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为研究‘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贮藏技术的适宜性并确定最佳贮藏温度,分别测定了‘巨峰’葡萄果实、果浆和果梗的冰点。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粒的冰点温度为-1.4℃,果浆的冰点温度为-1.5℃,果梗的冰点温度为-1.4℃。为避免‘巨峰’葡萄在贮存期间发生冻害,综合‘巨峰’葡萄测定出来的果粒、果浆、果梗的冰点温度,最终确定‘巨峰’葡萄的冰点温度为-1.4℃。临界低温高湿贮藏最佳温度的确定,为‘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HP34970A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联用,测定了13种蔬菜活组织的冰点温度,利用PR-101型折光仪测定了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X)和冰点温度(Y)是高度负相关(r=-0.9007),其回归方程为蔬菜组织冰点Y=-0.2419X-0.3358。13种蔬菜活组织均有典型的冰点曲线。  相似文献   

3.
热和钙处理冬枣贮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5℃热水、2%氯化钙溶液、45℃2%氯化钙溶液对冬枣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2%氯化钙溶液、45℃2%氯化钙溶液处理后在(0±1)℃贮藏均可保持冬枣贮藏品质,其中45℃2%氯化钙溶液处理效果最佳,有效地抑制了贮藏期冬枣呼吸跃变,保持了冬枣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显著抑制了冬枣贮藏期腐烂率和转红指数的升高,在(0±1)℃可延长冬枣贮藏期15~20天。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果蔬》2012年第1期《热和钙处理冬枣贮藏试验》(作者李宁等)报道,以“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了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氯化钙2%溶液对冬枣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2%氯化钙溶液处理后在(0±1)。℃贮藏均可保持冬枣贮藏品质,有效地抑制了贮藏期冬枣呼吸跃变,保持了冬枣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大果牛心柿为试材,利用热镀锡膜铜-康铜热电偶测温技术进行冻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柿果的典型冻结曲线具有过冷点、初始冰点、平衡冰点、终止冰点等关键特征点;脱涩与不脱涩处理的柿果冻结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柿果不同部位的过冷点与冰点均呈现皮下<果内<果心的趋势,过冷现象的显著性由皮下组织到果心依次变小;柿果果肉位置的冰点温度从-3.1~-2.4℃,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草莓呼吸旺盛,果皮薄易受伤,难以贮藏。利用近冰点温度贮藏可以明显地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结合小袋包装的气密性,改善了包装内部的气体组成,提高草莓果实周围的相对湿度并减少空气对流,从而抑制了草莓在贮藏过程中糖分、水分的损耗,减少了糖酸比值的下降。保持了一定的感观指标,可使草莓的贮藏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不同因素对采后冬枣转红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温度、光照和水分处理对采后冬枣转红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结合-2℃避光贮藏并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可以廷缓冬枣转红,降低转红指数;外施乙烯利促进转红指数升高。同时还就激素、温度、光照和水分,分析了导致采后冬枣红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引言 冰点,即果实汁液的凝固(结冰)温度(包括果实整体内、果肉组织内和果汁的测定值)是果实的生物物理指标之一。它对于研究果实冻藏、冷藏、冻害和冷害以及果实的冻结过程、贮、运最适温度,果实的耐藏性等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处于一定低温下,果实汁液冻结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见图1)。纵座标为果温。横座标为时间,ABCD……为冻结过程之果温变化曲线。B点温度称过冷点(即过冷却状态),CD间最高温度称为冰点。冰点高低因果实汁液浓度而异,浓度大,冰点低;浓度小,冰点高。曲线形状则因样品、样量和取样方式等而不同。测冰点就是测 C D问的…  相似文献   

9.
1温度管理 1.1冷库的前期管理葡萄预冷时间通常是指葡萄温度达到或接近冰点温度(0~-1℃)所花费的时间。但实际上.在无专门预冷库或冷库库体偏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凤丹白”为试材,利用热电偶测温仪测定萌芽过程中不同部位(老茎、鳞片、幼叶、幼茎、苞叶、萼片、花瓣)组织的过冷点及冰点温度,分析牡丹萌芽过程中不同组织抗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洛阳红”和“凤丹白”在萌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组织的过冷点和冰点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抗冷能力逐渐减弱.“洛阳红”抗冷能力强于“凤丹白”.比较相同时期花器官的过冷能力,7个部位有差异,其中新生幼茎和萼片抗冷性最强.表明牡丹开花前具有抵抗-3~-5℃左右突发低温天气急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冰温贮后果实的货架品质、生理代谢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冰温贮后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并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1-MCP可以有效地诱导机体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并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从而抑制机体的衰老.可见,1-MCP在苹果的冰温保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陕西铜川地区,以花期低温冻害为主的气象灾害多发,而且呈现出推迟现象,严重威胁着果业的正常有序生产和果农的持续稳定增收.为此,参照以往低温冻害防御经验,提出了一些防御技术措施:1)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息及天气变化情况及早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2)科学合理建园,选择适栽的品种,加强果园的土肥水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果榛子冻害调查并计算冻害指数,发现其冻害发生受品种、地势及树龄影响较大。同一园内不同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达维’‘平欧15’‘辽榛3号’‘平欧110’;大果榛子冻害与所处地势的关系,受害由轻到重依次为山下盆地、山下平地、山上背风阳坡、山上背风阴坡、山上迎风坡;榛子冻害与树龄的关系为树龄越大抗寒性越强,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0年生、7年生、4年生。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不同树龄冻害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2009年早雪冻害对陕西猕猴桃树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提出今后防冻和抗冻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对陕西产区4个主产市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猕猴桃树平均受冻株率为31.3%;受冻程度与树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树龄的增大冻害愈轻;实生苗1~3 a树龄冻株率依次为64.0%、28.0%和11.7%,嫁接树龄1~5 a冻害株率依次为58.5%、27.1%、25.5%、10.9%和0.3%;6 a以上树龄的大树几乎无冻害,尤其主茎无冻害;在受冻树龄中,以1 a生的受冻最为严重,嫁接成品树平均冻害株率58.5%,除武功县外其它县区冻害株率均达到60%以上,调查中出现个别幼树园冻害株率几乎达100%,而2~3 a生树龄相对较轻,但2a生树死亡率较高,4 a生以上树龄冻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液态CO_2对香菇速冻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态CO2速冻和缓冻,探讨了在选用不同的筛板、风速和食品层高,以及不同的冻结温度下香菇的流化状态,冻结速率与解冻后冻品汁液流失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选用开孔率为50%,孔径为5mm的筛板,采用3.0m·s-1~3.5m·s-1循环风速对床层高度为6cm的新鲜香菇进行流态化速冻效果最佳。建议采用-60℃以下温度进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贮藏6个月后,解冻时的汁液流失率低于3.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氮速冻及缓冻,探讨了在选用不同的筛板、风速和食品层高,以及不同的冻结温度下青头菌的流化状态、冻结速率及与解冻后冻品汁液流失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选用开孔率为50%、孔径为5mm的筛板,用3.5 m·s^-1循环风速,对床层高度为5 cm的新鲜青头菌进行流态化速冻效果最佳;建议采用-70℃以下温度进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冻藏6个月,解冻后的汁液流失率低于2.3%。  相似文献   

17.
毛豆是一种带荚的菜 用大豆,是大豆属的一种,俗称白毛豆,因其鲜豆荚壳上长满白色毛而得名。日本人称为毛枝豆。鲜毛豆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清香,口感好,属于一种高档豆类蔬菜品种,在日本市场卖价比一般鲜豆类蔬菜为高,日本人喜欢食用,每年消费量近10万吨,为餐馆、酒家必不可少的酒菜。我国生产的速冻鲜毛豆90%以上销往日本,福建是对日出口速冻毛豆的主要地区,年出口量最高达2万吨以上。我国已成为日本进口速冻蔬菜主要品种来源。 现将鲜毛豆速冻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挑选与处理 (一)、原料挑选 原料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耐寒性鉴定指标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筛选不同耐寒性马铃薯材料,采用电导率法和田间自然霜冻法进行鉴定,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03 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和霜冻表型分级鉴定结合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能够有效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寒性。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21份不耐寒材料和16 份较耐寒材料,为耐寒马铃薯资源定向收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