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产品配方设计、生产、管理和认知4 个方面分析婴幼儿液态配方奶实现国内制造及推广的可行性,在产品配方设计和生产上相对容易实现,而相关产品的管理和消费者认知度提升是实现国内企业制造婴幼儿液态配方奶的关键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不用"冲调"、打开即喝,婴儿液态奶在亚洲市场刚起步,中国市场虽无国标却中外资品牌林立。有分析称,婴儿液态奶这片"蓝海"固然被看好,但短时间难成市场"新贵",还得花三五年时间培育推广以改变消费者习惯。在业内人士看来,婴儿液态奶在中国也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婴幼儿液态配方奶在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婴儿配方奶基料的pH值及UHT杀菌时间、温度对配方奶中维生素存留量影响的研究,以及对婴儿配方奶保质期内各种维生素含量的监测,确定了婴儿配方奶中各种维生素的建议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喜好测试、评分检验法对三种不同配方的婴儿奶的整体风味、乳香味口感、鱼腥味四个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配方一最受消费者喜爱,其整体风味、鱼腥味的掩蔽效果均优于其它两个配方,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提供参考资料,进而找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强化多不饱和脂肪酸、改性牛乳蛋白、提高维生素稳定性、添加低聚糖等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结论:提出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来发展的焦点应集中在母乳的营养基础理论研究、具特殊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品种细分以及液态婴儿奶的开发、免疫活性物质的添加、奶源质量以及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在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被误导消费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梳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标准法规的基础上,对29款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无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婴儿营养补充剂、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得出结论:大部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添加了胆碱、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DHA、ARA和核苷酸等可选择性成分;根据医学用途不同,配方中的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性成分添加情况存在差异。同时,提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仔细查看产品标签、谨遵医嘱选购和食用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消费者选择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国市场上的46家乳品生产企业生产的46种配方奶粉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配方奶粉中营养素含量不足,引起企业及消费者的重视。乳制品生产企业与其它营养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配方奶粉及液态强化奶时,一般都是购买复配型营养强化剂,添加到乳制品中进行营养强化。由于复配型营养强化剂从生产到使用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就会造成产品中营养素含量不合格。这次被抽查到的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有些就是由于复配型营养强化剂使用不当,造成产品不合格,这对于乳…  相似文献   

8.
对市售30个产品的婴儿配方奶粉配料进行分析对比,配料按照原料、营养强化剂、可选择性成分三大部分进行划分,经过对比分析可知,目前婴儿配方奶粉研究重点是母乳中活性成分的选择和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的化合物来源选择也更利于机体吸收利用。通过分析比较婴儿配方奶粉中所含营养素的配料来源,为婴儿配方奶粉的配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风味羊奶皮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新型营养更全面的适合大众口味的奶皮子。在传统奶皮子加工的基础上,选用可可粉、草莓、桑椹、山羊奶和白砂糖为原料,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风味羊奶皮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其工艺流程为:山羊奶过滤→加热灭菌→加白砂糖、可可粉或果汁→搅拌翻扬→保温→冷却→取出奶皮→晾晒→成型;其产品配方为:(1)可可味奶皮最佳配方:20g可可粉,80 g糖/5 kg奶;(2)草莓奶皮最佳配方:400 mL草莓汁,50 g糖/5kg奶;(3)桑椹奶皮最佳配方:400 mL桑椹汁,60 g糖/5 kg奶。研制的奶皮子的营养更加丰富,口感更加纯香,衍生产品更加多样,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母乳被公认为婴儿营养的“黄金”标准和婴儿的最佳食物,由于母乳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存在,使其为婴幼儿提供除营养外的其他益处,如免疫保护。本文综述母乳活性成分乳铁蛋白、母乳低聚糖、核苷酸、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和益生菌对婴儿免疫健康的影响,同时对市售11 个产品的婴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婴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GB 5009.93—2017第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硒检测方法的适用性。7 家实验室分别对6 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3 类配方)和婴儿配方乳粉质控样品中的硒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回收率。结果表明:GB 5009.93—2017第一法和第三法均适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检测,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各种配方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生乳分级制度将鼓励"养好牛、产好奶"的氛围,尤其是改变当前越是规范化大型牧场反而因为管理成本偏高而亏损的状况。此外,此举也能引导牛乳加工企业积极自建优质奶源基地,形成整个乳业链条的良性发展。继对婴儿配方乳粉实施史上最严检测标准之后,我国又开始着手鲜乳的新国标制定。我国对于生乳新国标的第一次讨论稿已经发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新国标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施生乳分级标准,即将原奶中的优质奶源与一般奶源区分开来,最终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的乳产品,既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改变目前"好奶卖不出好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1/3婴儿配方奶粉不合格 强化奶粉竟然不含奶 个别奶粉细菌数量严重超标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京、津、哈等六城市45种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仅为66.7%.这一情况告诫人们,市场上的奶粉质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对市售国内外10 个不同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产品进行营养素分析对比。比较标签标示值与实际检测值的差异,并以偏差率表示,分析指标存在偏差的原因。研究发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标示值和检测值均控制在婴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范围内。通过研究为婴儿配方奶粉中营养素设计值及确定产品标示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婴儿配方奶粉中强化DHA和AA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加速实验讨论了添加DHA、AA的婴儿配方奶粉在保质期内DHA和AA含量、表面油、过氧化值和滋气味的变化情况,综合上述各指标分析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的重要成分,研究非母乳低聚糖与HMOs之间的差异是实现婴儿配方乳粉母乳化、提升婴儿配方乳粉营养功能、满足婴儿营养健康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综述近几年关于HMOs种类、结构特征、HMOs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肠道健康及免疫系统发育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比较常见动物乳中低聚糖的构成与HMOs的差异,阐述目前婴儿配方乳粉中常用低聚糖的特点及其功能,提出低聚糖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开发新型婴儿配方乳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根据IFCN(国际奶牛场经济学会)2010报告的数据,文中选取了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以色列、阿根廷和中国等国,对其奶农奶价、消费者奶价和牛奶加工与零售附加值进行分析和比较。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上述各国的牛奶计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液态乳制品在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乳制品的正常生产与流通,不仅关系着相关行业的运转与发展,还影响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安全。乳制品的生产经过原料奶采集、乳制品加工生产、常温/冷链运输以及各级经销商销售等环节最终走上消费者的餐桌,各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操作。旨在从供应链视角,通过对液态乳制品生产流程的梳理,研究目前乳制品的发展情况,为乳制品质量安全、冷链物流、乳制品供应链成本优化等提供思路,为乳制品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事件犹如平地一声惊雷,不仪给许多婴儿和母亲们造成了巨大的身心摧残,在消费者中也引起巨大反响,继发的"倒奶杀牛"事件更是严重威胁着我国民族奶业的产业发展.在这场风暴当中,谁是受害者,消费者?企业?奶农?政府官员?没有赢者……从不间断的"问责"声中我们最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此事带来的教训.雪莱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才属于我们自己!"是否必须经历这样惨痛的教训,将来的"道路"才会平坦?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40、50、60、70℃)下对含益生菌的婴儿配方乳粉进行冲调,分析冲调温度和冲调方式(温水直接冲调或温/凉水两步冲调)对乳粉中益生菌存活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婴儿配方乳粉冲调液5℃冷藏24 h期间的微生物变化。结果表明:冲调温度越高,婴儿配方乳粉中益生菌的存活率越低,冲调温度相同时,温/凉水两步冲调婴儿配方乳粉的益生菌存活率大于温水直接冲调,40℃和50℃冲调有利于益生菌的存活(存活率60%);婴儿配方乳粉冲调液5℃冷藏可以有效保证益生菌的存活,并有利于乳粉中其他微生物的控制;含益生菌的婴儿配方乳粉建议冲调温度控制在40~50℃,以保证乳粉中益生菌的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