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去杂去雄不及时、不彻底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母本去雄不及时的影响玉米制种田从抽雄开始要及时、彻底去雄,并对母本雄穗要妥善处理,决不能留在制种田内或离制种田较近的地方,否则会造成母本自交。因此,母本去雄要每天一次,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2.
罗昌发 《种子》1999,(3):70-72
本文论述了高寒山区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造成混杂的主要原因,以及提高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措施。玉米杂交制种中造成混杂的原因;一是隔离条件不严引起外来花粉串粉,二是去杂不严,父本杂株花粉串杂,母本杂穗混杂,三是母本去雄不及时,彻底,干净,母本花粉串杂,形成假杂交中。  相似文献   

3.
1 喷施玉米健壮素 近年来,我们引进的外繁玉米品种多数是掖单系列、豫玉系列和陕单系列,一般株高在200~270cm之间,去雄时制种户劳力紧张、去雄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0年以来,我公司采用喷施玉米健壮素的方法提高制种去雄效率。凡是株高在200cm以上的玉米品种母本都要求统一喷施玉米健壮素,通过喷施对……  相似文献   

4.
1加强后期管理,增加种子产量,提高种子纯度 1.1严格控制田间三类苗散粉 在制种中,后期忽视制种田中夹留的母本(三类苗)植株的去雄。造成后期少量母本散粉(这时田间95%以上的母本雌雄穗吐丝,正是母本植株授粉盛期),使之白花结实,最终影响杂交种子的纯度。为此应在去雄后期及时组织人力,一次性彻底清除母本中弱小植株雄穗,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母本去雄的做法及存在问题 1.分户去雄。即家家制种,户户去雄。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技术性,鉴于各制种农户间劳力强弱、去雄技术熟疏、质量意识浓淡不等等情况,去雄技术很难保证统一实施,质量标准难以达到规定要求。在进行大田种植纯度鉴定时,样品间纯度极不平衡,农户间纯度级差较大。近年来,一些制种单位针对分户去雄的弊端,采取了分户去雄后由专业队验收的办法。其做法是按村或组组织一部分人对  相似文献   

6.
1制种田栽培方式及管理要点1.1合理密植,兼顾制种产量和质量要求所有制种田块集中连片种植。父本、母本种植行比1∶9,母本种植密度1.65万~1.95万株/hm2,大小行种植,此密度便于人工去雄授粉操作及田间制种质量检查,正常情况下毛籽产量也可以达到1500kg/hm2以上,母本密度过大,既不便于田间操作,易造成漏花,也不利于监督管理。父本密度可加大到3.30万~3.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玉米C型雄性不育的利用试验初报张述尧,邵思全,刘峰(云南省保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678000)玉米大面积杂交制种要做到母本去雄及时和彻底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上,由于去雄失误造成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杂交种种子质量不稳定是当前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8.
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的母本去雄是整个制种过程中最关键、要求最严格的一项技术措施。去雄是否及时、干净、彻底,是关系到制种成败或种子纯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去雄要在母本雄穗刚抽出最后一片苞叶还未散粉前及时进行,以避免散粉自交。在生产中有些农民将去下来的母本雄穗集中起来,带出田外。疏不知这样做有很大弊端,在其往外携带的过程中会造成人为的自交授粉,降低种子纯度。据我们1990年8月17日上午9~11时对8112原剂123、V矮141、白野四2等4个母本自交系的试验观察,发现去下来的未散粉的母本雄穗在晴天光照条件下,分别在66分钟、31分钟、77分钟、96分钟散粉。  相似文献   

9.
杂种优势的应用使玉米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配制杂交种需要人工去雄,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会因去雄不及时、不彻底而影响杂交种的质量。据调查,近年来全国大多数玉米杂交种的自交株率较高,致使杂交  相似文献   

10.
郭然 《种子科技》2008,26(2):48-49
笔者在多年从事杂交玉米种生产和制种田花检中发现许多关键性问题,如制种田的隔离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理想、去杂不彻底、母本去雄不及时、不彻底、忽视砍除父本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杂交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短日照作物,新疆由于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内地玉米到新疆制种,生育期延长,株高变高。在新疆玉米制种母本株高较高,增加了母本抽雄的难度。为了解决制种母本去雄难的问题,一些制种户和制种公司尝试通过在玉米制种母本上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母本的株高,同时通过增加母本的密度提高产量。本文对新疆玉米制种中制种户使用较多的"矮丰"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玉米制种母本株高的配套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新疆的玉米制种发展有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拓宽新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大豆在南繁条件下的杂交结实率,本研究选用7个东北春大豆早熟品种,在海南三亚进行光照处理和杂交技术试验,观察供试品种在长日照(18 h)处理和三亚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植株形态、生长发育进程、花器官特征和花粉育性的变化,并研究光照处理、母本是否去雄和母本花蕾大小对杂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致使大豆开花持续时间缩短,株高、花朵数量和单花重量降低,花朵及其各组成部分变小(P<0.01),花粉败育率上升(P<0.01)。以自然短日照处理植株作母本、长日照处理的材料作父本,在母本植株上选大花蕾,采用不去雄杂交,获得64.36%的杂交结实率,可基本满足杂交育种的需要。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南繁条件下提高大豆杂交成功率的综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吴地 《中国种业》2016,(8):71-72
介绍了玉米品种喜相伴99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基地选择与隔离要求、适期播种、严格除杂去劣、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及时去除父本和收获等,以供喜相伴99繁育与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5003为母本的单交种推广面积正在迅速扩大。然而,5003自交系雄穗穗轴较短。往往在苞叶内就开始散粉,在制种时若不带叶去雄,就会因抽雄不及时而自交,降低制种纯度。要做到及时  相似文献   

15.
1 植株和自交果清理 杂交制种结束后进行植株清理,将未去雄授粉的花全部摘除,抹去多余的腋芽、徒长枝,并在最上一个杂交果序留2片叶子摘心.长势弱的品种,可只去花蕾不去杈,以防止日灼病发生.同时清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按株清除所有自交果和标记不清的果实,保证植株上全部是去雄授粉的杂交果实,防止成熟后果实落地分不清.此项工作要反复进行,严防自交果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张维俊 《种子科技》2003,21(6):364-365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因此,一定要把好去雄这一关。1去雄效果低的原因1.1制种田早期间苗不彻底间苗不彻底,制种田内留有双苗,是影响去雄不彻底的一个因素。双苗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株苗都比单苗弱小或一株大一株较小的现象,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由于其中一株苗常会偏侧生长,或长势弱的苗不易被发现,去雄时往往只抽去一株而忽略了另一株,发生漏抽现象,造成散粉自交而影响种子纯度。1.2未清小苗去雄时期的小苗一般不可能正常结果穗,但它仍然可以正常露雄散粉。由于它比较矮小,容易漏…  相似文献   

17.
汤伟 《种子世界》2017,(7):43-44
<正>伊犁地区干旱气候属于暖温带温和气候,年日照2 850.5h,≥10℃积温3 656.7℃,风力充足,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目前杂交玉米制种是伊犁农四师主要发展的支柱产业。母本去雄在杂交玉米制种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玉米种子纯度质量,去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干净、彻底,正确的去雄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杂交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孙开利  罗仕文  马俊  吴瑞  李清超 《种子》2012,31(9):127-128
介绍了杂交玉米品种毕单19号高产制种技术。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去雄去杂等关键技术。最佳错期为父母本同播,父本先播所需种量的70%~80%;母本2叶1心时再播剩下的20%~30%的父本;最佳播种密度为3 400株/667 m2,双株留苗行距0.8 m,株距0.5 m,单株留苗则行距为0.8 m,株距0.25 m。  相似文献   

19.
通过摸清影响长豇豆杂交结实的环境因子及对策,试验研究"去雄套袋杂交法"授粉结实的关键技术环节,科学选定母本单株→节位→花序柄→花蕾、母本去雄、人工授粉、杂交套袋等,显著提高长豇豆"去雄套袋杂交法"亲本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玉米制种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振强  唐应华 《种子》1997,(3):76-77
在多年的玉米制种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不仅保证了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而且使春玉米制种667m~2平均产量达到250kg以上,夏玉米制种667m~2平均产量达到200kg以上,高产典型达300kg以上。总结历年经验.我们以为玉米去雄工作及人工辅助授粉是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 1 玉米去雄 1.1 玉米去雄工作的要求 尽早、及时、彻底、干净的八字方针是对玉米去雄工作的基本要求。尽早:其涵意就是超前去雄,即当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