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哲盟科左中旗在公路两侧造林多年,过去多使用带土坨大苗移植法进行冬季造林.但这种方法在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土坨容易破碎,进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且投资高.为解决樟子松大苗四季造林的技术问题,该旗新开河林场研制了一种适于四季使用的移植桶,移植5年生大苗1万余株.成活率90%以上.这一技术很快在本地区推广,去年处于高寒山区的霍林河市也采用这一技术造林获得成功,栽植1.6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2002年至2008年,和林格尔县在全县7个乡镇的广大黄土丘陵和平原沙地推广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容器苗造林和樟子松大苗造林技术。几年中累计培育樟子松容器苗4000多万株,樟子松人工造林12.85万亩,其中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2万亩,樟子松大苗造林0.85万亩,占到了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5%。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西林地区培育和各种苗龄型的樟子松苗以及野生樟子松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其中以1-1型苗为西林吉地区最佳苗型,2-5年野生樟子松苗直接移栽造林地,造林效果与前相同,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3年试验表明.樟子松1—1苗木的地径、苗高生长均达到了辽宁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标准,造林平均成活率在84%,应以株行距5~8×10~15cm移植,比培育3年生苗木提高圃地利用率,是培育造林苗木的主要方法。从5种密度切根不移植培育2年生苗木的试验看出,造林平均成活率达88.8%,最高为95%,以125~150株/m2密度培育.转培育1一1苗省移植工序.是培育造林苗较理想方法。比1年生苗剪根保留15cm和20cm根长,培育1—1苗木为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使用樟子松、云杉大苗冻坨移植进城造林,主要是绿化公园、街道、庭院、城防坝、景点。齐齐哈尔市2003年冬移植的7万株5~7年生云杉、樟子松成活率95%以上。从目前的实践看,成功地冻坨移植樟子松、云杉应采用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中所介绍的技术、龙眼扦插40天后即产生愈伤组织,愈合率达86.6%;60-90天大量生根,生根率达87.2%成活率达74.5%;90天后即可进行苗地移栽,成活率达90.5%,1年一苗高60-150cm,地径0.6-1.5cm,此时即可邮圃定植,2-3年挂果,4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四平市冬季栽植针叶苗刘甫山,刘鸣镝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自1987年以来,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坚持每年冬季栽植两千多株黑松、樟子松、爬地松、侧柏、桧柏等针叶大苗,成活率达95%以上,既加速了市区厂院的绿化,也解决了栽植针叶大苗不易成活的难题。入冬时,他们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发现黑穗醋栗应用1.5月龄生根试管苗,栽植于装蛭石基质的木箱,在过渡培养间锻炼,5~6月份大田移栽,总成活率可达90%~95%。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植,小坑靠壁栽植,打小管并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0.
滨海重盐碱地白刺耐盐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不同种源的白刺在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条件下进行耐盐能力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白刺耐盐能力强,尤以大义路种源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达2.5%时,造林成活率仍达9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抑盐改土作用。提高盐碱地白刺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选择土壤含盐量0.6%以上的造林地、两耕两耙法整地、以111-167株/667m^2的密度造林、雨季容器苗栽植及控制杂草生长等。  相似文献   

11.
韩才 《吉林林业科技》1994,(3):11-11,17
樟子松在干旱的双辽沙地造林不易成活,通过穴下栽植试验,使当年成活率达到90.7%,翌年保存率87.4%,分别比对照高742.5%和1006.3%。 ?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苗龄型与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林吉地区用培育的各种苗龄型的樟子松苗以及野生樟子松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其中以1一1型苗为西林吉地区最佳苗型,2~5年野生樟子松苗直接移栽造林地,造林效果与前相同,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从1987年以来,阜宁县农民在庭院中栽植银杏50万株以上,其中1990年以前栽植的嫁接苗有12万株以上。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银杏应该挂果了,但实际挂果株率仅为15%左右。为此,笔者到本县的沟墩、施庄、公兴、东沟等乡镇的8个村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一定的结果。1 银杏不能适龄结果的原因1.1 苗木质量不高在被调查的4870株银杏中,已挂果的756株,占15-5%,其结果株率低与苗木的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这些苗木有不少购于外地苗贩子,因原接穗不符合要求,故嫁接后出售的苗木无法开花结果。1.2 生长的立地…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11,(11):47-47
可控根育苗是一项新的大苗培育技术,赤峰市通过一年的引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市培育19种、6.7万株可控根苗木,其中有3000多株针叶树大苗在城区、公同绿化中栽植,成活率达99%以上,与同规格其他苗木相比,控根苗表现出造林成活率高、无需缓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筛选出樟子松为绥中岩海沙质海岸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总结出采用机械开小沟整地,选用2年生合格苗春季顶浆造林,适当密值,小坑靠壁载植,打小管井灌水和造林后封滩育林等先进技术措施,营造900hm^2防护林,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0.1%和87.5%。7-11年林木郁闭成林,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6.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 条烽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中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翁牛特旗玉田皋乡进行了一系列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3-5年生容器苗,采取局部块状整地,坐水打浆栽植,施用ABT生根粉,保水剂、覆盖地膜,培越冬防护土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幼树根系主要分布土层(15-5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5%-60%,成活率和保存率达85%以上,比对照提高15%-30%。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取室内高温裸种催芽、ABT1号生根粉处理种子、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土壤消毒、增施肥水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实现了银杏种子催芽时间由50d缩短为25d,出芽率达到90.5%,苗木成活率99%,当年生银杏苗平均高16cm,平均地径0.7cm,每公顷产优质壮苗150万株,每公顷产鲜叶15000kg,产值97.5万元,纯收入67.35万元。高生长比对照提高41.5%,径生长提高5%,优质苗提高20.5%,667m2产值提高430%。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侧柏、油松、火炬松塑料袋容器育苗的容器规格分别为:3.8×12cm或5.1×12cm、6×13cm、8×12cm,营养土配方分别为:羊粪10%+上杂肥30%+黄心土59.8%+复合肥0.2%、黄心土38%+腐殖质土30%+土杂肥30%+复合肥2%、火烧土30%+黄心土57%+菌根土10%+过磷醚钙3%,容器苗栽植成活率高于裸根苗7~82%。1991-1994年培育容器苗8.6亿株,栽植平均成活率达95%,为加速我省荒山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幼龄母株上已处萌发生长状态的1年生木质化硬枝作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扦插,生根率达90.1%,当年换床移栽苗成活率达92.3%,2年生移植苗平均高44.1cm,地径0.6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