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再也不用一丘田一丘田的自己动手了,省去劳力不说,每亩田喷药还能节省40元,这样的好事到哪碰得到咯……”5月30日,湖南省邵阳县蔡桥乡富林村133.33hm^2早稻在县农业局新农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中心的料理下,不到3天时间便完成了全部喷洒任务。  相似文献   

2.
毁田当受罚     
编辑同志: 我组组长未经过任何审批手续,私自在自家新宅基地门前填毁水利设施完整的耕地做禾坪(即晒坪).去年村委几位干部叫他把泥土运走,他仗着区区组长之权,目无法纪,不但不听,反而越填越宽,事后也无人管他.请问:我组组长这样毁田合法吗?他违反了<土地管理法>中的哪一条?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04,(11):64-64
我是贵州省平塘县农民,现来信向编辑部请教以下事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哪一级?村民小组是否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征收后的补偿费应该归哪一级所有?理由是什么?乡镇一级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土地补偿费是否有监督管理权利?如果要办理公益事业是否可使用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问:我是东安县水岑乡冷山村8组村民文先忠,我看了《湖南农业》"三农普法"栏目上《农村土地调整谁说了算》一文,使我想起我家与同组村民文清弟互换的那丘田,现在能不能要回,特写信咨询。事情是这样的,1996年,我刚结婚,家里的责任田全部在我父亲名下,并由我父亲耕种。这一年我父亲与我村同组村民文清弟互换一丘责任田,并与她写了合同,合同上写了责任田互换永远不变,当时只有我父亲与文清弟和组长在场,写下合同并签名盖章,没有做任何土地承包经营权备案和变更登记。2008年时,我家原来的那丘责任田还登记在我家那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现在我父亲70多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05,(2):68-68
<正>编辑同志:我原是外省非农户口,1998年嫁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村,由于当时户口未迁入,所以在二轮土地承包时未分到田。现在我户口已迁入,且村里有近40亩原来承包给外地人和本村人的土地要收回,我向村里提出承包土地请求,但村里以"生不添、死不减"回绝了我。请问我有资格分田吗?平武县 曾会容  相似文献   

6.
正周末到菜市场,到处都是卖椿芽的摊儿。商贩兴致勃勃递给我说:"买一把吧,正宗乡下香椿!"看着鲜嫩肥硕的椿芽,红的梗,红的叶,小小巧巧扎成一束,煞是喜人,不禁勾起了我对故乡香椿的记忆来。在老家,香椿树很常见。田沟、地边、院落、墙角,都是它的存身之处,所以在老家的房前屋后,都能看到大大小小低低矮矮的香椿树,不择地势,不择光照,就那样自顾自地生长着,虽然普通,可家乡人又离不了,因为它与家乡人的生  相似文献   

7.
杨旺彬  罗华艳  钟韬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46-10848
在新形势下,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的重要途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的选取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探讨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取新思路,为同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除夕夜     
焦自宣 《中国农资》2019,(6):F0003-F0003
以前,在我的老家除夕夜没有什么娱乐节目,除了喝酒打牌就只剩夜谈。当夜色降临,人们吃完了饺子,准会不约而同地聚在街口。老家没有暖气,所以冬天显得格外冷。好在村子里面不缺取暖的东西,随便掬一堆秸秆,抱两根朽木,找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搭起来,点着了,寒气便不敢近身了。  相似文献   

9.
我老家在重庆长寿,前不久看见广东的报纸上一条消息,说可以从稻壳中成功提取纳米SiO2(二氧化硅)。纳米SiO2究竟是什么,能简单  相似文献   

10.
黄江  包广静  林丽 《农学学报》2014,4(10):62-68
为了研究云南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对策,本研究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山地空间差异,从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2个层面分析低丘缓坡资源利用的空间差异,从垂直空间差异来看,云南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主要体现出不同海拔分布极不均匀、不同海拔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等气候资源差异显著等特点,从水平空间差异来看,体现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开发成本差异明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显著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空间差异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政策,对云南低丘缓坡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泸县低丘缓坡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特征以及景观生态质量,为山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泸县为例,首先界定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范围,然后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以及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分析泸县低丘缓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并在景观格局分析基础上,从景观受胁度、景观稳定性、景观生产力3个方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泸县低丘缓坡区景观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提取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面积共计33 171.07hm2。2耕地和林地是泸县低丘缓坡区主要的景观类型,其中耕地占优势,且斑块形状最复杂;3根据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质量综合值,将研究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等质量区、中等质量区和低等质量区,并结合各区社会经济、景观格局等特点提出了相应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对策。【结论】在未来山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景观生态质量现状,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数天前,曾跟一位关系非常好的长辈唠家常。这位长辈在某省一个事业单位任职党委书记。他知道我近几年一直关注中国的土地问题,所以向我咨询。 据书记讲,他生在农村,弟弟跟他一样,离开老家到城市工作定居下来。双亲在世时,他们兄弟还经常回家看看。前几年,父母相继去世,他们就很少再回农村老家了,家里只剩下几亩承包地和一座盖在宅基地上的宅子。  相似文献   

13.
离婚的理由     
我和桑桑结婚五年了:周围的人都羡慕我们的情深意浓,我常常说:“桑桑哪像是我的老婆呀?倒像个情人——给我的感觉永远都是新鲜的。”我的同事和哥们儿谈起桑桑,也总是要吹捧几句,罗列出桑桑的一大堆优点,每当这时,我就感觉自己是最幸运的男人。 五年来,我们的感情很好,桑桑一直叫我哥,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理由。记得去年冬天,单位派我和桑桑一起参加电脑培训,一天下来,与同来的人已经非常熟悉了。吃晚饭的时候,桑桑在餐桌上冲我喊:  相似文献   

14.
董其中 《农业考古》2006,(5):168-168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譬如说井冈山下我的老家,从乡政府到老家20里的路上,就有两个不一般的小屋,当时把它叫茶亭,说是茶亭,并无一般茶亭有顶无墙的造型特点,而是有顶有墙的极其简单孤立和能挡风遮雨的小屋。一个在田野,一个在山间,为什么要在这荒远偏僻之地建这茶亭呢?当乌云密布、骤雨袭来时,或“锄禾日当午”时,行走在田野山间的人(有时还挑着担子),或在附近劳作的农民,便可在茶亭避雨、歇脚、乘凉、用餐。茶亭虽小,却大大方便了群众,立此茶亭是一善事。一个茶亭就在离我老家不到一公里的山包上,20世纪90年代茶亭周围建起了新村,茶亭已被一…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河     
<正>故乡的河,是我的摇篮,是我的童年,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河。在村落与田野间,一条条婉转曲折的河流,相依相牵。清澈的河水,流过小村,流经田野,又流向远方。我的老家在一个叫无为的地方,据说三国时曹操行兵至此,那时河湖交  相似文献   

16.
<正>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有一位叫刘芳的人,她承包了20多公顷土地,不种粮食、不种菜,也不种什么瓜果梨桃……,每到夏季的时候,这里更是杂草丛生。就是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每年却能给刘芳带来四五百万元的收入。这片土地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刘芳又是如何让它生金的呢?山东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芳向我们介绍说:"在我身后,就是我们承包的20多公顷土地,在这看着平常的土地里,藏着我们非常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叶雪松 《新农业》2013,(16):52-53
东北人管邻居叫界壁子,听起来真让人感到亲切。回想起我们老家的界壁子,有些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在这里,我就讲一讲我们家和界壁子四伯家之间的事儿。海城大地震那一年,我五岁。别看我年龄小,可我已经懂事了。看着天边闪烁着蓝色的地光,别的孩子吓得躲在母亲的怀里大气都不  相似文献   

18.
想起老榆树     
老家的榆树,在梦境中向我招展,让我忆起那段镂刻铭心的岁月。 我的老家蜗居在沂蒙山区四面环山的山沟沟里。听我爷爷说,在他小的时候,有一年滴雨未见,柳树、杨树等耐不住干渴的煎熬,一棵棵相继死去。只有榆树,在山头田边或宅前屋后倔犟地扎根,顽强地生长。因此,老辈人流传下来一句谚语,叫“旱不死的榆树,涝不死的柳”。 一场春雨洒过,杨柳拂堤,桃李争艳。待群芳舞尽,进入农历的四月,榆树突然爆出一簇簇繁花来,那淡绿色圆点似的花瓣,只是密密麻麻地包裹着枝条,就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丘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典型调查,充分揭示了该地区有关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在深丘地区具有普遍性,它为深丘地区制订农林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实施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破解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土地瓶颈,缓解供需矛盾,除了对平原上的土地集约利用外,进行山地、丘陵等建设用地的开发,合理地向低丘缓坡要发展空间已成为我国新城镇空间扩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柳河县的低丘缓坡建设条件,制定了"铲平山体,增加用地,表土剥离,平整回填"的实施方案,走出了一条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