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蔬菜》2004,(1):49-49
用乙烯利(ECPA)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为此,将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在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叶青 《长江蔬菜》2000,(12):37-39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观察黄瓜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 2 0个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 ,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 ,但第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 ;处理苗龄以 2~ 4叶为宜 ,乙烯利浓度以 50~ 150 μl·l-1较好  相似文献   

3.
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1)加强肥水管理。药害发生后,根据药害程度,增施速效性氮肥,同时增加灌水次数,以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2)提高棚内温度。正常的黄瓜幼苗期白天适宜的温度是25~28℃,夜间13~15℃。受害后,白天要提高棚温至30℃,以促进幼苗生长;夜间可保持合适的低温,保证雌花的继续分化。3)喷施赤霉素。黄瓜四叶一心期用乙烯利处理,…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0,(1)
<正>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瓜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可以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第一节位随着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施用乙烯利可以增加黄瓜雌花总数特别是前期雌花数,雌花总数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座果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浓度为100μl/L既可以增加雌花总数也有较好的座果率,是较好的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对夏秋茬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生产中,乙烯利主要是用来调节植株生长、早生雌花,增加雌花出现的频率和数目,且有明显的促雌效果.本试验利用8个黄瓜品种研究了乙烯利对黄瓜始花期、生长势、雌花节率、果实商品性状、前期产量、总产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前人往往局限于调查雌花数多少、第1雌花节位高低、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方面,而乙烯利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对不同苗龄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以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产品品质的影响,为黄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激素乙烯利是大栅黄瓜促熟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筛选出大棚黄瓜应用乙烯利的浓度,掌握乙烯利的促熟增产规律,于一九七九年在齐市园艺研究所开展了大棚黄瓜应用乙烯利的研究,一九八○年在郊区四个公社、二十三个大队进行了示范,一九八一年列为菜区推广项目之一,应用乙烯利面积占全市大棚黄瓜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现将一九七九年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烯利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及不同的施用次数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0μL·L-1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1次或2次,能够有效地提高前期产量,同时,对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商品性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乙烯利浓度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会导致空节的形成,从而使雌花率降低,雌花开始节位升高,始花期推迟,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有降低趋势,且对瓜条商品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亚莉 《蔬菜》2012,(9):9-9
黄瓜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可通过调控温度、光照、土壤和空气湿度、矿质营养、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喷施乙烯利等措施增加黄瓜雌花数量和降低雌花节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夏丰”为试材,考察了乙烯利对主茎茎粗、叶面积、20节内雌花数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处理秋黄瓜的最佳乙烯利浓度为200PPm。  相似文献   

13.
黄瓜是雌雄异花作物,雌花出现的早晚及多少,除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受温度(特别是昼夜温差)、日照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夜温12~14℃及8h(小时)左右的短日照条件有利于雌花的产生,雌花出现早,雌花多;反之,高温、长日照有利于雄花的产生,雌花出现晚,雌花少。我国南方夏秋露地栽培和北方利用大棚、日光温室进行夏秋延后栽培,生产上常用中农8号、中农6号、津研系列等普通花型(雌雄同株异花)黄瓜品种,由于夜温高、日照长,栽培中常出现雄花多、雌花少、节位高的现象,有的植株长到1m以上还没有雌花,严重影响了产量及经济效益。为克服上…  相似文献   

14.
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能增加叶面积、茎粗和雌花数,缩短节间长度,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施用浓度以50~100mg·L-1为宜,施用时期在1~2片叶期.  相似文献   

15.
翟洪民 《蔬菜》2004,(11):38-38
黄瓜花芽分化早,在成苗期花芽分化就基本完成,但花芽型又具有可塑性,可人为地创造适宜条件诱导雌花的形成。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用隔年良种将高质量的黄瓜种子,在良好的储藏条件下存放1年后再用于生产,可以提高雌花比例。2.摘心黄瓜主蔓有25片叶时摘心。侧蔓能结瓜的品种,当植株结有1~2条瓜时要对侧蔓摘心。3.优化施肥在中性土壤上栽培的黄瓜雌花比例高,增施有机肥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促进黄瓜雌花分化。每667 m2用100 mL惠满丰活性液肥加水50 kg喷施,既能活化土壤,又有利于多生雌花;每667 m2用化肥精100 g加水50 kg喷施,能刺激黄瓜雌花生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79—1984年对黄瓜进行了喷洒乙烯利的多点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实践证明,喷洒乙烯利的黄瓜比对照一般可提早上市3一5天,前期产量提高18—25%,总产量提高7—18%,亩增产值150元左右。我市每年种植黄瓜2100亩,其中有85%面积的黄瓜用乙烯利处理,均收到使雌花增多、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诱导雄全同株甜瓜形成雌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份性型为雄花两性花同株(雄全同株)的薄皮甜瓜116和厚皮甜瓜A-2-3为试材,采取苗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方法,研究其对性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幼苗4叶期喷施乙烯利100~200μL.L-12次能够稳定诱导开花初期两性花转化为雌花,果实成熟后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其雌花出现的迟早与多少,对黄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夏秋黄瓜生长发育阶段处在炎热的高温季节,日照长,雌花形成迟。用乙烯利在黄瓜幼苗期喷施,可促进雌性器官的发育,使原来着生雄花的主茎节位形成雌花,降低雌花着生节位,从而多结瓜,不仅增产,而且早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不同雌花朝向的黄瓜材料杂交,观察F1雌花朝向及商品瓜率。结果发现:黄瓜雌花朝向越向下,其商品瓜率越高;同类型雌花朝向的材料杂交,其后代F1雌花朝向较为稳定;不同类型雌花朝向的材料杂交后,其F1的雌花朝向趋于中亲值。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黄瓜育种过程中选择雌花朝向向下的黄瓜材料作为亲本,有利于提高黄瓜商品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早春抢早栽培的绿皮绿肉类甜瓜幼苗(3叶1心)喷施乙烯利,以增加雌花数量,提高坐果率,并为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除了含糖量和单瓜质量以外,经乙烯利溶液处理过的果实纵径、横径、肉厚和结瓜数要大于对照处理的。另外,随着乙烯利处理浓度的增加,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与之呈正比的关系,但随着浓度的增加,肉厚、含糖量、单瓜质量增加变缓。数据分析表明,400 mL/L乙烯利溶液浓度是相对理想的浓度,可以在生产上应用,浓度进一步加大可能会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