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高毒BT菌株——CF1263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芽孢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基进行成分优化组合,在碳源和氮源中分别筛选出最佳因子,淀粉、蛋白胨、牛肉膏、麦麸、酵母粉,从无机盐中筛选出KH2PO4和MgSO4.7H2O。运用以上7个因素进行L18(3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从而得出CF1263最优配方为1.5%淀粉、2%蛋白胨、0.2%牛肉膏、0.3%麦麸、2.0%酵母粉、0.1%KH2PO4和0.2%Mg-SO4.7H2O。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量,以产油微生物深黄被孢霉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产脂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接种量、初始pH值、无机盐离子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了深黄被孢霉摇瓶发酵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1,酵母粉3.0 g.L-1,接种量为20%,pH值为5.0~6.0,硫酸镁(MgSO4.7H2O)0.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2.0 g.L-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为20.62 g.L-1,油脂含量为43.02%,油脂产量为8.87 g.L-1。  相似文献   

3.
正红菇(Russula vinosa)为出发菌株,对其液体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和培养条件(温度、pH值、发酵时间和装液量)对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质量浓度为40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质量浓度为9g/L;添加无机盐组分为KH2PO42g/L和MgSO41g/L;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5.5-6.5,发酵温度为28-3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 g/L和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 g/L。  相似文献   

4.
厚壁轮枝菌对根结线虫虫卵有很强的寄生力,是线虫的生防菌,本文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每12 h对其产孢情况进行跟踪,探讨了不同C、N源,初始pH值,无机盐对其产孢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及发酵终止时间.结果显示,28 ℃下,在160 r·min-1 摇床上,以500 mL三角瓶200 mL的装量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出的最佳复合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20 g·L-1, 黄豆粉20 g·L-1,KH2PO4 0.5 g·L-1 ,MgSO4·7 H2O 0.5 g·L-1.最佳pH值范围5.0~7.0,最适发酵终止时间120~144 h.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来源于危害石榴枝干部和果实部的疮痂病病原菌Dothiorella sp.菌株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的菌丝体在5~4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在pH3~11均可生长,最适酸碱度为pH4,pH6~7时生长较为迅速;在不同碳源中,多糖生长最好,其次为单糖、二糖;在不同氮源中,以牛肉膏和蛋白胨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多糖中萌发最好,其次为单糖、二糖;而在氮源中以硫酸铵萌发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湿度为100%。两菌株问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氮碳源及微量元素对2株桉蝙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乳蛋白及蛋白胨均有显著促进白僵菌生长的作用,无机氮源均有不同程度抑制白僵菌生长的作用,其中(NH4)2SO4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碳源对菌株B-36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葡萄糖具有显著促进菌株B-46生长的作用,甘露、葡萄糖、乳糖均能促进2个菌株产孢,蔗糖、阿拉伯树胶能明显促进B-36产孢,却对B-46产孢具有抑制作用;微量元素Al显著促进2个菌株的生长,而微量元素B具有促进两个菌株产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桦树枯枝病病原茵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茵在8~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在pH值5.8~8.2间均能生长,偏酸环境最佳;不同光照条件和碳源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光照有利于产孢;在无碳源条件下也能生长,以蔗糖为最佳碳源;茵丝体在生长发育时,以蛋白胨为最佳有机氮源,以硝酸钙为最佳无机氮源;在尿素中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个兰花菌根真菌菌株生理学培养特征的试验分析,选择菌株培养的最适pH值、温度、氮源和碳源,优化其培养体系.结果表明,4个菌根真菌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具有差异性,3个菌株在pH为5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而菌株LH94则在pH为7时菌丝生物量最大;3个菌株在25℃下生长最好,而LH5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仅菌株LH52在硝态氮中生长更好,其余均偏好有机氮;所有菌株均适合以可溶性糖尤其是单糖作为培养基氮源.  相似文献   

9.
桦树枯枝病病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在8~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在pH值5.8~8.2间均能生长,偏酸环境最佳;不同光照条件和碳源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光照有利于产孢;在无碳源条件下也能生长,以蔗糖为最佳碳源;菌丝体在生长发育时,以蛋白胨为最佳有机氮源,以硝酸钙为最佳无机氮源;在尿素中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株T9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株T95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苹果树皮煎汁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PD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也较多。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产孢的温度范围是10~3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是2~11,最适pH值为4。在基本培养基上,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木糖为产孢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天门冬素是产孢的最佳氮源;维生素B1和B2对产孢作用较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微量元素是Mg。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PDA膜好于2%琼脂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是2~11,pH值为3~5时萌发率较高;接种后8h开始萌发,时间集中在16~24h内。在25℃时,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最低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11.
山楂扦播苗白绢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白绢病是山楂扦插苗上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pH值2~13范围内,菌丝均能扩展并形成菌核;河北地区该病从6月底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药剂试验表明:50%退菌特、50%克腐特、36%甲醛、70%代森锰锌对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株T-88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也能抑制菌核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A new lanostane-type triterpene with a cyclopentanol partial structure in the side cha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sclerotium of the wood rotting fungusInonotus obliquus along with four known compounds: lanosterol, inotodiol, trametenolic acid, and 3-hydroxy-8,24-dienlanosta-21,23-lactone. The new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to be 21,24-cyclopentalanosta-3,21,25-triol-8-ene by spectroscopic analyses.An outline of this study was presented at the 5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Kyoto  相似文献   

13.
非洲桃花心木苗叶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洲桃花心木苗叶斑病研究初报李云,骆土寿关键词非洲桃花心木苗,叶斑病,咖啡生小核菌,药剂防治非洲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A.Juss.)是著名的热带速生珍贵用材树种和优良的行道及庭园绿化树种。非洲桃花心木苗病害过去有过调查报道,但...  相似文献   

14.
白术白绢病发病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和发病高峰期的取样调查发现:气候、前季作物种类、白术品种、基肥施用、土壤排水条件及土表覆盖措施对白术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的影响大,在高温、降雨多、前季作物为花生、用牛粪作基肥、尖顶窄叶高秆品种、土表覆盖稻草或不覆盖等条件下发生更严重,而白术生育期对此没有影响。绿亨一号和多茵灵在室内条件下对白绢病菌的菌丝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5.49mg/L和8.84mg/L,而井岗霉素为46.77mg/L。绿多混合或绿井混合主要表现出相加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是109.05和102.01。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也表明绿亨一号和多茵灵都显著有效,井岗霉素很差,其药效分别为98.81%、92.48%和26.24%。绿多混合和绿井混合的防效分剐是93.67%和54.04%。  相似文献   

15.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9.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