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创造适合培育河蟹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质最好为粘土。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太小则不易控制水质,最好不小于3亩。池中要设有滩面,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滩面面积要占池塘面积的1/ 3。池中还要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既为河蟹藏身避敌、  相似文献   

2.
创造适合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质最好为粘土。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太小水质不宜控制,最好不能小于2000平方米。池中要设有滩面,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池中还要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河蟹藏身避敌、蜕壳提供安静的环境,还可作为河蟹的补充饲料,同时又可改善水质,防止池水过肥。池底淤泥不能过多,淤泥过多耗氧量大,水质易变坏,一般要求淤泥厚度以15厘米为好。  相似文献   

3.
池塘科学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蟹池的选择和准备、幼蟹放养、蟹料投喂、池塘水质调控、河蟹蜕壳管理、日常管理以及防止河蟹逃逸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养殖河蟹技术,以供河蟹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加河蟹养殖效益,提高河蟹品质,开展了河蟹池塘种草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水草、套养青虾和鲢、鳙鱼,池塘养殖水体明显改善,河蟹规格大、品质好,增产增效明显。该技术投资成本少,操作简便,养殖户易接受,改善池塘水质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池塘河蟹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准备、蟹种选择与放养、饲喂、水质调节与管理、脱壳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河蟹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苗种选择、放养前准备、投饵、日常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捕捞等内容,以期为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养蟹池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孙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73-273,279
介绍了池塘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造、放苗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内容,以期为河蟹的生态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1.池塘环境池塘需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水塘的定期加水,一般水塘的面积在200~400平方米即可,太大或太小都不好。水塘的水深最好为40~50厘米,保持水质的酸碱度在7.5~8.0,池塘的池底要平坦少淤泥,将池埂最大化夯实,防止泥鳅钻洞逃走。泥鳅生性爱逃逸,尤其会趁着雨水较多的时候随着涨满的水流冲出的缝隙逃走,因此防逃逸措施一定不  相似文献   

11.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柄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相似文献   

12.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河蟹池塘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与建造、清塘消毒、种植水草与移植螺蛳、蟹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与水位调节、病敌害防治、起捕上市等内容,以期为河蟹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河蟹池塘养殖在我国北方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经过多年的探索,河蟹良种生产体系已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是广大养殖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河蟹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运涛 《农技服务》2009,26(11):79-79,85
从蟹苗选择、水质调控、培植水草、病虫害防治、科学投饵、日常管理及适时捕获上市等方面总结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高温季节,也是河蟹生长的高峰季节,此时气温高,喂料频繁,水质易恶化,疾病易发生,对池塘河蟹要进行高产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河蟹的健康生长,从而获得河蟹养殖的高产高效。1.调活水质夏季水温高,水质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以调活水质。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以上。气温特别高时,水位要加深到2米左右。二是高温季节勤换水,防止水温过高,保证水质良好,保持"清、新、嫩、爽"。更换水源要清新、洁净、没有污染,不要将施过农药的田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换入蟹池。换水时间不能在正午时进行,一般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换水。平时换水可隔天1次,当水温超过28℃时,最好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最好边排边  相似文献   

16.
池塘高密度暂养河蟹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蟹池塘高密度暂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池塘高密度暂养放养量可达11 145kg/hm2,出池率可达94%;河蟹暂养池水体日交换率不低于1.3次,河蟹日占有水量以1.8m3/kg为宜;投饵量要根据摄食情况增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池塘大规格无公害河蟹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生态修复、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质量控制、病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供水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杭州市余杭区充分利用河塘资源,大力发展河蟹养殖,效益显著。1.池塘准备(1)塘址选择养殖河蟹池塘一般以10~20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淡水鱼养殖效益不稳定,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特别是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现将我地池塘养殖河蟹的技巧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按照“上粮下渔”的模式建设集中连片的池塘,单个池塘面积为0.2~0.4公顷,水深1.2~2.0米,水源来自河道、沟渠或水库等。要求水质  相似文献   

20.
1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的水域中生活、生长,而池塘中这些条件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创造一个适合河蟹生活的良好环境是池塘养出大规格河蟹的前提.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