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黄颂禹  徐志康 《植物保护学报》1988,15(4):260-260,282
婆婆纳是我区麦田主要杂草之一,据近年调查,我县麦田此草每平方尺10—15株,多的达30株以上。春季麦子返青后,在麦行中的覆盖度为30—80%;1985年三麦返青后调查,婆婆纳与元麦地上都鲜重比为1∶1.62。1983年以来,作者等开展了有关调查与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睫毛婆婆纳     
睫毛婆婆纳(Veronica hederaefoliaL inn.)又名常春藤叶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睫毛婆婆纳原产欧洲、西亚和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当地极为重要的麦田杂草。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江苏南京和浙江定海有分布。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外来杂草睫毛婆婆纳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在我国的分布、可能扩散的区域、经济和生态影响、起源、引入路经、入侵途径、生境类型、营养和环境条件、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麦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江汉平原麦棉套作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杂草有14科2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7%,阔叶杂草占69%,莎草科占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麦田杂草依次有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半夏、通泉草、狗牙根、卷耳等7种,其中猪殃殃、婆婆纳两种双子叶杂草的相对多度达50和40,为当地麦田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是我市东部地区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其发生面积占该地区麦田面积的80%以上,危害面积约占15~20%,严重危害面积占5~10%。严重危害田块麦子产量损失2成以上。受害田麦苗发黄矮小,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降低,由于婆婆纳的出草期较长,且耐药程度较强,过去曾大面积推广应用绿麦隆加杀草丹配方,对婆婆纳的初始防效虽可达70%左右,但到返青期后就基本看不出效果了。因此,寻找新的药剂和配方是生产上的急需。1987年我们引进了陶氏公司的使它隆,进行了防除麦田婆婆纳的试验,1988、1989两年进行了较大面积(1000亩)的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汇总于下:  相似文献   

5.
婆婆纳是我县麦田的恶性杂草,为了摸清其生物学特性,消长规律和化学防除技术、四年来,我们开展了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现初报如下: 四年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县婆婆纳主要有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婆婆纳(Veronica didvma Tenore)、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 L.)三种,前者占38.1~40.3%,中者占50  相似文献   

6.
我场丘陵山区麦田,近年来阔叶杂草发生严重。经调查,麦田阔叶杂草有猪殃殃、大巢菜、婆婆纳、播娘蒿、繁缕、泥糊菜等29种,分属16个科,其中以猪殃殃发生量最大,占麦旧阔叶杂草的83.3%,大巢菜占4.3%,婆婆纳占2.8%,其他阔叶杂草占9.6%。根据试验,百甲合剂、苯甲合剂、苯百合剂、2甲4氯等对麦田猪殃殃、大巢菜等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因对气候、作物生育期要求严格,稍有不当,易造成药害或防效较差。为探索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新药种,1990年3月,采用20%使它隆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波斯婆婆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又名阿拉伯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波斯婆婆纳原产欧洲和亚洲西部国家至伊朗一带,是夏熟作物田的恶性杂草。本文在调查研究及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外来杂草波斯婆婆纳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在我国的分布、可能扩散的区域、经济和生态影响、入侵途径、生境类型、营养和环境条件、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婆婆纳是我县麦田中的一种恶性杂草,主要分布在棉、旱粮地区,平均密度每平方尺5.49株,为害严重的田块,每平方尺高达39株。婆婆纳与麦子争肥、争水、争光,人工难以拔除。近年来,由于实行家庭联严承包责任制,统一轮作换茬难以进行,使得麦田婆婆纳为害损失更加突出。为探索婆婆纳的有效防除方法,本站进行了绿麦隆与杀草丹混用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低量化学除草剂对菌株QZ-97a侵染波斯婆婆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青  强胜 《植物保护学报》2002,29(4):361-365
为探索提高真菌除草剂防效的途径,研究了胶孢炭疽菌菌株QZ-97a与低剂量化学除草剂混用的互作效果。结果表明,菌株QZ-97a孢子悬浮液与低剂量的化学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Fluroxypyr,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可显著提高对波斯婆婆纳的防效。1.0×10~8个孢子/ml的菌株QZ-97a孢子悬浮液与常规剂量1/10的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可在波斯婆婆纳危害时的田间条件下经保湿24~72h后使子叶期波斯婆婆纳死亡。可见,该菌与常用的防除波斯婆婆纳的化学除草剂配合性好,具有被开发为防除波斯婆婆纳的真菌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吴翠霞  张勇  殷复伟  周超  马冲 《植物保护》2022,48(2):278-282
针对我国黄淮海冬麦部分区域恶性杂草阿拉伯婆婆纳,开展了田间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施药时期防效的差异.结果表明,防除阿拉伯婆婆纳,越冬前施用除草剂的防效优于返青期施药,可选择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7.00 g/hm2,或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1 260.00 g/hm2,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6.0...  相似文献   

11.
仙桃市小麦田杂草多达24科42种,禾本科中早熟禾、野燕麦、罔草,其它科中猪殃殃、繁缕、婆婆纳、老鹳草等杂草为我市小麦田优势种群。旱地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有婆婆纳、猪殃殃、野燕麦、繁缕、早熟禾,稻茬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有早熟禾、罔草、婆婆纳、繁缕、老鹳草、猪殃殃等。与30年前相比,杂草种类和发生程度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小麦田除草剂的长期使用,造成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变化。为建立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的化学防除技术,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11种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灭草松可以较好地防除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牛繁缕、大巢菜、紫堇、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吡草醚对野老鹳草、牛繁缕、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等8种杂草防效突出。辛酰溴苯腈可很好地防除牛繁缕、大巢菜、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麦家公等6种阔叶杂草;唑草酮对野老鹳草、牛繁缕、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等5种杂草防效突出。这4种除草剂及其适用浓度与其他供试药剂相比杀草谱更为广泛,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根据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合理选用高效除草剂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3.
麦田恶性杂草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麦子播种面积7500万亩以上。据查,全省麦田杂草种类有25科12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有猪殃殃、宝盖草、婆婆纳、野油菜、刺儿菜、麦家翁、野燕麦、看麦娘、硬草等10余种。猪殃殃、播娘蒿分布遍及全省,危害严重的面积分别为2000万亩和4000万亩以上。婆婆纳、宝盖草、看麦娘分别分布在豫西南、豫中和豫南地区,趁生危害面积在300~500万亩;野油菜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在麦早轮作地区的驻马店,许昌等地由油菜品种间杂交遗留下来的后代,逐步由南向北扩大危害,发生面积已达600万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对三种杂草的产卵和取食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杂草是否可作为草地贪夜蛾产卵和取食的选择对象,本试验以婆婆纳、鹅肠菜和泽漆作为测试植物,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对3种杂草的产卵及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以3种杂草为选择对象时,婆婆纳上卵块数(14.00块±0.58块)和卵粒数(1 305.00粒±28.16粒)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杂草;以玉米和婆婆纳为选择对象时,嗜食寄主玉米上的卵块数(16.33块±0.88块)和卵粒数(1 333.00粒±28.04粒)显著高于婆婆纳(分别为12.00块±0.58块和991.00粒±24.09粒)。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取食偏好性总体表现为玉米婆婆纳鹅肠菜泽漆,5龄和6龄幼虫对每种植物的取食选择性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在有嗜食寄主玉米时,草地贪夜蛾成虫和低龄幼虫优先选择在玉米上产卵和取食,杂草中对婆婆纳的产卵和取食偏好性显著高于其他杂草,高龄幼虫取食偏好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基于16S rDNA和ITS高通量测序分析,对分别取食玉米、小麦以及田间常见杂草婆婆纳Veronica polita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和真菌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细菌注释共获得20门30纲72目106科164属214种,真菌注释共获得9门23纲46目90科154属237种。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取食玉米、小麦和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取食玉米、小麦和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优势真菌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取食玉米、小麦和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共同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70.86%、25.42%和72.02%;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 和帚枝霉属 Sarocladium 为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57.28%和17.38%,酵母菌目未分类属、小囊菌属Microascus和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为取食小麦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29.31%、27.01%和15.45%,双足囊菌科未分类属为取食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优势属,相对丰度为61.79%。取食小麦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取食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取食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最高。取食玉米、小麦和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群落功能主要与代谢通路相关,取食玉米、小麦和婆婆纳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群落功能主要与基础代谢或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陕西关中冬小麦田杂草进行调查,分析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出苗规律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5属8科,形成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节节麦+野燕麦+麦家公为主的杂草群落,在这个群落中发生优势度大的杂草为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节节麦.这些杂草在小麦3~4叶期...  相似文献   

17.
小麦地化学除草的回归设计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地化学除草的回归设计试验汪云海,杨家鹤,吴家宽(安徽省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宿松211400)华阳河农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全场耕地面积10万余亩,常年种植小麦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麦地主要杂草有:自生油菜、婆婆纳、野艾、猪殃殃、牛繁缕、小旋花、小蓟...  相似文献   

18.
油菜不同栽培方式下杂草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油菜田草害越来越严重,急待寻求省工、节本和低耗的除草措施。本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油菜以看麦娘为恶性杂草,多样性指数 D 值低。其中水田直播总草量达180.6万株/亩,发草高峰早而明显。水田移栽总草量61.8万株/亩,发草高峰稍迟。水田杂草在冬前与菜苗争光、争水、争肥,严重影响油菜苗期生长;旱地油菜多为双子叶杂草,包括婆婆纳、猪殃殃、繁缕、荠菜等,多样性指数 D 值较高。其中旱地直播总草量54.6万株/亩,旱地移栽为27.5万株/亩。旱地杂草出草高峰有两次,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和3月上旬至下旬,油菜田间杂草以3~4月份生长量大,全田覆盖面达80%,严重影响油菜后期田间通透性,致使油菜生长发育受损,病虫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指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04,(4):53-54
大巢草,婆婆纳,节节麦,播娘蒿,田旋花,苦荬菜…  相似文献   

20.
新外来杂草——常春藤叶婆婆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外来杂草──常春藤叶婆婆纳郭水良,李扬汉(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金华321004)(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常春藤叶婆婆纳(VeroniahederaefoliaL.)原产欧洲、北非及西亚,是当地麦田的重要杂草。该杂草80年代初传人我国,现在在江苏、浙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