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杉木幼林施肥时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单施钙镁磷肥、尿素、氯化钾对生长促进作用与施肥时间有关,氮肥或钾肥被分次追入的生长效应高于一次性追肥;磷肥作基肥当年造林时一次性施入效果优于1年以后1次性追肥或分次追肥效果,到第4年底时,造林时施100kgP2O5/hm2,其蓄积量显著大于钾肥与氮肥处理,所有处理中,钙镁磷肥一次性施入100kgP2O5/hm2的处理生长量最大,其胸径和蓄积与无肥对照相比第3年分别提高20.0%和64.4%,第4年分别提高16.2%和42.1%  相似文献   

2.
梨麦间作系统水分效应与土地利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宽带距多行带梨麦间作系统水分效应、产量效应与土地利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拔节一乳熟期间,间作系统内小麦日蒸腾耗水比单作麦田低21.6%;距梨树0.0~7.0m,为土壤水分的降低区,7.0~25.0m为土壤水分提高区,间作系统总体上使麦田0~200cm土壤贮水量提高11.81%;间作系统内小麦水分利用率比单作麦田约高8.7%;间作系统小麦单产量比单作麦田高6.6%,土地当量值可达1.19。就水分效应和土地利用效应而言,在黄淮海平原农区发展这种宽带距多行带梨麦间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连续两个夏季,在位于中北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浙江省富阳市和临安县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内布置采茶试验,并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园比纯茶园光强减弱10~60klx,气温降低0.3~2.1℃,空气湿度提高1%~5%,风速减小0.1~0.3m·s-1。间作园内采茶工的衣服温度降低0.5~1.5℃,并以着白色衣料者降低最多;劳动者的实感温度降低0.3~0.8℃,在1d中感到“极度不舒适”的时间减少2.5h;不舒适指数减少1~3,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时间减少1h。由于在间作园林下劳动感到舒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22.6%~29.5%。  相似文献   

4.
发展的现状武汉市现有林地面积1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12%。7个经济林主产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15万公顷,经济林产品2000年总产量12.1万吨,产品年总产值2.64亿元。干果类1.16万公顷,水果类1.4万公顷,茶叶0.5万公顷,其他(油料等)0.13万公顷。在水果中,梨0.73万公顷,桃0.38万公顷,柑橘0.17万公顷,葡萄0.04万公顷,其他0.05万公顷。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的建设,我市经济林生产基地发展较快,综合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面积增长较快;二是产量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5.
雷林1号桉在贫瘠丘陵地造林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林1号桉在贫瘠丘陵地4种造林密度的林分,经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雷林1号桉林木的生长、产量与造林密度存在着密切相关,其中林木胸径、单株产量及保存率与造林密度呈负相关,单位面积生物量、蓄积量与密度呈正相关,4种密度中0.5m×1.0m密度的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大(88.32t/hm2绝干重,下同),为其他密度林分的2.4倍~5.7倍,适于经营短轮伐期薪材林;1.0m×2.0m的造林密度的小径木占30%,中径木占64%,适于经营短轮伐期薪、材两用林;1.5×3.0m密度的中、大径木占84.5%,适于用材林;2.0m×4.0m密度林木稀疏、产量低,作为经营短轮伐期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农林复合系统水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土壤水分动力学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中林—草×牧模式、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和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1)林×草×牧模式中,林木对降水具截留作用,截流量不足降水量的10%,故对林下牧草的生长影响不大;(2)林网—桐×粮(小麦)间作模式可降低12.0%的农田蒸散耗水量;(3)林网—梨×粮(小麦)间作模式中,0~40cm土层含水量比对照点约高14.0%,对冬小麦的灌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农间作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5a(1993~1997年)人工和自动气象仪器的观测资料,对不同模式杨农间作田中的温、湿、风和蒸发等小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杨农间作的防风效能为45%~87%,平均57%;可降低日最高气温03℃~34℃,平均降低13℃;降低地面日最高温度60℃,最高可达195℃;提高日平均绝对湿度09hPa~24hPa,平均14hPa;提高日平均相对湿度1%~13%,平均5%;减少水分蒸发17%~36%,平均25%;在干热风日可使相对湿度<30%的持续时间减少45h。因此,杨农间作具有明显的防风、降温、增湿和减少蒸发的作用,这对改善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适宜密植苹果新品种──特拉蒙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引种的3个柱型苹果品种中以特拉蒙品种综合表现最好。在高度密植株行距0.6m×1.0m(1111~1333株/667m2)的情况下,1年生结果株率80.9%,平均单果重2S5s。平均株产量1.06kg.平均产...  相似文献   

9.
枣黑腐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6年在豫北枣区对枣黑腐病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得出:药剂防治以2%农抗120质量分数为0.5%、50%毒菌威1.25%、50%退菌特0.66%效果最好,结合施基肥增强树势、清除越冬病原、间作花生等低杆作物,及时防虫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使病果率由30%以上降至5%以下。经5a防治示范与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间作型人工林气象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利用晴天条件下的实测资料,对间作小麦的毛白杨、山楂林的气象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间作型人工林的动力效应非常明显,林内各测点的防风效能平均在45%以上,最大达62%。由于林木对气流的阻挡、摩擦及碰撞,林内的湍流交换明显比旷野麦田弱。(2)间作型人工林内的空气温度、土壤热通量等热力参数均比旷野的大。(3)林内的水文效应也较明显,相对湿度提高4%左右,0~20cm上层的土壤湿度提高2%~3%,蒸发量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银杏-小麦间作系统水热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银杏 -小麦间作系统的热量效应 (白天 )和水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小麦抽穗 乳熟期 ,晴天间作系统总辐射量比单作 (麦田 )系统低 7.6 % ,阴天时二者差别不大 ;晴天间作系统净辐射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5 .6 %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 1.9% ;晴天间作系统潜热通量比单作系统低 6 .8% ,阴天时二者相差极小 ;晴天和阴天间作系统的感热通量均低于单作系统 ,分别约低 5 2 .6 %和 11.1% ;晴天间作系统土壤热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2 1.8%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2 5 .0 %。(2 )小麦拔节 腊熟期 ,间作系统小麦日蒸腾速率比单作麦田低 18.4 % ;小麦抽穗 腊熟期 ,实际区域面积 (1.4 3hm2 )内系统总蒸腾耗水量为 36 .4 5m3·d- 1,其中小麦占 91.7% ,银杏占 8.3% ,说明整个系统蒸腾耗水以小麦蒸腾耗水为主 ;系统内麦田土壤贮水量随带距的变化呈抛物线状分布 ,对比单作麦田 ,间作系统总体平均可使麦地 0  10 0cm土壤贮水量提高 6 .84 % ;间作系统小麦叶片水分利用率比单作麦田约高 4 .0 %。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对农田生态环境具有综合的改良作用 ,它是当前人类改善自然环境中积极、有效而又力所能及的生物工程 ,对系统的小气候的形成起到调节作用。林粮复合模式是太行山低山丘陵石灰岩区重要的复合农林业模式之一 ,对此模式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 3] 。但在该区对林姜复合模式的研究尚属少见[4~ 6]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局地气候条件 ,实行种间互补 ,使复合农林业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本文根据生姜 ( 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生理生态学特点 ,按照生态位原理 ,设计并提出了林姜复合模式。1 试验区概况  试…  相似文献   

13.
山地苹果园穴贮肥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洮南市北部半山区在山地发展苹果树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以洮南市北部半山区果树试验场20年生的123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山地苹果园采用穴贮肥水技术措施对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穴贮肥水技术可提高新梢生长量21.6%,提高叶绿素含量14.7%;平均单果质量比清耕提高22.3%。特等果率较对照提高27.3%。穴贮肥水可使苹果树增产2161.64 kg.hm-2,纯增收1689.07元.hm-2。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临城县南沟村铁尾矿砂废弃迹地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垦措施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以及铁尾矿砂废弃地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与尾矿沙混合填充深度1 m的1号地苹果幼树长势良好,其干径、基径、主枝粗等均极显著大于采用壤土填充深度仅50 cm的2号地,差值分别达到0.74 cm、0.52 cm、0.52 cm;1号地苹果幼树根系活力显著高于2号地;1号地土壤孔隙度大于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21~3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28%、0.23%、0.135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27 mg/g;2号地全N、全P、速效K含量以11~2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35%、0.16 g/kg、0.11 mg/g,有效Fe含量以0~10 cm土层最高,为0.013 mg/g。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三峡库区坡地新建梨-旱稻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梨园相比,梨园间作旱稻并秸秆还田后,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改土培肥效果,同时能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减少梨园病虫害的发生,消减非点源N污染负荷60.19 kg/hm2,非点源P污染负荷8.0kg/hm2。与单一系统相比,复合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44%,能量经济系数上升2%。研究结果表明:梨-旱稻复合系统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高效种植模式,值得在库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 3 种光照强度:100% 光照强度 (CK)、36.1% 光照强度(3 针遮荫网遮荫)和 17.8% 光照强度(6 针遮荫网遮荫)处理条件下的生长及光 合特性。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赪桐苗高、地径增长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显著增加 (P<0.05);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赪桐的叶面积、叶周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 SPAD 值显著增 加(P<0.05);与对照处理相比,17.8% 光强处理下赪桐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增加,光补偿点 (LCP) 和暗呼吸速率 (Rd) 降低。该研究表明,赪桐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及对弱光的利用能力;遮荫能促进赪桐生 长;100% 光照条件会抑制其生长,17.8% 光照强度更适宜赪桐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菇木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菇木林目标树择伐后形成的人工林窗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对照林分和择伐后林窗内设置调查样地,分层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相比,择伐6 a后林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了25.55%、13.68%、42.34%、15.32%和10.04%;而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43.50%和54.68%,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37.31%和44.43%,水解性氮含量分别下降了23.49%和10.28%,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11.06%、34.47%,C/N比分别下降了9.05%、19.65%。林窗0~20、40~6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2.79%和0.56%,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增加了0.94%,但差异均不显著。2)与对照林相比,林窗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28.02%、35.08%和0.2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增加了83.16%、35.78%和42.00%,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下降了19.26%、20.71%和7.18%。3)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征土壤肥力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表明,菇木林择伐6 a后形成的林窗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为菇木林择伐经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  相似文献   

19.
氮素高效基因型杉木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筛选适应退化地生长的杉木无性系 ,通过N素胁迫进行N素高效基因型杉木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杉木无性系的N素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随N素胁迫加剧 ,杉木无性系NR活力及光饱和点下降 ,CO2 补偿点增加 ,不同杉木无性系对N素胁迫的反应日趋明显 ,根据不同无性系在胁迫条件下的反应 ,把供试无性系分成 3类 :耐N肥性强、耐N肥性弱及耐N肥性一般无性系 ,其中 16 3号和 30 1号无性系是具有较高N素利用效率的省肥高产无性系 ,在肥力较低的林地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酸铝对杉木磷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32P示踪原子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铝对1年生杉木的根和叶磷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时,用酸铝处理根和叶后,根中^32P-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195%,叶片^32P-无机磷转运指数由43.0降低到20.0。根的P总含量中的各^32P-化俣物比例发生较大变化,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175%,有机化合物,脂类化合物,DNA,RNA分别减少到对照的55%,42%,36%,40%;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