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本文初步摸清了甘肃省盐碱地现状及分布情况,并针对不同盐碱化程度的耕地提出了不同的治理与改良技术措施。同时,对全省近年来盐碱地改良项目成效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进一步做好盐碱地治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浓度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危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资源短缺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盐碱化的治理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盐碱化的原因以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复合型土壤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有效的治理改造,从而起到恢复改善盐碱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遏制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的必要性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遏制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的必要性,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盐碱化、荒漠化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滴灌技术应用在啤酒花种植上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提出了应用滴灌技术后啤酒花大田行间大面积发生的盐碱化问题,分析了形成盐碱化的成因,对如何减轻和治理盐碱化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对滴灌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暗管排盐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有效治理盐碱地成为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热点,暗管排盐技术的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成为盐碱地治理领域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暗管排盐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从管材选择、排盐管的埋深、排盐管的埋设、暗管排盐工艺等方面,对暗管排盐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管排盐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暗管排盐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缪建新 《甘肃农业》2012,(1):75-76,78
通过对临泽县盐碱地分布调查,分析土壤盐碱化成因和盐碱地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盐碱地治理的思路措施与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来到了巴彦淖尔,看到了不毛之地,要让中国创造,世界唯一的硅谷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活性剂和巴彦淖尔的盐碱地谈一次成功的恋爱,让巴彦淖尔市地生灵气,人陶醉!——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但当地土地盐碱化程度却很严重。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到河套灌区耕地总面积的44%。来到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走在田间,远远望去,盐碱化土地白花花一片,走到重度盐碱的地块,真是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现状,重点论述了目前对流域盐碱化治理较为有效的几项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盐碱化土壤治理和改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排水技术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依赖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耕地进行改造,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重灌轻排的思想。然而本质上盐分并未脱离土壤,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风险,农田排水技术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长期应用农田排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对解放以来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发展及概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农田排水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通过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措施与建议,为今后新疆滴灌盐渍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治理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对盐碱地的形成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土壤盐碱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也应因地制宜,根据盐碱土成因、特点、利用目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盐碱地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绿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条件与土壤盐碱化关系,当前滨海新区城市绿化盐碱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并提出了今后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研究重点和方向。当前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模式以"抬"为基础,以"排"为核心,并辅助农业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土方填垫、暗管排水、翻土晒垡、施肥整地、客土改良、盐生植物改土、绿肥改土、耐盐碱园林植物改土等。  相似文献   

14.
论甘肃省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的生态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存在的重林轻草现象,结合甘肃省及其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相关理论对甘肃省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甘肃省应以还草为主、还林为辅,在有还林潜力的地方还应坚持"还草—还灌—还林"的逆向治理路线。  相似文献   

15.
<正>在向土壤盐碱化、酸化、板结,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宣战的过程中,硅谷利用有机硅新材料冲锋在治理土壤污染战斗的最前沿,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面对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硅谷利用有机硅治理的奥妙何在?为此,《中国农资》记者在"提高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科学用肥治理土壤污染高峰论坛"上采访了硅谷掌门人宋福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周和平  张立新  禹锋  李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9-161,164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我国干旱区地理环境特性、灌区土壤盐碱化成因、盐分种类、作物结构及节水灌溉条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节水灌区排盐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等问题,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由此指出灌区农田“盐分上移地表排”的水利改良模式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陕北盐碱地治理模式,以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在基于"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土体有机重构,形成一套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性治理新模式。分析长期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得出:在改排为蓄的治理模式下开发整理为农耕地的盐碱区,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治理模式是盐碱地治理的工程突破口,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依据。尽管如此,陕北盐碱地盐碱化问题依然严峻,仍然是今后治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2013年12月24日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甘肃省农牧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出台,标志着甘肃省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将  相似文献   

19.
盐碱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草地盐碱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植被,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和水利改良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是目前进行植被重建时重点选择的品种。基因工程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谷洪彪  宋洋  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95-16898
土壤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研究是开展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水盐运移模拟研究、水盐调控、预测预防土壤盐碱化以及进一步改善、改良和治理开发利用该区盐碱地的基础。在回顾松嫩平原盐碱化成因及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历史的前提下,总结并分析地质构造因素、水文地质因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对盐碱化形成的影响,并给出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体系架构图,确定出影响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过程中的可控与不可控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