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重对蛋形指数孵化失重及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蛋重对蛋形指数、孵化失重及出生重的影响,选取三穗鸭种蛋500枚进行孵化,通过测定蛋重、蛋形指数、26胚龄重和初生重等指标,了解蛋重对其他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蛋重的大小决定了26胚龄重和初生重(P<0.01),与蛋形指数和孵化失重没有必然联系(P>0.05),而蛋形指数与孵化失重和失重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蛋形指数影响种蛋的孵化失重。  相似文献   

2.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探索了不同蛋重对汶上芦花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挑选的324枚健康种蛋按蛋重分为3组:Ⅰ组(39.65~44.82 g),Ⅱ组(45.07~49.44 g),Ⅲ组(50.18~56.78 g),测算种蛋3个胚龄的失重和失重率,并对孵化效果和雏鸡初生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Ⅲ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种蛋的失重随蛋重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但失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雏鸡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汶上芦花鸡蛋重区间为50.18~56.78 g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即在同一孵化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在同一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效果;同时对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受精蛋和白蛋失重进行了测定。将鸡、鸭种蛋清洗、消毒后装入孵化机进行孵化,采用变温孵化,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翻蛋1次/2 h,孵化中后期对鸭种蛋进行凉蛋处理,每隔3 d对鸡、鸭种蛋的重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孵化结果进行测定。鸡、鸭受精蛋失重率分别为10.84%、11.12%;鸡、鸭平均每天失重为0.60%、0.41%,鸡、鸭种蛋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6.8%、86.0%,健雏率分别为97.3%、96.5%。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是可行的,蛋重对失重率有一定影响,鸡、鸭种蛋失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鸡孵建昌鸭种蛋,观察其失重规律。结果,建昌鸭种蛋孵化过程胚蛋失重与孵化日龄呈正相关关系(r=0.43),且与胚胎发育阶段形成有规律性的失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莆田黑鸭为素材,从羽色及蛋品质的角度对其进行种质特性研究。以羽色稳定遗传的莆田黑鸭和莆田白鸭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F1代个体进行自群繁育获得F2代个体,观察2个世代的羽色情况。选取产蛋初期莆田黑鸭所产的白壳、青壳和黑壳蛋各30枚,测定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蛋黄重、蛋形指数和蛋黄比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1代入孵种蛋634枚,出雏448只,公母比为208:240,羽色均为黑色;F1代群体自群繁育获得F2代种蛋,入孵344枚,出雏288只,公母比为119:169,羽色发生分离,黑羽:白羽为206:82;黑壳蛋的各项指标(蛋形指数除外)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白壳和青壳蛋,白壳和青壳蛋的大多数指标没有差异;在青壳蛋中,蛋重与蛋黄颜色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莆田黑鸭黑-白羽性状的遗传符合单基因分离定律,白羽为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莆田黑鸭白壳与青壳蛋的主要区别在于蛋壳颜色,黑壳蛋的蛋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拉萨白鸡蛋重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孵化至第11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4.11±0.71)g、(6.73±1.67)%;孵化至第20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最大,为(7.81±1.27)g,Ⅳ组的胚胎失重率最大,为(13.08±2.59)%;蛋重在60.0 g时,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最高,分别为85.19%和86.79%;不同组别的第11日胚龄蛋重、第20日胚龄蛋重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雏鸡的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显著正相关(r=0.94)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组别的雏鸡初生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比较莆田黑鸭黑、白羽系群体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揭示莆田黑鸭的品种特性。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莆田黑鸭黑、白羽系群体生产规律基本一致;繁殖性能方面,莆田黑鸭黑羽系的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受精蛋孵化率高于莆田黑鸭白羽系(P0.05),但种蛋受精率低于莆田黑鸭白羽系(P0.05);蛋品质方面,莆田黑鸭白羽系的蛋形指数显著高于莆田黑鸭黑羽系(P0.05),蛋壳厚度、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饲养的4个福建鸭地方品种(莆田黑鸭、连城白鸭、山麻鸭和金定鸭)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种蛋孵化,比较种蛋孵化的相关指标。统计分析4个鸭地方品种的无精蛋数、死胚蛋数、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金定鸭孵化效果最好,莆田黑鸭和山麻鸭次之,连城白鸭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鹅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及孵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1 d~28 d平均失重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籽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豁鹅与籽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籽鹅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孵化率籽鹅与豁鹅、莱茵鹅比较,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入孵蛋重与28d胚蛋重呈强正相关,失重率随蛋重增加而降低;蛋重越大,初生重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2.
青,白壳鸭蛋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黑鸭的蛋品质测定显示,青、白壳蛋间仅稍有差异,但青壳蛋蛋黄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白壳蛋(P<0.05)。不同壳色系测定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壳蛋蛋黄胆固醇水平低于白壳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给养N-乙酰-L-谷氨酸(NAG)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性能以及鸡胚生长、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7.0胚龄拉萨白鸡活胚蛋240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G给养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活胚蛋。17.5胚龄时,NAG给养组经羊膜腔无菌注射1.5%NAG营养液,注射剂量为0.1 mL,即NAG补给量为1.5 mg/枚;对照组种蛋不做处理。在19.5胚龄观测鸡胚生长指标、肠道形态,出壳当天统计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孵化后期胚蛋给养NAG对拉萨白鸡鸡胚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 NAG给养组种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健雏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胚蛋给养NAG显著降低了19.5胚龄鸡胚十二指肠火箭形绒毛比例(P0.05),对空肠和回肠各类型绒毛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胚蛋给养NAG显著提高了19.5胚龄鸡胚回肠手指形绒毛高度(P0.05),对回肠手指形绒毛宽度无显著影响(P0.05);NAG给养组19.5胚龄鸡胚十二指肠、空肠手指形绒毛高度和宽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孵化后期(17.5胚龄)经由羊膜腔给养1.5 mg/枚NAG可提高拉萨白鸡种蛋的孵化率,对鸡胚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可促进鸡胚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分析不同壳色雷州黑鸭蛋蛋品质,试验选取21周龄雷州黑鸭所产的青壳和白壳商品蛋各30个,测定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重、蛋黄重、蛋黄颜色、哈夫单位,并进行分析。结果:青壳蛋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重、蛋黄重、蛋白高度、哈夫单位的均值均高于白壳蛋,而蛋黄比色和蛋黄相对重的均值低于白壳蛋(P0.05);青壳和白壳蛋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蛋黄重和蛋重、蛋黄相对重和蛋黄重、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青壳蛋蛋黄相对重和蛋壳颜色、蛋白高度和蛋壳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白壳蛋黄相对重和蛋壳厚度显著负相关(P0.05),蛋黄比色和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和蛋重、蛋白高度和蛋黄重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雷州黑鸭青壳蛋与白壳蛋的主要区别在于蛋壳颜色,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是雷州黑鸭蛋用性能选育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三穗鸭胚胎增重与胚蛋营养物质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是在机器孵化条件下,以三穗鸭种蛋为试验材料,解剖了不同胚龄的胚蛋共65个,进行了胚胎增重与胚蛋营养物质的变化和胚蛋失重的观察.结来表明:胚胎从2~26胚龄其绝对增重率为0.0572%~100%,相对增重率为100%~8.4%;胚蛋营养物质随胚胎增重而变化的相关系数:蛋黄r=-0.78(P<0.01),蛋白r=-0.64(P<0.01),蛋壳r=-0.87(P<0.01),胚重与胚蛋失重r=0.84(P<0.01)  相似文献   

16.
白建 《中国饲料》2019,(1):31-35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320枚海兰褐鸡种蛋进行孵化。按蛋重将种蛋分为4组:Ⅰ组(51.0~55.9)g,Ⅱ组(56.0~61.0)g,Ⅲ组(61.1~66.0)g,Ⅳ组(66.1~70.6)g。通过研究比较4组不同蛋重区间内,海兰褐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变化情况,及胚胎在各胚龄失重和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Ⅱ组的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高9.81%、4.62%、7.11%(P> 0.05)。Ⅱ组的18胚龄失重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低10.99%、5.33%、34.82%(P <0.05)。(2)海兰褐鸡种蛋孵化的最佳蛋重区间为56.0~61.0 g。超出此范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有所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选择适宜重量的种蛋进行孵化,以保证较好的孵化效果。(3)海兰褐鸡种蛋整个孵化期内,失重过程稳定。入孵蛋重不同,种蛋的失重率不同。失重率越高,种蛋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蛋重对肉杂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肉杂种蛋按蛋重大小分为7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和早期死胚率无显著影响(P>0.05),Ⅵ、Ⅶ组中后期死胚率显著升高(P<0.05);孵化至18天,Ⅰ组的相对失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Ⅳ、Ⅴ、Ⅵ组的相对失重差异不显著(P>0.05),Ⅶ组的相对失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蛋重为58.1g~66.0g时,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2.41%~97.16%和88.00%~91.3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正相关(r=0.98)。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豁眼鹅种蛋主要数量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随机抽取1 000个豁眼鹅种蛋,分别测量其蛋重、蛋形指数,整批孵化并测量孵化过程中的种蛋失重,抽样测量种蛋蛋壳厚度和气孔数,分析上述种蛋数量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蛋重在110~139 g的各个试验组孵化率均高于81%,蛋重低于109 g和高于140 g的各个试验组孵化率均低于75%;蛋形指数在1.40~1.54范围内时,孵化率为80.0%~88.2%,蛋形指数小于1.39(过圆)或大于1.55(过长)时,孵化率降至43.9%以下;孵化过程中,在同一胚龄种蛋绝对失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10=0.91、r21=0.94、r28=0.92),而相对失重较为稳定,正常出雏的种蛋在10、21和28日胚龄相对失重率分别为:4.02%、10.53%和14.13%,相对失重率过高或过低胚胎致死。经剖检测定一照、二照和三照死胚蛋与发育正常胚蛋气孔数有显著差别,发育正常胚蛋平均为75个/cm2,明显高于各期死胚蛋;发育正常胚蛋蛋壳厚度平均为0.452 mm,蛋壳过厚和过薄均易导致胚胎死亡。试验表明,豁眼鹅种蛋的数量性状对其孵化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孵化前应强化种蛋选择,以降低孵化成本和提高其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鹅种蛋设计的新颖大翻蛋角度孵化机,使得种蛋孵化过程翻蛋角度由常规的90°提高到170°左右,并附加其他温湿度及凉蛋控制等技术,对胚蛋更好通风换气。利用大角度翻蛋和常规90°角孵化机孵化扬州鹅、马岗鹅和狮头鹅种蛋,比较对活胚率、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弱雏率之间的影响。新颖大角度翻蛋孵化机使扬州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70个百分点(P0.01)、3.31个百分点(P0.05)、3.55个百分点(P0.05)和1.71个百分点(P0.01)。对马岗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较常规孵化机能弱雏率降低1.54个百分点(P0.05)。对于大体型狮头鹅的种蛋,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6.11个百分点(P0.05)和7.34个百分点(P0.01),并降低弱雏率2.08个百分点(P0.05)。采用大角度翻蛋孵化机可提高扬州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0.3%、狮头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6.2%,尤其能提高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比较50克以上的异常种蛋(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沙壳蛋)与正常种蛋的孵化效果,为提高种鸡场种蛋率、控制生产成本提供参考数据。研究共进行了3批次重复孵化试验,主要考察孵化率、种蛋失水率、健雏率及雏鸡前期成活率。结果表明:异常种蛋中的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的主要孵化指标接近或好于对照组(正常蛋),鸡苗体重达到良凤花鸡鸡苗标准,鸡苗前期饲养成活率高。本结果表明,上述3种异常种蛋可以作为种蛋入孵,提高经济效益;异常种蛋中的沙壳蛋主要孵化指标均稍差于其他试验种蛋,不建议作为正常种蛋入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