全相同,植物水浸液对相应根际解钾菌解钾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植物水浸液与根际解钾菌协同解钾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根部细胞钾离子转运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根系钾转运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是目前国际植物营养科学的热点之一。本介绍植物根系钾吸收的两个过程--高亲和力钾转运和低亲和钾运转的力学机制,钾转运机制蝗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许多植物需钾量都很大,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农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由于钾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和适应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它有品质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称。在生产上以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三大肥为主,通过对硫酸钾和腐植酸多元钾肥的对比,验证两种钾肥在该地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植物体内钾循环与再循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植物体内钾循环与再循环在不同器官间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这主要包括给韧皮部负载提供所需的矿质营养、维持阴阳离子平衡、满足根系生长对钾的需求、给木质部及韧皮部中的溶质流动提供驱动力以及作为地上部钾营养状况的重要信号反馈调节根对K+的吸收。钾循环与再循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裂根技术、直接收集韧皮部汁液来计算钾的循环量和通过测定各器官中钾、钙的净吸收量及木质部汁液中的K/Ca来确定循环量的大小3种。氮素供应形态、钾的供应量、光照与寄生植物的侵染都影响植物体内钾的循环与再循环。  相似文献   

16.
殷广德 《农家致富》2006,(17):34-34
钾对作物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分布较广,是移动性极强的元素之一.主要呈离子态或可溶态钾盐形态.存在于生命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钾可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钾是重要的品质元素.对改善作物品质有着很多作用.如钾可增加棉花纤维长度。钾还可提高作物的抗性.促进作物表皮组织和维管束组织的发育.加强细胞持水力,减少植物蒸腾作用.从而增强作物抗旱能力;钾能增加作物体内糖分储备.提高细胞渗透压.增强作物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17.
磷胁迫对植物直接活化和利用矿物结构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油菜和黑麦草等植物根系可直接活化和利用片麻岩和钾长石中的矿物结构钾。尤其在磷胁迫条件下,这些植物对钾长石中矿物结构钾的活化利用能力都显著增强,表现在矿物结构钾的净释放量显著增加。玉米和油菜对矿物钾的直接活化和利用作用,可能与磷胁迫条件下有机酸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几种富钾植物对土壤钾素利用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试验,研究青葙、金光菊、柱花草、籽粒苋及商陆等5种富钾植物对土壤钾素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对土壤难溶性钾都有一定的利用能力。其吸收钾总量均随速效钾的增加而增加,对土训中非代换钾的吸收则随速效钾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在速效钾低量条件下,商陆吸收的缓效钾占总量52.5%,其次为金光菊45.3%、青葙37.0%、籽粒苋34.9%、柱花草32.4%。  相似文献   

19.
植物黄化与氮磷钾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对石灰性土壤地区植物缺铁黄化发生有重要影响.硝态氮通常与重碳酸根共同作用,成为石灰性土壤地区植物黄化的重要原因.磷从土壤、植物两个方面影响铁的移动性,使进入叶绿体的铁数量减少.盆栽试验中,当钾以中性盐的形态供给时,植物的黄化症状减轻,而以磷酸盐或重碳酸盐的形式供给时,植物发生黄化或黄化加重;在水培试验中,当培养液中有重碳酸根存在时,供应非重碳酸盐态钾时,黄化加重.钾素营养影响黄化的机理仍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20.
植物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分布、吸收和代谢,植物施硒方式,植物硒的生理功能、分离和检测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植物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