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量身定制"的安装于仓外的储粮专用空调和谷冷相结合的控温方法,探索形成了华南地区浅圆仓玉米安全度夏控温新模式和控温新工艺。结果表明:该控温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浅圆仓玉米上层发热问题,实现最高粮温不超过30.0℃,平均粮温20.0℃左右的控温目标;探索总结出一种具有创新性、有效性和良好安全性的浅圆仓空调控温系统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控温储粮是将粮堆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水平,以确保储藏安全。控温储粮能降低粮食呼吸作用,抑制虫和霉生长,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是目前一项比较安全、经济、绿色的科学储粮新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控温储粮的基本理论依据、储粮控温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启迪 《粮食储藏》2012,41(5):39-41
对立筒仓的玉米应用移动空调进行控温储存试验,试验表明通过空调间歇性控温能确保玉米安全度夏储存安全,降低粮食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控温储粮带来的效益,我们对储存的稻谷进行控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温储粮减少了储粮害虫对粮食的危害,提高了粮食的免熏蒸率,延缓储粮品质劣变,确保了储粮安全,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仓房内,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压盖一部分粮面,另一部分采用稻壳包覆盖。分另q进行隔热控温处理,经一年储存试验表明,两种材料隔热保冷效果均明显,但从安全、经济、有效等方面综合比较,稻壳包优于聚苯乙烯泡沫板。  相似文献   

6.
河沙实仓压盖隔热控温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面压盖隔热作为控温储粮重要技术之一,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余岭国家粮食储备库也作过多种压盖材料和方法的尝试。如:利用包、散装稻壳、包膜泡沫板、双膜冷气囊密闭动态隔热等进行试验,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从中取得一些经验。2005年,我们大胆探索、就地取材,成功地利用含水量为5%的河沙进行试验,对粮面进行压盖隔热控温。试验以较低的投入,达到与其它材料和方法等同的预期效果,并且具有多项材料和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华南地区综合控温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高温高湿的华南地区开展控温储粮,改善储粮环境,提高保管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试验从仓顶、墙体、窗门和粮面等方面对原有仓房进行局部改造,采取仓顶喷淋、外墙悬挂遮阳布、内墙挂膜、粮面大糠包压盖等一系列控温措施。结果表明,进行局部改造投资较少,仓房的隔热保温性能和实用性大大提高,解决了仓内积热产生的危害,为安全储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4个高大平房仓储粮小麦在度夏期间进行空调控温。在此基础上选取2个仓进行氮气气调,研究了单独空调控温以及空调控温结合氮气气调储粮过程中小麦的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仅单独空调控温时,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小麦的害虫数量不断增加,而小麦的害虫数量在氮气气调后则开始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两种储粮方式下小麦的水分含量、容重和面筋吸水率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氮气气调的小麦水分含量、容重和面筋吸水率降低程度稍低于仅空调控温的小麦;小麦的色泽、气味和呕吐毒素含量在储藏期间未发现明显改变,表明应用氮气气调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空调控温与内环流控温两种储粮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两种技术均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均能有效延缓品质劣变。两者比较,除初期安装方面内环流控温不如空调控温安装快捷,成本较低外,内环流控温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降温快,吨粮成本低;②均衡粮温,降仓湿快,有效消除储粮隐患;③安全实用,功能多样,绿色环保;④在保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⑤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华南地区粮库控温方式主有粮面压盖谷冷控温、谷物冷却机谷冷控温、窗式空调粮面控温、工业空调粮面控温、移动式空调控温、仓顶喷淋控温等。本文将以上几种控温方式的成本、优缺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叠氮气体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叠氮气体进行了防治储粮害虫的试验。从叠氮气体的生物学效应试验和实仓应用证实了其杀虫效果,结果表明此气体具有杀虫速度快,对害虫无抗药性,对谷物品质无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造浅圆仓测温电缆,实现了浅圆仓膜下充氮气调和膜上中央空调控温,提高了卸粮口、大门口、通风口等死角的害虫致死率。将浅圆仓氮气气调杀虫与控温储粮相结合,实现了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分析了其在国内的产业化发展情况。植物源杀虫剂因其具有杀虫活性成分多样性、对害虫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对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较为深入,多注重杀虫有效成分的鉴定、杀虫效果及机制的研究;现阶段中国对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较少,且应用于生产上的商品化品种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分析总结,提出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凯安保防治立筒仓储粮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用凯安保防治立筒仓储粮害虫的适用喷雾技术,有效合理剂量,防护效果,有效防护期及残变化情况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多喷咀喷雾器,筒仓顶溜管处施药和上下两层各处理4m粮食的喷雾技术有效可行,药剂损耗低,操作安全简便;2.凯安保防治立筒仓储粮害虫采用0.5ppm的剂量有效合理,能够保持储粮一年以上基本无虫,小麦原粮,麸皮的药剂残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引人注目的储粮害虫防治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根据所掌握的新近国际储粮害虫防治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动态和发展 ,结合我国情况 ,在熏蒸剂磷化氢和惰性粉类杀虫剂方面 ,择其主要的作了扼要介绍 ,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子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储粮害虫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动态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气体,食物,生物及人为因子,储粮害虫对环境的要求因虫种而异。描述温度与储粮害虫发育速率之间关系可采用逻辑斯谤模型,王-兰-丁模型及生物物理模型,除影响发育速率外,温度对储粮害虫繁殖,存活及地理分布也有明显影响,湿度与温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储粮害虫发育和繁殖,适宜的湿度范围常随温度的变化而转移,气调对储粮害虫的影响已成为近十十年来的研究热点,气调配合熏蒸可有效提高熏蒸剂杀虫效果,食性特化是对食物长期适应的结果,不同虫种对食料有一定要求,影响储粮害虫的生物因素包括捕食者,寄生者及病原微生物等,研究储粮害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目的在于为控制储粮害虫种群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用回归方程预测和控制储藏谷物品质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明珍 《粮食储藏》1996,25(2):26-30
为较准确地识别和衡量储藏过程中谷物早期的劣变及其程度,防止、控制或延缓不良变化的发生,根据对国内外有关资科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安全水分、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平衡水分、水活度的回归方程及控制指标,以预测和控制储藏谷物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玉米象生物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是一种重要的仓储物初期性害虫,被列为头号毁灭性贮粮害虫。从温度、湿度和营养对玉米象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防治现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从玉米象种群变动规律、开展玉米象种群危害模型的组建、重视玉米象无公害防治技术等角度指出了玉米象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更系统地防治玉米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7个储备粮承储企业159个仓廒89.17万吨库存粮食害虫防治经济性调研与分析,分别研究了害虫蛀食性和粉食性、小麦和玉米、熏蒸杀虫温度等情况下储粮害虫防治与其经济阈值的初步关系。主要结果包括:①蛀食性害虫的经济阈值小于粉食性害虫,同等条件下处理蛀食性害虫挽回的经济损失要大于付出的成本;②小麦和玉米品种的经济阈值小于稻谷,在同样的条件下,出现同样的害虫,处理小麦和玉米所付出的代价比挽回的经济损失要小;③熏蒸杀虫时,粮温在20℃以上,经济阈值较小,当粮温在15℃以下及35℃以上时,害虫防治的经济阈值较大。  相似文献   

20.
PH3+5%CO2用于高仓熏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铜染国库进行了PH3 5%CO2膜下环流熏蒸杀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AIP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加入5%的CO2可提高同期的PH3浓度和CT值,确保杀虫效果。熏蒸后的稻谷无PH3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