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动态     
宿迁市警企联手网“电鼠”2003年初,江苏省宿迁市深入开展“打击盗窃破坏农村电力设施及反窃电专项整治行动”,全市上下积极响应,采取警企联手的有效措施,使整个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地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出动警力8100余次,重点整治地区29个,整治收旧站点15个,集中行动24次,签订联防协议33个村。已累计破获刑事案件63起,其中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18起,盗窃电能案件45起,省公安厅督办案件1起,市公安局督办案件1起。摧毁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团伙2个,涉案成员9人,涉案20起;摧毁盗窃电能案件团伙1个,涉…  相似文献   

2.
陈红专 《农电管理》2012,(10):30-31
保护电力设施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建立起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长效机制,是每个供电企业都需考虑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电力已然成为了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地区蕉城、福安、霞浦、古田、周宁等县(市、区),相继发生供电变压器、电线被不法分子拆卸破坏、切割等恶性案件,造成大面积供电中断,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只靠公安机关和供电部门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建立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的长效机制,守护光明?这成为了宁德市地方政府、供电部门、用电企业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农村电网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使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把盗窃电力设施作为快速发财致富的手段,蓄意进行破坏。再加上农村建房、伐树、修路等施工作业中造成损坏电力设施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严重威胁和干扰了电网的安全运行。1电力设施遭盗窃和破坏的原因近年来,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呈现专业化趋势,犯罪手法从"无电作业"发展到"带电作业",犯罪分子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使用专业工具的技能;犯罪分子与收购、加工、冶炼摊点人员相勾结,实行盗窃销赃"一条龙"犯罪,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犯罪分子作  相似文献   

4.
连日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供电公司系统各单位员工纷纷走进社区,向群众散发印有举报电话的“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卡”,鼓励群众积极参加有奖举报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线索的行动。图为精河供电公司散发的“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卡”。  相似文献   

5.
1 电力设施保护,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河南省是我国18个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盗窃和破坏的重点省份之一.以位于河南省最东部的商丘市为例,由于该市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便于不法分子流动、销赃和藏身,因此成为河南省电力设施遭到盗窃和破坏的重灾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常德电网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力破坏。一是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盗窃破坏电力设施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种植树木。三是在保护区内超高超近冒险作业、挖掘取土造成事故频发。四是线下钓鱼、攀爬杆塔、烧荒采石等危险行为屡禁不止。现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举一反三对电网如何防范外力破坏提出一些对策。外力破坏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时有发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常德电网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外力破坏。一是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盗窃破坏电力设施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种植树木。三是在保护区内超高超近冒险作业、挖掘取土造成事故频发。四是线下钓鱼、攀爬杆塔、烧荒采石等危险行为屡禁不止。现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举一反三对电网如何防范外力破坏提出一些对策。外力破坏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时有发  相似文献   

8.
王克勇 《农村电工》2004,12(1):22-22
1难点难点一:农电“两改一同价”后,由于农村电力设施产权通过“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划转到电力部门统一管理,点多面广线长,随着管理范围扩大,带来的安全风险大,管理难度大。难点二: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行政执法权被取消,配套的电力行政执法尚未到位,出现一些算不上刑事案件的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电能的违法行为,一时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导致一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电能的违法行为愈演愈烈,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电力设施产权的延伸,缺少了公安及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仅靠供电部门管理,对…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气化》2007,(2):15-15
据北京电力公司公介绍现全市电网目前已有4000余处安装自动防盗报警器,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较2006年下降近一半,有效遏制了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欧伟 《农电管理》2006,(7):52-52
近年来,安徽庐江县专门供给农村季节性生产用电的电力设施被破坏、盗窃的案件频繁发生,这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把目光瞄准了电力设施,电力设施频频被盗窃和破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有效地遏制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确保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电,成为了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1电力设施破坏触目惊心2006年12月10日,某市供电公司城网抢修班接到95598打来的报修电话,称该市水南街医院附近居民用户停电。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从杆上T接到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电力设施分布于广大农村,农电企业承担着保护电力设施的重大责任。明确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相关法律规定,了解电力设施的特点和法律保护体系,正确区分危害、破坏电力设施违法和犯罪,破坏电力设施与盗窃、毁坏公私财产罪,对于我们作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电管理》2005,(4):48-48
在当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电力设施总是一次次遭到破坏和盗窃,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建房屋、挖矿、爆破、烧窑取土、种植树木等现象也是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电力设施大部分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客观环境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城建、土地、林业部门在进行规划时,忽视了电力线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竹风 《农电管理》2006,(7):53-53
如今,在一些地方,农村季节性供电资产尤其是在建、停用、备用的电力设施被破坏、盗窃的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呈日益猖獗态势,给工农业生产、经济秩序、人民生活及社会治安稳定等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中一些不法分子,把目标集中到电力设施上来,致使农村电力设施和电力物资被盗案件屡有发生,并呈现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农副业生产,给国家和集体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笔者通过案件分析和社会调查,当前,农村盗窃电力设施和电力物资的特点为“四多”。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际工作中,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诸多难题,其中电力设施被盗就是一个令供电企业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九条或者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积极探索,实行社会化运作、民营化管理及奖惩激励机制,形成了电力设施保护长效机制,给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17.
“管理者”、“使用权”三者之间的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盗窃电力设施的现象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石河子垦区仅2002年第一季度就发生电力设施被盗案件1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万元。电力部门虽然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但由于农电线路长、防盗难度大及销赃销路广等原因,收效不大。不仅给电力部门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农场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近闻,湖北石首市南口镇政府下文明确指出:“村(居)委会所辖范围内的电力设施,受村(居)委会保护,如发生被盗和人力破坏,由村(居)委会出…  相似文献   

18.
完好健康的电力设施,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保护电力设施,需政府相关部门、供电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笔者认为,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供电企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广泛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力法律法规,让“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社会共识,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光荣”的意识,自觉同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9.
《农电管理》2004,(8):45-45
2003年全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在公安机关立案的就有3177l起,造成的直接损失3.15亿元,两项数据均接近1998年~2002年5年之和。2004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又比2003年同期上升45.9%。由于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所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电力部门。  相似文献   

20.
卞勇 《农电管理》2005,(12):16-17
近年来,电力设施被盗、遭受外力破坏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害,严重干扰了电力部门正常生产秩序。针对不法分子屡屡破坏农村电力设施的种种犯罪行为,维护电网安全运行,建立、健全农村电力设施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已成为电力企业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