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败血支原体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鸡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1-2月龄雏鸡发病,发病原因为鸡败血支原体感染所致。规模化养鸡场一旦出现鸡败血支原体病群发情况,将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工作中收治的一起鸡败血支原体病的情况,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病情提高了建议,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9年7月13日,吉林省东丰县内某乡镇养鸡户到兽医站反映疫情,该养鸡场共有5000只鸡,于7月12日下午1-2月龄雏鸡相继发病,截至疫情上报已经有130只雏鸡发病,有生40只雏鸡死亡。养殖户描述病鸡大部分出现流泪,精神不济。兽医人员临诊检查初步判断为鸡败血支原体病,采样检测后确诊为鸡败血支原体病,随即制定了可行的治疗方案,于7月16日将病情控制,大部分病鸡经过治疗恢复痊愈。  相似文献   

2.
宣化县二台子村养鸡专业户董××饲养2.5—3月龄京系白鸡324只,于1988年5月14日发病,死亡105只,死亡率30.04%。确诊为大肠杆菌病。一、发病情况:董××于3月上旬从张家口农专牧场购回雏鸡324只,育雏期间,全部雏鸡口服青霉素、痢特灵、氯霉素等药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2007年3月初,某鸡场进海兰雏鸡3000只,进雏后第3天开始陆续出现病鸡,个别鸡只死亡。最初以为是雏鸡白痢,但使用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死亡雏鸡数量不断增多。3月16日到我站求助时已死亡300多只。  相似文献   

4.
王福传  张玉换 《中国家禽》2001,23(10):27-27
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地区流行呈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年龄、不同品种鸡均易感染发病。山西省北部地区一起雏鸡暴发败血性大肠杆菌病,通过采用强化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山西省忻州地区某养鸡场 1999年 11月 4日新购进海兰白蛋雏鸡 8000只, 10月 16日开始陆续拉稀、死亡、至 11月 24日先后有 1240只雏鸡发病,发病数占养鸡总数的 15.5%;死亡 670只,分别占到雏鸡总数和发病总数的 8.38%和 54.03%。确诊后采用大肠杆…  相似文献   

5.
我市承德县双峰寺镇农民张××从唐山地区冀县某鸡场引进伊沙褐雏鸡1200只,进雏后第49天开始发生雏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发病经过:主诉1995年2月5日发现病鸡30多只,2月6日发展到100多只,自用青霉素、链霉素二种药品混合饮水无效,于7日早上病鸡发展到800多只,死亡12只,来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6.
1995年7月,湖北某种鸡场从北京引进1200只AA种雏,从运输途中至入雏后第4天,雏鸡开始发病及死亡。共死亡186只。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绿脓杆菌病。用分离的细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很快平息了疫情。 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 从运输途中至入雏后4d内,雏鸡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不佳,多数病鸡卧地不起,腹部膨大,皮下水肿,尤以接种MD疫苗部位严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长沙县某养殖户于2001年3月,从河南省购进1000羽黄羽肉雏鸡,进行网上育雏。进雏当天,鸡舍温度在30°以下。进雏第2天,有28只雏鸡突然发病死亡,第3天有30%的鸡发病,死亡45只。发病后全群雏鸡分别用青霉素,痢特灵等治疗均无效。发病7天后,死亡196只,死亡率达20%。2临床症状有的雏鸡病情急,突然发生死亡,见不到明显的症状。病程1~2天,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两翼下垂,排出乳白色下痢便,使肛门周围污染。病雏腹部膨大,手压柔软,腹式呼吸;病雏眼睑水肿,眼半闭或全闭,流泪。一侧或两侧跗关节炎,关节肿大,跛行或不能行走。雏鸡死…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的经常发生于各大养鸡场的常见疾病。鸡曲霉菌病一般是由于鸡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导致的。如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可导致鸡群死亡严重,给养鸡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2013年5月,我镇某养殖户饲养的3500只麻鸡,该批次雏鸡从8日龄开始陆续发病,发病率达到35%,死亡率达到25%,病程约为7d。发病后,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无明显效果,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鸡大肠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两月龄鸡发生的以气囊炎为主要病变的雏鸡巴氏杆菌病加以报道。流行情况 1984年10月贵州省某厂养鸡场购入不同品种(贵州黄鸡、贵农黄鸡、来航鸡)的出壳雏鸡两千余只,饲养至两月龄时(存活1,930只),鸡只陆续发病死亡,多则每天死鸡40~50只,少则5~6只。虽断续使用过肯霉素、链霉素、ST、SMP、牛黄解毒丸等药物治疗,疫情并未得到有效地控制。共  相似文献   

10.
发病情况 1999年5月6日,我县养殖户吴××新购进的海塞克斯褐蛋雏鸡500只,5日上午已注射马立克氏疫苗。于6日晚突然出现雏鸡打蔫现象,次日上午死雏20只。下午至我处诊断时已死亡30只。据症状及剖检初步确诊为绿脓杆菌病,及时投药,10日复诊时鸡群停止死亡,病雏痊愈。发病期间共死亡56只,死亡率达11.2%。  相似文献   

11.
鸡白细胞虫病是一种血泡子虫病,以鸡冠发白、下痢、发热为主要临沙特征,常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在门诊上遇到一起雏鸡爆发性病例,经临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沙氏白细胞虫病,经及时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1999年8月中旬,我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8用羽三黄雏鸡,已作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种疫苗免疫接种。该群鸡32日龄时开始发病,曾用禽炎康、速效救禽片。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9天内发病497只,发病率为621%,死亡254只,病死率为sl.l%。病鸡表…  相似文献   

12.
王泽华  陈亚民 《中国家禽》1999,21(10):21-21
1鸡组织滴虫病在甘肃的发病情况1981年以来,在本省的一些养鸡场(户)发现了本病。1981年兰州市城关区雁滩食品公司鸡场雏鸡发病150只,死亡126只,病死率为84.0%。1985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鸡场雏鸡发病240只,死亡160只,病死率为66.67%。1988年6月,甘肃省天祝县松山一群3月龄鸡1151只,发生组织滴虫病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死亡近283只,病死率为24.59%。以上地区在发病后即采集病料经省兽医总站化验室检查确诊并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使疫情控制、发病停息。1999年3月26日,兰州红古区洞字村某养殖户,引进艾维茵肉鸡雏500只,…  相似文献   

13.
<正> 痢特灵(呋喃唑酮)是防治鸡沙门氏菌病和球虫等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也是呋喃类药物中的首选药物,其毒性是喃呋西林的1/10。 痢特灵使用不当时,就会发生中毒。1988年1月本市1养鸡户使用0.04%饲养浓度的痢特灵治疗雏鸡白痢病,养3000只雏鸡于4日龄发生急性中毒600余只,经救治,死亡336只;本市另1户使用同样的喂药量,于同年8月4000只雏鸡也于4日龄发生急性中毒,发病800多只,经救治,死亡481只。此类严重教训,应引起养鸡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曲霉菌中毒是鸡的一种常见中毒病 ,但烟曲霉菌中毒比较少见。但克东县近几年先后发生 3起烟曲霉菌中毒 ,现报告如下。1 病例1.1  2 0 0 2年 4月 2 8日 ,宝泉镇养鸡专业户刘××养 130 0只迪卡雏鸡 ,在 32日龄开始发病 ,先后用青霉素、土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均无效 ,到 4 4日龄时死亡雏鸡 317只 ,最后经确诊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2  2 0 0 1年 6月 3日克东镇庆祥街养鸡专业户孙××饲养罗曼雏鸡 70 0只 ,于 2 1日龄发病 ,到 30日龄死亡 82只 ,他自己先后用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和磺胺嘧啶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 ,经确诊、用药 ,得到有效控…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鸡住白细胞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占欣 《中国家禽》2002,24(15):27-27
1材料与方法1.1鸡场的选择在发病高峰期,在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5个地区各选10个养鸡场,分别随机抽取雏鸡10只、青年鸡10只、成年鸡10只,每地区共计雏鸡100只、青年鸡100只、成年鸡100只。1.2寄生虫学检查法每只鸡翅下静脉或鸡冠采血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用光镜观察100个视野,确定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感染率。1.3确定本病的发病季节、鸡龄和品种临诊实践中统计记录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来诊情况,从而确定发病季节、发病鸡龄、发病品种和发病率、死亡率。2结果五地区雏鸡、青年鸡、成年鸡每…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春季,市郊某蛋鸡场在雏鸡培育中发生了以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死亡率20%左右,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鸡副伤寒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28日,该场9505批13230羽商品代罗曼雏鸡采用四层网上饲养,1~5日龄有少量卵黄吸收不良的雏鸡死亡,从6日龄开始死亡增加,7~15龄为死亡高峰,15~20日龄发病逐渐减少,至30日龄,共死亡雏鸡2656羽,死亡率达20%左右。接着4月12日和4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我县永兴乡油脂厂承包养鸡专业户罗××喂养的雏鸡4200只,于1985年6月暴发疫病,死亡1617只,死亡率38.5%。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发病情况罗××于5月26日从邻县德安共青养鸡场购回罗斯商品代2日龄雏鸡4200只,平均放于三间(每间均为16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育雏期  相似文献   

18.
1985年3月,我县望城镇平林院村李××饲养260只雏鸡,其中星杂288鸡80只,希塞斯鸡100只,579鸡80只,15日龄后连续5天有53只发病,发病率为19%。其中28只夜间不明原因突然死亡,死亡率为10.7%。而同舍饲养的星杂288无一发病。症状:病鸡营养较好,多是生长发育较快的鸡,突然发病,开始两腿软弱无力,运动失调,很快不能站立,倒卧于一侧,两脚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的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麻痹和产生内脏肿瘤,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雏鸡1日龄时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但疫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发病特征,给养鸡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广西岑溪市某养鸡场2004年3月20日购进雏鸡15000羽,分5舍饲养,饲喂南宁正大全价颗粒饲料,60日龄前鸡群生长良好。2004年5月18日,天气转凉,下小雨;19日早上,鸡舍里有9只鸡死亡,下午鸡群发生急性下痢及大量死亡;至20日,5个鸡舍已死亡约500余只。发病后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均未见好转。本批鸡共计死亡1230余只,死亡率达8.2%。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