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计成  戎易 《饲料工业》1999,20(9):1-4
3 饲料氨基酸的利用率氨基酸的利用率是指饲料中被消化并被肠壁吸收的那些氨基酸占总含量的比例。可见,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氨基酸总量,而且取决于氨基酸的利用程度。由于氨基酸的利用率受饲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不同来源的饲料氨基酸的利用率是不同...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小肠,被降解为可吸收氨基酸或可吸收肽,最终以氨基酸或肽的形式被吸收或利用。作者对小肠氨基酸的来源、需要量、吸收和供应模式的调控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小肽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降解成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可以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后来发现,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小肽也能被动物直接吸收。从此,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开始了广泛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小肽具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正> 人们在考虑猪日粮中氨基酸的数量与比例时,基本上是以其中所含的各种氨基酸的总量为基础的。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不尽合理,因为氨基酸虽是通过日粮提供的,但其利用却在细胞中,从饲料中的蛋白质到细胞中可被利用的氨基酸,其间须经过一系列过程,也就是说,畜体对饲料氨基酸的利用亦存在着生物学利用效率的问题。 饲料蛋白质在消化结束时常常并不完全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其中一些氨基酸分子可能仍与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这使得它们有可能不被小肠吸收,或虽被吸收,但不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是猪生长和维持器官及肌肉组织所必需的,如以日粮中百分率表示,幼畜和生长畜对蛋白质有着非常高的需求。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他们由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当化验肌肉纤维时更显明显。蛋白质被水解后,可以产生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食物被采入后,蛋白质被蛋白水解酶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这些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肝脏和肾脏,随后被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些氨基酸可以在肝脏和肾脏合成,但是有10种氨基酸在猪体内不能合成,这10种氨基酸在日粮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饲粮蛋白质在瘤胃或肠道被降解成多肽,并进一步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然后被吸收、利用。肠道氨基酸的转运受多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如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等的调节,小肽的转运则由小肽转运载体1介导。目前,对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调节相关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动物小肠肽与氨基酸转运载体等,重点介绍了其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刘兴海  刘伟 《饲料工业》1992,13(2):33-35
<正> 在以植物性蛋白为主的对虾饵料中,通过添加游离氨基酸能否达到氨基酸平衡互补?李爱杰、弟子丸修等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了虾体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情况,结果发现,游离氨基酸在胃、中肠腺处即大部分被吸收,而结合态氨基酸大部分在中肠被吸收,致使二者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小肽在生长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动物营养学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降解为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可以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理想蛋白质和可利用氨基酸等蛋白质营养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来研究发现.动物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蛋白质1.牛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后,由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其中一部分在肠粘膜中被合成为血液中的蛋白质,其余的氨基酸经门静脉到达肝,再从肝运送到全身,组织细胞选择性地吸收,利用血液中的氨基酸。过剩的蛋白质发生直接的脱氨基作用,非氮部分作能量被利用,而另一部分作为蛋白质被贮存。牛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它吸收氨基酸和比氨基酸更简单的含氮化合物及碳氢化合物来制造菌体蛋白质。原虫也能利用菌体蛋白作为营养的一部分。这样,非蛋白氮化合物由微生物合成氨基酸或蛋白质,变成为微生物体的营养后,可以被牛利用。由牛的消化器管  相似文献   

10.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氨基酸是构成肽的基本基团。氨基酸残基超过50个的通常称为蛋白质,低于50个的称为肽;肽中氨基酸残基低于10个的称为寡肽,含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为小肽。饲料中的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酶的作用下并非全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FAA)而被吸收。生成的部分小肽能够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后被机体组织代谢利用。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肽载体基因已被克隆表达,并已证明体内存在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氨基酸的利用率在商业上肯定是十分有用的,但没有一种氨基酸的利用率可容易地测定。我们有准确的方法来测定饲料中的总氨基酸量.可是,没有一种饲料其全部氨基酸是可全部被猪利用的,即使是已被消化的也如此.这样,化学分析出的总氨基酸量常会过高地估计了猪对它们的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藏羚羊被毛纤维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羚羊被毛纤维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羚羊粗毛中谷氨酸含量比绒毛高约3%,但组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仅为绒毛的66%和15.48%.藏羚羊被毛角蛋白氨基酸的组成与山羊、绵羊被毛纤维相同;但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比例上有一定的差异:藏羚羊绒毛的组氨酸含量为5.88%,比山羊绒和绵羊毛高约4%;胱氨酸含量为10.60%,高于其他所测山羊的绒和毛;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含量接近(14.87%,15.23%);藏羚羊绒毛促螺旋蛋白(Paa)含量低于降螺旋蛋白(Daa).  相似文献   

13.
小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经典营养学认为 ,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降解为小肽和游离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可以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 ,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 ,理想蛋白质、可利用氨基酸等系列蛋白质营养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发现 ,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也不完全遵循“木桶理论” ,而且即使喂给动物按理想氨基酸模型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日粮 ,也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成绩。因而 ,有些学者提出了完整蛋白质或其降解产生的小肽也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开发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制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动物胃肠道中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构成了"胃肠道内分泌系统"。饲粮中的蛋白质在动物胃肠道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能够被内分泌细胞膜上的氨基酸感应受体所识别,介导激素的分泌,调控胃肠道生理活动。位于肠上皮细胞的氨基酸转运载体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氨基酸代谢。本文就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系统、氨基酸感应受体与转运载体以及氨基酸感知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绿色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观点认为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但最近研究表明,以氨基酸代替粗蛋白的量是有限的,直接吸收较大分子的肽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添加合成氨基酸很难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肽与氨基酸的吸收,存在两种独立的转运机制。小肽吸收具有转运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而氨基酸则吸收慢、耗能高、载体易饱和,从而限制了其在肠道中的吸收量。目前普遍认为,动物从胃肠部位吸收二肽或三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且循环中相当数量的氨基酸是以寡肽形式被吸收的,因此,肽营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藏羚羊被毛纤维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羚羊粗毛中谷氨酸含量比绒纤维的提高32.5%,但组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仅为绒纤维的66%和15.48%。藏羚羊被毛角蛋白氨基酸的组成与山羊、绵羊被毛纤维相同;但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比例上有一定的差异,藏羚羊绒组氨酸含量为5.88%,均高于山羊绒和绵羊毛中组氨酸的含量;胱氨酸含量为10.60%,高于其它所测山羊的绒和毛;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含量接近(14.87%,15.23%);藏羚羊绒促螺旋蛋白(Paa)含量低于降螺旋蛋白(Daa)。  相似文献   

18.
家禽生长、羽毛更新、产蛋、机体代谢的维持等都需要氨基酸,所需氨基酸量的最低值称氨基酸需要量.产蛋鸡育成期限制饲养所供给的氨基酸量也被当作氨基酸需要量.为使蛋白质得到有效利用,避免氨基酸不足或过剩,需要弄清家禽的氨基酸需要量。现行的氨基酸需要量一般以饲料中氨基酸的百分含量表示,没有考虑饲料的适口性、采食量、其他营养素变化等因素。动物对代谢能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经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有试验发现,使用纯氨基酸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研究表明,降解产生的肽也能被吸收,与游离氨基酸相比,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高等优势[1]。二者在体内具有相互独立的吸收机制,互不干扰,这  相似文献   

20.
陈黎龙 《饲料广角》2001,(16):18-19,21
蛋白质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是,近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氨基酸能够取代完整蛋白质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