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饮水中投药要优于饲料中投药,其优点不仅在于容易配置和使用,同时药效发挥较快,对疫病治疗和疫病预防都十分有效.但是,在饮水中用药时应注意到鸡只的饮水量可因下述原因发生变化:饲料成分,每日采食量,水质,体重,鸡只品系,鸡群健康状况,环境温度,湿度及鸡群的日常管理等等.如实际饮水量和估计值差距较大,可因摄入量不足而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结果或由于摄入的药物过多而导致药物残留或中毒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知道在给鸡群投药时,在饮水中投药要优于饲料投药.其优点是容易配制和使用,药物效能发挥快,对治疗和预防疾病都十分有效.但在饮水中给鸡群投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对鸡群尤其是发病鸡群饮水投药比饲料投药更快速、有效,因为饮水投药可以使治疗能立即开始,而饲料投药要等待一段时间。而且一些病鸡采食情况不好,但饮水还是可以的,所以饮水投药可以使几乎所有的病鸡得到药物治疗。但为了使饮水投药更安全、更有效,必须遵循正确的程序。不正确的饮水投药会导致药物利用不充分以及鸡的药物残留,甚至中毒。  相似文献   

4.
因鸡群中鸡只个体数目庞大,在鸡场中需要用药时常常采用大群投药的方法,而不是针对鸡只个体给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大群投药通常是采用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所需药物的方法进行。我们常听说为治疗某病而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了百分之几或多少ppm的药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对鸡群尤其是发病鸡群饮水投药比饲料投药更快速、有效,因为饮水投药可以使治疗能立即开始,而饲料投药要等待一段时间。而且一些病鸡采食情况不好,但饮水还是可以的,所以饮水投药可以使几乎所有的病鸡得到药物治疗。但为了使饮水  相似文献   

6.
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于水后,供鸡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合于鸡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尤其适用于因患病而采食量减少或不能采食,但饮水正常甚至饮水量增多的情况。饮水给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随时用药或停药,是目前养鸡场最常使用的给药方法。但饮水给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根据需要选择好药物。鸡只患病后,要尽可能及时作出诊断,从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如治疗呼吸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则应选择胃肠道易吸收的药物(如恩诺沙星),这样才能在患病部位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而治疗胃肠道疾病,则…  相似文献   

7.
炎热季节对鸡群通过饮水投药需注意调整用量王玉玲(广东省新兴县温氏食品集团种鸡场527439)在鸡的疾病防治过程中使用溶于水的抗茵药物时,因通过饮水途径投药比较均匀、方便而被广泛采用。一般情况下,肉鸡的饮水量比采食量大约高1.25~2.5倍。目前,大多...  相似文献   

8.
家禽生产过程中,化学药物被广泛地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些药物还常用来改善饲料利用率。在给药途径上,除了在饲料中拌喂外,通常是通过饮水投药,常以药物在饮水中的浓度(PPm)或百分比来计量。有的药物使用说明上标出了饮水浓度、饮服天数等等。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投药似有不妥之处。因为不少使用者忽略了鸡的体重和饮水量,不免会导致投药量出现偏差。剂量不足,起不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剂量超标则增加了药费开支,还会造成药物残留和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一些养鸡户使用痢特灵时多采用饮水方式。由于痢特灵难溶于水,极易沉淀,若直接溶药饮水,既降低了防治疫病效果,又易造成鸡群痢特灵中毒。笔者采用下述饮水投药方法,通过育雏八批近两万只的观察,效果较好。1.投药量:8天为一个疗程,前5天按饮水量的0.04%投药,即每千克水加痢特灵(0.1克/片)4片,后三天按饮水量的0.02%投药,即每千克水加痢特灵2片。  相似文献   

10.
一、群体给药法 1.拌料给药。这是养鸡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即: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内,让鸡采食时,同时吃进药物。该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适用于预防用药,尤其适用于长期给药,但对于病重鸡,当其食欲降低时,不宜使用。此法给药应注意:准确掌握拌料浓度,确保药物混合均匀,密切注意鸡群的反应等问题。 2.饮水给药法。这也是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是指将药物溶解到鸡的饮水中,让鸡在饮水时饮入药物,产生药效。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病,尤其在鸡群发病,食欲降低而仍能饮水的情况下更为适用。应用此法给药应注意:在水…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鸡采食量减少,严重时停止采食和饮水,采用饮水投药和拌料投药法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 笔者经过几年临床治疗实践,根据其发病特点,采用灌服法给药,对发病鸡群病情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能减少饮水、拌料等方法加倍量投药的治疗成本。2006~2009年,共治疗2045只患鸡,治愈率90.5%,效果理想,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于水后,供鸡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合于鸡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尤其适用于因患病而采食量减少或不能采食,但饮水正常甚至饮水量增多的情况。饮水给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随时用药或停药,是目前养鸡场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但饮水给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于水后,供鸡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合于鸡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尤其适用于因患病而采食量减少或不能采食,但饮水正常甚至饮水量增多的情况。饮水给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随时用药或停药,是目前养鸡场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但饮水给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痢特灵不宜饮水给药 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痢特灵可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治疗量可加倍,使用时用药量要准确计算,搅拌均匀,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用痢特灵作饮水给药,但痢特灵几乎不溶于水,易在水中发生沉淀,而鸡的饮水量又随温度高低、喂料干湿变化很大,难以准确掌握投药量,容易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养殖户,给饲养的家禽投药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下面就常见的几种投药方法略作分析,供同仁参考。一、群体给药法1.饮水给药:是将药物溶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此法是目前养鸡场最常用的方法,用于禽病的预防和治疗。饮水给药时,首先要了解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易溶于水的药物,能够迅速达到规定的浓度,难溶于水的药物,或经加温、搅拌、加助溶剂后,能达到规定浓度,也可混水给药。其次,要注意饮水给药的浓度,并要根据饮水量计算药液用量。一般情况下,按24小时2/3需水量加药,任其自由饮用,药液饮用完毕,再添加1/3新鲜饮水。…  相似文献   

16.
鸡群投药要点赵公舜(美国AA公司助理副总裁、家禽保健部主任、兽医学博士因为鸡群中个体数目大,个体投药只在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才应用,所以对鸡群的投药方法通常是将药物混在饲料或加入饮水中。我们常听说,为治疗某病,应在饲料中混入某药多少或该药在饮水中应含百...  相似文献   

17.
正在鸡群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控鸡群感染疾病,常常会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药物,而饮水给药更加便捷,成为生产中经常选用的一种给药方式,虽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就会大大降低用药效果,降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效,延误病情或增加治疗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为此将饮水给药的操作要点介绍如下,希望广大养鸡朋友遵循以下原则,有效防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饮水给药是指将药物溶于水后,供鸡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适合于鸡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尤其适用于因患病而采食量减少或不能采食,但饮水正常甚至饮水量增多的情况。饮水给药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随时用药或停药,是目前养鸡场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鸡群的饮水量减少或失水量增加都会影响鸡群最终的生产性能.鸡只的饮水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且公鸡的饮水量比母鸡多,安装供水系统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环境温度对鸡只的饮水量影响很大,温度21℃以上每超1℃,饮水量就会增加6%~7%左右.因此,鸡只饮水量的变化也能反映出环境温度的高低.水温也能影响鸡群的饮水量,储水池中的水温一般和环境温度差不多,冬天也许对鸡只的饮水量影响不大,但是夏天由于水温的增加会明显影响鸡群的饮水量.水温如果超过24℃度就应该想办法降低饮水的温度(冲洗水线、水管或储水池隔热等).  相似文献   

20.
日照市东港区杨某饲养3000只海兰蛋鸡,80日龄以前,外观鸡体大小较整齐,通过称重及胫骨长度检查,鸡群体重及体型发育良好,鸡群精神活泼,其采食量、饮水量与同日龄达标鸡群皆保持一致。之后发现鸡群中个别鸡啄羽,户主为了防止啄羽现象发生和更好地促进鸡体健康发育,随即调整了饲料配方,将自配料配方中豆粕由原来的95kg添加至125kg,另外增加优质鱼粉20kg、饲料级氧基酸20kg(以每500kg配合料计)。至90日龄时,户主发现鸡群精神较以前差,采食和饮水都有不屙程度下降,个别鸡排灰白色稀粪,投服丁胺卡邢、氟苯尼考等药物,无明显治疗效果。95日龄病情加重,鸡群中可见少数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无光泽,鸡群饮水量明显减少,只有正常量一半。户主曾到多家诊所医治,有的说是大肠杆菌病,有的说是新城疫,投药后都无明显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提升鸡群饮水量、增加鸡群采食量的目的,户主用1%食盐水供鸡群饮用,连用3天,结果鸡群饮水量不但不上升,反而继续下降,鸡群精神状态亦越来越差。110日龄时户主来我站化验室诊冶,笔者通过问诊,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育成期蛋鸡痛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