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类茶叶减轻吸烟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种类的茶叶滤嘴减轻吸烟危害的作用,将不同种类的茶叶处理后添加在卷烟滤嘴中制成茶叶滤嘴卷烟,进行感官评吸,筛选出与烟香协调的茶叶;对筛选出的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的常规成分进行检测,最后用GC/MS分析烟气化学成分。与空白对照样对比,不同茶叶滤嘴卷烟对烟碱、焦油均有降低作用,毛尖茶叶滤嘴卷烟总粒相物(TPM)、烟碱和焦油分别降低了14.35%、10.47%和14.66%;对烟气中的促癌、致癌的酚类物质的选择性截留效果比较明显,邻苯酚降低90.4%、2,4-二甲基苯酚降低84.9%;致香及有利醇和烟气的成分增加,糠醛增加207.4%、茄酮增加813.6%、巨豆三烯酮增加370%、柠檬烯增加140.4%。结果表明,茶叶滤棒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符合“中式卷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茶叶对降低吸烟危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绿茶制成茶叶滤嘴与卷烟对接,可以有选择地减少烟气中的自由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检测茶叶滤嘴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醋酸纤维滤嘴卷烟相比,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16.42%~30.48%和12.36%~16.48%。利用气相色谱仪-热能检测器(TEA)分离检测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四种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滤嘴卷烟相比,烤烟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亚硝胺总量分别降低了16.88%、15.12%、26.04%、11.39%、14.61%;混合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分别降低了23.04%、11.62%、17.41%、17.38%、17.41%。利用茶叶滤嘴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卷烟主要辅助材料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和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及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滤嘴通风度,滤棒吸阻次之;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卷烟纸透气度为50 CU,滤棒吸阻为4 500 Pa/支及滤嘴通风度为60 CU为最优方案,并与优化前进行了对比,优化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和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均低于优化前。[结论]研究结果为卷烟减害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5.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细支烟梗签物中烟丝的充分利用,进行了梗签物中烟丝在线回收装置适用范围、回收装置参数优化、不同回收装置回收效果对比等相关测试,对装置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测试牌号而言,梗签物中烟丝在线回收装置的适用范围为:回收前梗签物流量≥70g/min(即卷烟机梗签物剔除量≥0.14kg/万支)的梗签物中烟丝的回收利用;(2)在测试条件下,梗签物中烟丝在线回收装置的梗、丝分离负压应控制在110pa左右时,能够实现烟丝回收率与烟支含签率、回收烟丝整丝率、回收烟丝纯净度等相关指标的均衡;(3)试验回收装置在烟丝回收率、回收烟丝的整丝率、碎丝率、纯净度、含水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在线塔式回收装置和离线风选回收装置;(4)对于测试牌号而言,在卷烟机梗签物剔除量为0.25kg/万支条件下,烟丝平均回收率达到88.70%,梗签物中含丝率由回收前的39.60%降低为4.53%,每年可节约烟丝22800kg以上,降本增效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豆渣的可利用价值,本研究以米曲霉发酵豆渣与未发酵豆渣为试材,对豆渣中的总脂肪和可溶性总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豆渣的总脂肪含量由19.10%降低至18.77%(以干基计),其各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同;可溶性总糖由7.46%增至9.79%;氨基酸态氮由0.04%增至0.266%;小肽含量由1.615%增至5.741%,蛋白酶活力达345Ug/mL。米曲霉发酵豆渣可显著改变其营养和功能性成分,改善其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8.
周瑢  王永华  杨博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8):1609-1621
利用气质联用对沉香燃烟粒相物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并对萃取溶剂、溶剂用量、振荡时间进行优化。最终选定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溶剂用量为30 m L,振荡时间为30 min;对人工沉香和天然沉香燃烟粒相物谱图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23种物质,主要为一些小分子挥发性物质、降解糖、单萜及含甲氧基的化合物,其中有26种物质具有各种香气特征的常用于食品香料的制备,在天然沉香燃烟中,26种具香气的物质所占鉴定物质总量的百分比高于人工沉香。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网式装烟框散叶装烟的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与之相匹配的持续升温烤香烤柔烘烤工艺(T),并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烘烤工艺(CK)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工艺T能显著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294.32%、66.02%和17.89%;显著降低下低等烟、级外烟、光滑烟和僵硬烟的比例,下部叶的下低等烟、级外烟和光滑烟分别降低39.09%、58.98%和54.56%,中部叶的下低等烟降低31.19%,上部叶的下低等烟和僵硬烟分别降低47.02%和87.59%;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更适宜;香气成分含量更高,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5.88%、10.82%和2.92%;评吸质量更好。因此,烤香烤柔工艺(T)能显著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带状复合种植和清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差异,2015年和2016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清种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种玉米相比,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2015年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略小于清种玉米,但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大于清种玉米,有利于玉米籽粒内含物质的积累,而2016年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大于清种玉米;(2)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除叶绿素含量略小外,清种大豆的各光合生理指标均大于带状复合种植;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均大于清种大豆,且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穗粒数、穗重、籽粒重,虽产量较清种略有降低,但总经济效益高于清种;(4)带状复合种植大豆较清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有所降低,且产量明显下降,但总体经济效益高于清种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且对于增加玉米和大豆总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