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梨的贮藏     
鸭梨皮薄肉细,果汁丰富,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出现黑心病、黑皮病等生理病害。鸭梨的黑心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期黑心病,多在冷库里发生,是由于降温太快引起的低温伤害,多发生在入库后的30—50天内,症状是果心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果肉仍为白色,果皮青绿或黄绿色;另一种是由于衰老而引起的,多在贮藏到第二年2—3月份发生,症状是果心变褐,果皮色泽暗淡,果肉组织松散。鸭梨贮藏的关键是在于控制其黑心病的发生。根据发病原因,鸭梨在适时采收及时入库后,库温应  相似文献   

2.
鸭梨黑心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发病轻者果心变褐色,发病重者果肉也变为褐色。鸭梨黑心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鸭梨黑心病在冷藏条件下有2种类型:一种是前期发生黑心,多发生在鸭梨贮藏至第30-50天;另一种是后期黑心,多发生在鸭梨贮藏至第2年的2-3月,一般认为,前期黑心是由于降温过快而引起的一种冷害,后期黑心是由于果实衰老而引起。  相似文献   

3.
王君  刘福春  李欣  张玉星 《北方园艺》2012,(16):151-154
以不套袋鸭梨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以水浸果实为对照,对鸭梨采后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酚类物质以及保护酶的活性进行测定。以有效地抑制采后鸭梨果实的黑心病,调控鸭梨果实成熟衰老的进程、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002、0.020、0.200mmol水杨酸处理鸭梨果实后有效减轻了腐烂和褐变的发生,其中0.200mmol水杨酸处理能显著抑制鸭梨果心中PPO活性和酚类物质的合成,并且对鸭梨果心中SOD、POD保护酶的活性促进效果最显著;而0.002mmol水杨酸处理对鸭梨果心中MDA的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水杨酸处理可以延缓果实衰老,明显抑制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有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4.
1 生理病害 1.1鸭梨黑心病 1.1.1症状鸭梨在0℃冷风库贮藏30~50d后就会发病。病变初期在心室外皮上发现褐色斑块,待褐变逐步扩展到整个果心时,果肉部分也会出现界线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果心的逐步褐变在果实外观上往往没有明显反应,但病情严重时,果肉褐变继续向外扩展,以致外部果实变褐,此时果皮呈现淡灰褐色的不规则晕斑,梨果大部分果肉发糠,重量轻、硬度差,手指轻压易陷。  相似文献   

5.
1生理病害 1.1梨黑心病 1.1.1症状鸭梨在0℃冷风库贮藏30-50d后就会发病。病变初期在心室外皮上出现褐斑块,褐变扩展到整个果心时,果肉部分也会出现界线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这种果心的逐步褐变在果实外观上往往没有明显反映,但病情严重时,果肉褐变继续向外扩展,此时果皮呈现淡灰褐色的不规则晕斑,梨果大部分果肉发糠,重量轻、硬度差,手指轻压易陷。  相似文献   

6.
梨果贮藏期间褐心病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梨果在贮藏期间,常常产生褐心病,其症状为果心变褐。早期褐心病多发生在入库后的30~35天,其症状是:果皮青黄、果心发生不同程度的褐变。后期褐心病多发生在入库后第二年的2~3月份,其症状是:色泽暗黄,细看有不同规则...  相似文献   

7.
针对鸭梨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失水萎蔫、果心褐变、营养物质下降等系列品质劣变现象,试验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结合不同预冷方式处理对鸭梨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延缓鸭梨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较之于直接预冷,梯度预冷处理可以明显延缓鸭梨果实硬度下降,减少果皮皱缩,推迟果心褐变时间,降低褐变程度。因此,1-MCP结合梯度预冷,有利于鸭梨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黑心病是贮存鸭梨普遍出现的生理病害,窖藏或冷藏都有发生。冷库贮存,早者20—30天,迟者40—50天便出现黑心病。轻度黑心不能继继贮存,严重黑心不堪食用。黑心病对鸭梨的贮存威胁颇大。72年我司冷库贮存两万多担鸭梨,秋交会期间(约存个多月)即大量黑心,有几千担要削价处理,不但影响市场供应,也造成经济损失。因  相似文献   

9.
<正>受多种因素影响,2016-2017贮季,河北省晋州市鸭梨贮藏果实褐变发生较为普遍,种类各异。现就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1褐变类型与发生特征梨果贮藏期间褐变类型按照发生组织部位不同主要分为:果皮褐变和内部组织褐变。果皮褐变主要表现为虎皮病,又称黑皮病,俗称"串皮""红皮",初期  相似文献   

10.
气调贮藏对鸭梨果心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梨采收后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经30天的时间将贮藏温度从100C降至00C,然后采用CA和MA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O2浓度不低于16%的前提下,鸭梨果实可长期耐受3%的CO2而不至造成高CO2伤害,当CO2浓度高于7%时,经150天贮藏的果实果心褐变率高达86%。在CO2浓度较高时,细胞膜透性明显增强,游离态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果心褐变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1.
鸭梨采收后放入冷库,急降温处理的较缓降温的果实硬度下降明显,促使内源乙烯浓度及组织电导率增高,尤其在贮藏后期表现明显。相对电导值的大小及硬度高低标志着组织质地结构和细胞膜系统的破坏程度,这是引起鸭梨果心褐变的关键因素。较高的内源乙烯的产生是急降温的鸭梨更易发生褐变的生理符性。急降温的鸭梨还原糖及有机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缓降温的果实,这就不利于保护组织膜系统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因而是容易发生褐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报刊摘引     
信阳鸭梨以其肉质脆嫩、清香多汁、甜酸适口、皮细光洁而誉满中外.但在贮藏过程中果心容易发生褐变,使这一名优产品受到损害.鸭梨在贮藏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褐变?怎样才能抑制褐变的发生?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未被破解之谜.最近,山东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揭开了这个谜.原来,鸭梨在普通冷藏过程中,其果心有两个较为集中的褐变时期,即贮藏30—50天的前期褐变和贮藏4—5个月后的后期褐变,是一个渐变的衰老过程.观察发现,前期褐变与果实受冷害有关,后期褐  相似文献   

13.
苏艳玲 《北方园艺》2015,(14):133-137
以丰水梨为试材,经过5组不同的气体配比处理,分析低温(0±0.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心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丰水梨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适宜的气体配比可以降低果实褐变指数的上升,推迟果实PPO、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酚类物质降解,减少MDA生成量,延缓果实褐变发生时间,其中以5%O2+1%CO2处理组果实抑制褐变效果最好。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最高,其次是果心,最后是果肉,而POD活性依次为:果皮果肉果心,但整个贮藏过程中,果皮与果肉均没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14.
褐变是苹果气调贮藏期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国光苹果上。褐变一般先出现在果肩部和果心线周围,然后逐渐扩大。褐变部分多呈不规则块状,有时也呈放射状。发病初期病部呈浅褐色,稍有异味,外观无异常表现;严重时病部果肉颜色加深,有较浓的酒精味,果皮发暗。  相似文献   

15.
<正> 鸭梨黑心病是一种贮藏生理病害,已有的防治方法如控制冷库温度,实行逐步降温的方法;生长季喷洒S—81药剂等。本文在梨树矿质营养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施肥途径防治鸭梨黑心病。经1981—1985年的研究结果.搞清了该病与钙素营养有关。并根据树体钙素营养动态,解决了钙肥的喷布时期,从而减轻了该病的发生。并对喷药防治病虫害和喷钙的矛盾问题,采用钙药混喷的方法,达到兼收减轻黑心病的发生和防治病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二苯胺处理对鸭梨果实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贮前二苯胺(DPA)处理对在低温条件下(0℃)贮藏鸭梨果实的果心褐变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急骤降温(0℃)可产生严重的早期果心褐变,贮前二苯胺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减轻鸭梨果实的早期褐变,贮藏60 d时DPA处理果实的褐变指数为0.233,而对照为0.417;同时DPA处理可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对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相对电导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调查发现,冷库贮藏的爱宕梨果表面胴部呈水渍状腐烂、黑褐色的湿腐斑块。沿果心纵向剖开,果心心室变褐,心室中有灰绿色的霉状物,果心向果实表面呈现水渍状腐烂,重者呈现黑褐色,腐烂如泥。这种病害叫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1发病症状梨果霉心病一般在采收后贮运期间表现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18.
梨黑心病是梨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发病轻者果心变褐色,重者果肉也变为褐色。在冷藏条件下梨黑心病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期黑心,多发生在梨贮藏后第30~50天;另一种是后期黑心,多发生在梨贮藏第2年的2-3月。一般认为,前期黑心是由于降温过快而引起的一种冷害,后期黑心是由于果实衰老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苹果和梨贮藏期病害的调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山东省18个县市区的调查和连续3年(1993~1995)进行定点系统调查,共发现苹果和梨贮藏病害20种。其中,传染性病害有:苹果和梨的轮纹病、霉心病、褐腐病、青霉病、蝇粪病、煤污病、炭疽病、黑霉病、灰霉病、苹果锈果病,梨黑星病、果腐病;非传染性病害有:苹果和梨的虎皮病、水心病、果锈,苹果苦痘病、红玉斑点病、褐变,梨红心病、鸭梨黑心病  相似文献   

20.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是近年来苹果上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的中晚熟苹果,在成熟前果面发黄、不着色,有些表现为采前落果;晚熟品种入库后,在贮藏期继续扩展和发病,全果腐烂,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和果农信誉,损失较大。1症状表现苹果霉心病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心腐烂。果实受害从果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果心变褐,充满灰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