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苹果新梢前期生长过程中,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离种种过氧化物酶。结果表明,二条电泳迁移较慢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的表达与梢尖的减缓或停止生长和叶片的衰老有关,在迅速生长的梢尖和最幼的未展开的幼叶内这两条酶带不表达。在整个测定期间,新梢的茎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保持不变。试材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同型的苹果栽培品种金冠和国光。  相似文献   

2.
运用60Coγ射线辐照东方百合离体不定芽,对不定芽不同生长时期组织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后POD同工酶酶带数和酶带颜色与对照比较都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时期6.0、8.0Gy处理的POD同工酶均出现了一条低分子量酶带,对同工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高剂量处理(≥4.0 Gy)与对照的相似性较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嫁接对茄子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栽培种Solanum meolngena L.中的竹丝茄嫁接于野生牛茄子(Solanum surattense Burm.f)上,于幼苗期、结果后期取顶部茎叶和根,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幼苗期,嫁接苗与接穗苗植株茎叶的POD均有4条酶带,但强弱和相对电泳迁移率(R_1)略有差异;在根部则嫁接苗与砧木苗的酶带相同,而与接穗苗有差异.结果后期,嫁接植株茎叶的POD同工酶发生变化,有5条酶带,比接穗苗增加1条,酶带的强弱和R_1也发生了变化;嫁接苗根的POD酶带谱与砧木苗相同,仍为7条酶带,但酶带的强弱及R_1有差异.由此可见,嫁接植株POD同工酶的变化是接穗和砧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酶谱的变化可能是茄子嫁接植株抗病性增强在生理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北马兜铃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红  孙睿  张丽敏  张卫东  王振 《北方园艺》2012,(18):128-130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北马兜铃进行快速繁殖,建立北马兜铃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叶片,在MS+IBA 0.4mg/L+6-BA 2.0mg/L+KT0.5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较好;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IBA0.4mg/L+6-BA 2.0mg/L+KT 0.5mg/L;诱导试管苗生根的佳培养基为MS+IBA 0.4mg/L+NAA 0.2mg/L+6-BA 2.0mg/L+KT 0.5mg/L。  相似文献   

5.
马丽  王玉海  明东风 《北方园艺》2012,(19):124-1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9份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19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酶活性均有差异;19个石榴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呈现12条酶带,其中1条酶带为所有种质共有的酶带;Rf为0.216的谱带为大青皮酸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113的酶带为大马牙甜石榴的特征谱带。POD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在阈值0.60处将19个品种分为5类,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西瓜杂种及其亲本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西瓜的10个杂种及其16个亲本为试材分析了干种子、发芽期、子叶期的根及子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西瓜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尽相同。发芽期及子叶期POD同工酶和子叶期EST同工酶存在着杂种与亲本差异,杂种酶谱表现为父本相同、母本相同、双亲相同、出现“杂种酶”带及缺少双亲某些酶带五种类型。其中POD同工酶与其父本相同和EST同工酶与其母本或父本相同的杂种多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同工酶酶谱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水菜属于芸薹种,可将水菜作为亚种,京水菜和壬生菜作为水菜亚种下的变种处理.PPO同工酶用于芸薹属种间的分类鉴定优于POD同工酶.叶PPO同工酶E'4为水菜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8.
五种鬼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五种野生鬼伞 (Coprinus)真菌进行了过氧化物酶 (POD)和酯酶(EST)的同工酶分析 ,结果表明 :五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清晰 ,且分别有一条共同的酶带 ,可能是鬼伞属的POD和EST同工酶特征酶带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均表明 ,家园鬼伞 (C .domesticus)和瓦鳞鬼伞 (C .clavatus)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之间既有共同的特征 ,又各自有本物种的特有特征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可以作为鬼伞属种类鉴定、亲缘关系比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掌叶木种子为试材,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掌叶木去除种皮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叶木种子萌发初期(0~2d),种子吸水打破休眠而合成少数POD、SOD同工酶;萌发中期(3~5d),种子开始萌动,胚根逐渐伸长,SOD和POD 2类同工酶均有新酶带合成,2类酶的种类、含量迅速增加,标志着种子开始萌发;萌发后期(6~9d),胚根继续伸长,子叶逐渐展开,胚芽开始生长,SOD、POD 2类同工酶酶含量有所减弱,但各同工酶的种类不减,仍有新酶合成。不同萌发时期同工酶的变化可作为掌叶木种子萌发各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以二倍体薄皮甜瓜品种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试材,对不同倍性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品质及叶片EST、POD、SOD同工酶谱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倍性薄皮甜瓜果实成熟时期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可溶性糖、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有同样趋势,为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同样趋势,为三倍体>四倍体>二倍体;叶片中,二倍体和三倍体EST谱带均比同源四倍体多2条;而POD和SOD在谱带条数上没有差异,只是多倍体谱带亮度较二倍体强,表明其表达量较高,说明它们的酶种类相似但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1.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短暂高温对百合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百合栽培品种‘White Heaven'和‘Tiber’为材料,研究了短暂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同时对SOD、POD同工酶电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7℃和42℃短暂高温胁迫对两品种形态、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没有明显影响,47℃处理下‘Tiber’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明显提高。高温胁迫提高了两品种SOD、POD、CAT活性。高温胁迫下两品种SOD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White Heaven'存在5条POD同工酶带,‘Tiber’存在2条,高温胁迫后‘White Heaven’POD同工酶表达量高于‘Tiber’。以上结果说明:百合植株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一定的高温胁迫(37℃、42℃),不同品种SOD、POD、CAT活性对高温响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3.
柚果实采后枯水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垫江白柚果实采后在自然通风库贮放60天时果皮POD出现活性高峰,之后下降,且处于较低水平,同时MDA含量及累积速率较快;果实枯水也在60天时开始出现,之后枯水程度逐渐加重。经冷激处理后果皮POD活性在贮藏中后期保持较高水平,果皮及果肉中MDA含量及累积速度较缓,果实枯水现象得到延缓。长寿沙田柚果皮POD活性远高于垫江白柚,均活性为垫江白柚2倍,其果皮及果肉中MDA含量低且累积速率慢,果实在贮期内未出现枯水现象。POD同工酶谱显现沙田柚在慢区具特有的1、4酶带,而垫江白柚在慢区及快区各具一条明显酶带,冷激没有改变原有酶谱,只是谱带强弱受到调节。  相似文献   

14.
番茄/番茄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善发 《园艺学报》2000,27(5):340-344
分析番茄 /番茄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发现嫁接接合部酶谱和活性变化与创伤处理及对照不同。嫁接及创伤处理均可诱导同工酶产生 ,但接合部同工酶的产生往往早于创伤部位 ,有的酶带的消失情况也与创伤不同。嫁接及创伤处理前 6d ,酶活性逐渐增加 ,变化类似 ,均明显高于对照 ,随后接合部酶活性逐渐高于创伤处理 ,第 15天 ,酶活性下降且低于伤口。可见嫁接体发育过程中 ,过氧化物酶的重要作用不仅局限于伤口的愈合。对嫁接体发育和伤口愈合的关系及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Eru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红菜薹保持系俞优以及二者杂交获得的红菜薹早代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POD同工酶分析得出:三者在植株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花器官性状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三者的POD同工酶分析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差异,花和花蕾则是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生化差异最大的器官,叶片和薹次之、叶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金花梨变异单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花梨及其18个变异单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金花梨及其变异单系间的差异可能是受基因型决定的,非环境所致。酶谱差异主要表现在酶带数量和酶活性两个方面。供试单系4条特征酶带基本相同,仅个别变异单系增加或减少1-2条弱带。酶带数量和酶活性与其抗病性、抗寒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给笋子芥育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对18份笋子芥种质资源肉质茎产量与10个农艺经济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笋子芥种质资源具较大遗传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76%~40%;肉质茎产量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开展度、肉质茎横径、茎/叶、最大叶叶长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基本上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肉质茎横径、开展度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936、0.933、0.865、0.858。叶鲜质量对肉质茎产量的直接效应(0.43)和总效应(0.936)均最大,是影响肉质茎产量最重要的性状,各性状对肉质茎产量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叶鲜质量>茎/叶>肉质茎横径>肉质茎纵径>营养生长期>茎形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开展度>最大叶叶宽。综上所述,笋子芥丰产性育种应在增大叶鲜质量的基础上,选择茎/叶较高、肉质茎横和纵径较大以及营养生长期较长的品种,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蝴蝶兰外植体褐变发生与总酚含量、PPO、POD和PAL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许传俊  李玲 《园艺学报》2006,33(3):671-674
 蝴蝶兰外植体在褐变发生前期PPO和POD活力皆升高, 褐变发生后酶活力下降。同工酶谱分析发现, 培养0 d的蝴蝶兰外植体PPO没有酶带出现, 而POD有1条弱带。离体培养2 d POD出现3条酶带, 第4天有新酶带Ⅰ发生, 随后消失, 其余3条带, 随培养天数的延长, 酶带活性渐弱。PPO同工酶谱在培养2 d出现3条酶带, 迁移率为0128的酶带Ⅲ在培养4 d活性较强, 随后3条酶带减弱。总酚含量和PAL活力随外植体褐变增强而逐渐增加, 两者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金乡紫皮蒜为材料,采用设施水培研究硫对大蒜生长发育、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O~2.25 mmol/L硫浓度范围内,硫对大蒜的株高、叶长、叶面积和假茎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过这一范围则产生抑制作用.当营养液硫处理浓度为2.25 mmol/L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营养液硫处理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20.
 选取6份黄瓜品种和2份近缘种(非洲角和酸黄瓜) 进行了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 2份 近缘野生种高抗南方根结线虫病, 6份黄瓜品种为感病类型。接种前后根系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变化与其病情指数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r = 0.8278*) 、极显著负相关( r = - 0.9679** ) 和显著负相关( r = - 0.8499*) 。POD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 抗病材料酸黄瓜较未接种对照增加了3 条酶带(相对迁移率Rf = 0.126, 0.188,0.944) , 而感病材料北京截头只增加了1条弱带(Rf = 0.396) 。SOD、POD及PAL活性水平可作为甜瓜属作物抗根结线虫病鉴定的生化指标及常规抗性鉴定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