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学林 《饲料博览》1997,9(5):43-43
磷元素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钙和磷是常用的矿物质元素,在畜禽体内含量最多,钙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孵化起了很大作用,而磷也是骨骼和蛋壳的主要成分,蛋黄、体组织及脏器中分布较多。磷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钙的利用、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中起到调节的作用。饲料中...  相似文献   

2.
家禽需要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动物体内约80%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大部分构成软组织成分,小部分存在于体液中。磷除和钙构成骨骼和牙齿外,这部分磷主要以磷酸根形式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如: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高能含磷化合物,供机体生命活动利用;磷和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许多辅酶(Ⅰ、Ⅱ)合成有关。此外,还参与糖代谢。饲料中磷含量不足时,会导致畜禽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效率降低,瘦肉率下降、骨骼发育受阻。由此可  相似文献   

3.
当如果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即使钙磷供给充足,也会导致畜禽钙磷缺乏症的发生。一般畜禽饲料中的钙磷比以1-1.5:1为宜,产蛋鸡饲料中的钙磷比以4-6:1为宜。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重要酶制剂。它对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减轻高磷粪便对环境水域的磷污染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工业化生产方法,讨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钙、磷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磷为畜禽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无机盐物质,在畜禽机体,肉、蛋、奶等产品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对家畜家禽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代谢等具有重要的功能。任何一种供给不足,都会使体质衰弱,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和繁殖率下降,肉、蛋、奶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冀贞阳 《新农业》2008,(2):40-40
钙和磷是对家禽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的矿物元素,但必须成一定比例才能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饲料钙磷比(质量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磷表观消化率、体成分、骨组织无机物含量、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方法】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氯化钙为钙源,分别配制等磷(总磷为9~10 g/kg)、等氮、等能、钙磷比理论值分别为2∶1,1.5∶1,1∶1,1∶1.5,1∶2和1∶3(实测值分别为1.8∶1,1.3∶1,1∶1.1,1∶1.5,1∶2.5和1∶2.9)的6组纯化饲料,用之饲养吉富罗非鱼(初始体质量为(46.03±2.14) g/尾)8周,每组设3个重复,测定其体质量增加率、饲料系数、磷表观消化率、体成分、骨组织无机物含量、血清生化指标等。用折线模型分别对供试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全鱼磷含量、脊椎骨磷含量和血清磷含量与饲料钙磷比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确定饲料中钙磷比的适宜水平。【结果】钙磷比为1∶1.1~1∶2.9的试验组鱼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钙磷比1.8∶1组(P<0.05);钙磷比1∶2.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8∶1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钙磷比1∶2.5组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8∶1组、1.3∶1组和1∶2.9组(P<0.05),但与1∶1.1组和1∶1.5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钙磷比对吉富罗非鱼的脏体比、肝体比、肥满度及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钙磷比的下降(钙水平的降低),全鱼和脊椎骨的钙、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而全鱼和脊椎骨的粗灰分含量及Ca/P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磷含量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呈升高的趋势(P<0.05),饲料钙磷比对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均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要获得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全鱼磷含量、脊椎骨磷含量和血清磷含量,其饲料中最适钙磷比分别应为1∶1.5,1∶1.1,1∶1.1和1∶2.4,据此建议在饲料总磷水平为9~10 g/kg时,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钙磷比的适宜水平为1∶1.1~1∶1.5。  相似文献   

8.
植物性猪饲料中磷的营养质量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是动物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元素之一,其需要量仅次于钙,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占总磷85%~88%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与钙一起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硬度,其余则在细胞外液和细胞中分布,参与构成活细胞的结构;参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在能量储存、释放和转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最优繁殖性能和最大生长效率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常见植物性猪饲料中磷的存在和质量植物性饲料是猪的主要饲料,其中的磷是动物所需磷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无机磷和有机磷…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实用技术在农村的逐渐推广普及,养殖户购买使用经济适用浓缩饲料的热潮不断高涨,有效地促进了畜禽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然而,有的养殖户盲目购买和使用浓缩饲料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为此,现将畜禽浓缩饲料应用技术介绍如下。1应用浓缩饲料的优点浓缩饲料由动植物蛋白、钙、磷、食盐和添加剂预混料组成,用户只需按比例加入一些能量饲料和玉米、糠麸等原料即可配制成全价饲料。实践证明,使用浓缩饲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较好地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农户饲养禽畜的经济效益。1.1…  相似文献   

10.
玉米饲料中的磷多数以植酸磷的形式出现,难以被单胃动物吸收,通过研究提高玉米饲料中磷利用率的方法,指出添加植酸酶或种植低植酸品种,可有效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不定期随机抽取某场食蟹猴饲料送检,测定粒料中水、粗蛋白、钙、磷四种成分的含量。对所得数据,与饲养标准比较,另一方面进行统计处理,算出蛋白质、钙、磷三种成分的置信水平及置信区间,以估计该饲料的稳定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参考性饲料配方和质量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饲料磷含量对黄颡鱼生长和磷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制备磷含量分别为0.28%,0.46%,0.67%,0.89%,1.13%,1.38%和1.57%的7种精制试验饲料,用其饲养黄颡鱼(体质量(8.75±0.72)g/尾)8周,试验结束后取样,测定生长、饲料利用、钙磷代谢、肌肉营养成分和脊椎骨钙磷沉积等指标。【结果】饲料磷含量为0.67%组的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0.46%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饲料磷含量为0.67%和0.89%时,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饲料磷含量为0.67%时,饲料蛋白质生产率显著高于除0.89%组以外的其他各组(P0.05)。血清降钙素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P0.05),在1.13%组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除0.89%和1.38%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随饲料磷含量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13%组时降到最低。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磷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而肌肉粗灰分含量则随饲料磷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在磷含量为1.13%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0.28%,0.46%和0.67%各组(P0.05)。在磷含量为0.89%时,肌肉粗灰分含量与除0.28%组外的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脊椎骨磷含量随饲料磷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磷含量为1.13%时,脊椎骨磷含量最大,与除0.28%,0.46%和0.89%各组外的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脊椎骨钙含量随饲料磷含量的升高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磷含量为0.89%时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0.28%组(P0.05)。脊椎骨钙磷比在0.89%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1.38%和1.57%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黄颡鱼最适生长、饲料利用和磷代谢的适宜饲料有效磷含量为0.46%~1.13%。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佐治亚州的科学家经研究证明,在家禽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蛋氨酸,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抑制各种毒素(如黄曲霉素等)的生长,对家禽具有防病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长期饲喂含有蛋氨酸添加剂的饲料,家禽的患病感染率只有8%左右;而饲喂不含蛋氨酸饲料的对照组,家禽的患病感染率高达86%。饲料中加蛋氨酸能防禽病@李小荣  相似文献   

14.
选用500只72周龄豫州褐壳蛋鸡,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每组设2个重复。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通过降低饲料中有效磷水平,添加不同比例植酸酶的方法进行饲喂试验。  相似文献   

15.
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养鱼效益的重要途径.而降低养鱼饲料成本.则又是重要的突破口。利用鸡粪喂鱼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通常在人粪尿及家畜、家禽的粪便中,都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多种成分.其营养元素比较全面.尤其是家禽的粪便.其饲料的利用率仅在80%左右.还有20%的饲料可以再利用.因而用鸡粪喂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刘希召 《当代农业》2009,(23):44-45
一、饲料中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 饲料中缺钙或磷含量过高均会使钙磷比例失调.而影响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和蛋壳的形成。骨骼中针状钙形成不足,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是降解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的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磷及其它矿物质的利用率,减小饲料体积,降低环境污染。目前植酸梅在猪、鸡饲料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主要阐述影响植酸磷利用的因素,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添加的剂量,植酸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植酸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 1 猪浓缩饲料的配制 猪浓缩饲料的配制因其体重、生长阶段、生产性能不同,导致其浓缩饲料配方不一致。现以20~60kg生长肥猪为例,介绍浓缩饲料的设计与配制。步骤如下: 1.1 查20~60kg猪饲养标准:知消化能为3.10兆卡/kg,粗蛋白16.0%、钙0.60%、磷0.50%、赖氨酸0.75%、蛋氨酸+胱氨酸0.38%、食盐0.2%。  相似文献   

19.
中国饲料磷推荐水平及磷酸盐应用现状和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磷是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动物生产中磷利用效率通常较低,大量未被利用的磷随粪尿排出体外,使得环境中磷不断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饲料磷水平、磷酸盐的添加量与磷利用效率及粪尿磷排放量密切相关。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饲料磷水平及磷酸盐应用现状,为合理利用饲料磷资源和降低粪尿磷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中国与美国常见畜禽饲养标准,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推荐的总磷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差异;通过对饲料企业调研和饲料样品测定,分析不同饲料中采用的磷酸盐种类、添加量和磷的含量。【结果】与中国饲养标准相比,美国的猪饲养标准未列出非植酸磷的需要量,而是以总磷及标准、表观总肠道可消化磷来表示;美国的蛋鸡、肉仔鸡和肉鸭饲养标准均未列出总磷需要量;中国的奶牛饲养标准后备期、泌乳期和干奶妊娠期牛的磷需要量分别比美国饲养标准高31%、74%和26%;中国产蛋鸡、肉仔鸡饲养后期和肉鸭的饲养标准中非植酸磷需要量(分别为0.32%、0.35%-0.40%、0.35%-0.42%)均高于美国饲养标准(分别为0.25%、0.30%-0.35%、0.30%-0.40%)。中国畜禽饲料中所用的磷酸盐主要为磷酸氢钙,其次是磷酸一二钙和磷酸二氢钙;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饲料中磷酸盐添加量、总磷含量及非植酸磷含量差异很大;当前饲料中磷酸钙盐的添加量低于2006年的添加量(分别为8.8 和12.0 kg·t-1);企业标准中饲料总磷需要量与实际测定值、中国饲养标准推荐值及2006年调研值基本相同,但是产蛋鸡、小猪和大猪饲料的企业标准推荐的非植酸磷需要量均高于中国和美国饲养标准推荐值。【结论】中国饲养标准推荐的奶牛、产蛋鸡、肉仔鸡后期和肉鸭的磷需要量高于美国饲养标准,饲料中磷酸盐的添加量较10年前降低了3.2 kg·t-1,企业标准的产蛋鸡、小猪和大猪饲料中非植酸磷需要量高于中国和美国饲养标准。建议根据中国畜禽品种和饲料特点,开展磷需要量相关研究,修改畜禽磷需要量推荐标准,同时采用低磷日粮、高利用率磷酸钙盐和添加植酸酶等综合调控措施来提高饲料磷的利用效率,降低粪尿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粗蛋白质、磷、钙都是评估饲料质量时必测的常规营养指标。本研究是控制温度在410~430℃的条件下,往盛有浓硫酸的饲料样品中滴加双氧水的方法,使测定粗蛋白质、磷、钙的预处理部分融为一体,从而大大缩短各自含量的测定时间,其测定结果与国标的干法消化吻合。通过实测证实,采用双氧水的湿法消化,不可使粗蛋白质的测定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减少到0.5小时、磷和钙的测定时间由原来的5~12小时缩短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