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林分结构调整、水肥营养管理以及其他经营措施3个方面梳理了各种毛竹生长丰产调控技术:在毛竹经营管理中,可以通过砍竹和留笋等措施优化毛竹林空间结构,增加具有高产空间结构的目标竹比例,调控包括年龄结构、林分密度、树种组成以及地下鞭根分布等;在毛竹的生长周期内需要通过施加水、肥等营养来满足毛竹林生长所需要,进而提高产量;对毛竹林土壤进行垦复、除草等人工抚育措施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毛竹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安徽泾县蔡村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情况,对该地区不同经营措施下毛竹林的林分结构及林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现存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粗放经营、垦复-施农家肥、垦复-施配比肥这3种不同措施经营的毛竹林其平均胸径分别为9.55、11.38和10.89 cm;其平均立竹度分别为0.28、0.36和0.34;调查区内毛竹林地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可溶性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土壤中的钾含量在深度为0~10 cm的土层中最低。各经营措施下毛竹林各器官中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的大小顺序均为:竹秆竹根竹枝竹叶。粗放经营、垦复-施农家肥、垦复-施配比肥的毛竹林其总生物量分别为76.69、90.03和84.86 t·hm-2,其总碳储量分别为154.96、235.83和229.18 t·hm-2。根据竹龄和采伐习惯估算,采取经营措施的毛竹林平均每年同化CO2的量(26.11 t·hm-2a-1)是粗放经营毛竹林(22.81 t·hm-2a-1)的1.14倍。文中因此认为,从竹林的长期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来看,应采取适度或适当的管理与施肥措施(尤以农家肥为佳),这样才可在提高毛竹林生产力的同时增强毛竹林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温干旱对毛竹林的危害及抗旱经营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毛竹生长造成的危害及毛竹林高温干旱灾害的表现特征。从生态高效培育竹林经营管理出发,提出了按照立地条件科学开展分类经营、加强旱期竹林营养管理、合理开展毛竹林垦复、竹林除草禁用除草剂及改毛竹纯林为混交林等五项技术措施,从而指导竹农科学培育毛竹林,提高毛竹林自身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垦复对毛竹林鞭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垦复是毛竹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合理垦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促进地下鞭系的生长,致使鞭段数量、竹鞭长度、鞭芽数量、鞭的节间长度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对鞭层深度、鞭龄组成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取农户访谈、对比实验方法对在福建省永安市主要毛竹重点乡镇毛竹林水分管理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合适的毛竹林水分管理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毛竹林的经营效益。采用在8月至翌年1月期间连续干旱15~20 d时浇灌120-150 t·hm~(-2)水的处理,可使毛竹林的冬笋产量提高9倍,经济效益增加10 899元·hm~(-2)。毛竹林地下鞭壮芽、笋芽、当年度发笋节的数量,冬笋产量均随水分管理的加强而明显增加,弱芽的数量则明显减少。说明在冬笋萌发期给予适当的水分供应,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冬笋产量和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是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关系着该区域森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文章调查分析了紫金山毛竹林的起源、林分结构及经营管理现状,提出了改善毛竹林质量的经营措施,包括:调整竹林结构、混交阔叶树种、生态防治病虫害等生态培育措施,垦复、施肥、劈山除灌、疏伐等退化竹林复壮措施,以及控制竹林扩张、改造荒芜竹林等措施。这些经营措施为紫金山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毛竹林地下结构与产量初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毛竹林的地下结构是毛竹林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拟探讨毛竹地下鞭根系统的分布与结构特点,以寻求提高单产的途径。一、调查方法与内容在贵州赤水地区选择立地经营水平、大小年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将毛竹林按疏、密不等设立样地,并在调查范围内均匀布设四个调查点,12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毛竹林土壤肥力维持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型毛竹林是指以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和改善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毛竹林类型,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功能.文章在分析垦复毛竹林、未垦复毛竹林、毛竹木荷混交林3种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型毛竹林养分功能动态平衡的要求,提出了保持适当比例的针、阔叶树木,改善和优化毛竹林生态结构;采用择伐方式或半封山形式,合理保持立竹度和林龄、径级结构比例;采用带垦方式;开展模式施肥;改造毛竹林为混交林等生态型毛竹林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鞭竹系统——"竹树"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毛竹生长发育规律及特性,结合靖安县实施部、省、县级毛竹项目的调查,研究了毛竹林的鞭竹系统—"竹树"的生长活动节律及其作用;明确了"竹树"的相关概念和毛竹林大、小年的划分标准;绘制了毛竹林大小年鞭竹系统(竹树)的生长活动节律图;阐述了毛竹林花年鞭竹系统和大、小年鞭竹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观点;建议毛竹林经营管理应留养1~8年生竹鞭,禁伐1~5年生毛竹,择伐6~8年生毛竹,皆伐10年生(含10年)以上毛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调查毛竹在不同海拔、坡向和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27个毛竹林标准地。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和竹高均有显著影响。经营毛竹林宜选择A1 B3 C3组合(即低海拔、阴坡、下坡)为好。本文为毛竹造林时选择适生海拔、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定位研究法采集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林土壤样品,在相似经营措施条件下,垦复毛竹纯林、未垦复毛竹纯林土壤水解氮含量春夏高于秋冬两季,毛竹木荷混交林水解氮含量呈现春季与冬季相近而分别高于夏季与秋季。垦复毛竹林土壤速效磷含量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未垦复毛竹林则是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毛竹木荷混交林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冬较低。3种经理方式毛竹林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冬春季(52.1~233.3 mg.kg-1)高于夏秋季(39.2~188.3 mg.kg-1),各林分相同土壤层次平均速效钾含量夏季均最低为(51.1~123.2 mg.kg-1)。0~10 cm土壤层次的养分贮量序列:水解氮为毛竹木荷混交林320.4kg.hm-2>未垦复毛竹林244.9 kg.hm-2>垦复毛竹林239.8 kg.hm-2,速效磷是垦复毛竹林14.3 kg.hm-2>毛竹木荷混交林8.6 kg.hm-2>未垦复毛竹林6.6 kg.hm-2,速效钾是毛竹木荷混交林159.5 kg.hm-2>未垦复毛竹林132.9 kg.hm-2>垦复毛竹林125.8 kg.hm-2。对水解氮、速效磷的吸收高峰期可能在孕笋的秋冬季节然而对于速效钾可能在夏季,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养分状况总体优于毛竹林,垦复毛竹林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提供参考,调查分析了毛竹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征及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对立竹受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毛竹叶片灼伤、枯黄、失绿变白,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竹秆脱水、皱缩、枯黄,中下部位出现黑斑,局部表皮灼伤。竹龄越小受损程度越严重,1度竹死亡率显著高于2度及2度以上竹。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立竹密度、经营水平等对毛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海拔较高毛竹林高于海拔较低毛竹林,阳坡毛竹林显著高于阴坡毛竹林,且上坡>中坡>下坡,土壤厚度<50 cm 毛竹林明显高于土壤厚度>100 cm毛竹林,立竹密度3 750 4 500株·hm-2和2 250 3 000株·hm-2毛竹林高于立竹密度3 000 3 750株·hm-2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土壤厚度、坡位,其次为海拔高度、坡向和立竹密度。  相似文献   

14.
地面覆盖对毛竹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面覆盖对毛竹林出笋状况及地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覆盖技术后,毛竹出笋时间显著提前,笋产量大大提高;覆盖后样方内竹鞭总长度为740.48cm/m2,幼壮龄鞭占总鞭长的35.95%,和未覆盖竹林相比,鞭段数有所增加,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比例有所下降;覆盖毛竹林鞭侧芽的总数少于未覆盖毛竹林,但休眠芽中的活芽高于未覆盖竹林。表明连续覆盖2年后的毛竹林地下鞭还具有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低产毛竹林的改造技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低产毛竹林应采取不同的改造技术措施,深翻改土是残败型毛竹林改造的关键措施;劈山清杂、加强垦复抚育管理和适当增施肥料是荒芜型低产毛竹林改造的重要措施,而调整竹林的年龄结构则是提高低产竹林产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结合二类资源数据,探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毛竹林扩鞭性增长对当地林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平区毛竹林面积正以每年1%~2%的速度扩增,分析了毛竹林扩鞭性增长的原因及对当地林业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控制毛竹林扩鞭性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毛竹鞭梢年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是靠竹鞭进行营养繁殖的森林群落,而竹鞭则由鞭梢(鞭笋)生长形成。通过鞭梢生长的研究,了解竹林地下部分年生长节律,可为正确制定竹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1976年12月至1978年12月在江西省兴国县均福山林场,海拔600余米,密度150株/亩,平均眉径8.7厘米,大小年较分明的一般经营毛竹纯林内  相似文献   

18.
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生长特性以及经营措施对它影响的研究,竹根和竹鞭的解剖研究.竹林鞭根的生物量、能量和物质循环的研究,竹林鞭根的吸收能力、根际固氮以及内源激素和生物酶的研究等;总结了竹林地下系统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临桂县地处中亚热带,适合毛竹生长的有利条件,毛竹林面积大,竹农户数多,大部分经营粗放,产量产值低。针对过量采伐,立竹比例结构不合理以及毛竹林林地板结、土中硬物多、缺肥等问题,提出了修山、垦复、施肥、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病虫害防治等可持续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毛竹鞭笋产量和地下竹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 a对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施施肥与不施肥的试验,分析施肥对地下竹鞭生长和鞭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鞭笋产量增加28.9%,鞭笋支数增加27.9%,达到极显著差异;施肥鞭笋单支重量变化很小,仅增加0.7%;施肥地下竹鞭的总长度、竹鞭粗度、竹鞭节间长度均略有增长;施肥毛竹林竹鞭分布在土层中鞭段数所占的比例:0H≤10 cm和11 cmH≤20 cm分别增加153.11%和11.09%,21 cmH≤30 cm减少19.95%,31 cmH≤40 cm和H40 cm分别增加4.54%和7.56%。可见,施肥对鞭笋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对竹鞭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是,连续施肥会导致分布在土层中的竹林幼鞭向上靠地表生长,对竹林经济产量不利,影响笋的孕育和萌发。因此,建议对连续施肥的林地,应及时采取埋鞭措施,确保毛竹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