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适口性差,经氨化处理后,不但可改善其适口性,还可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20%~30%。一、氨化秸秆饲料的优点1.改善秸秆的营养成分组成秸秆经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6%。如麦秸的粗蛋白质含量仅为3%~5%,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到8%~10%,达到中等干草的水平,喂羊日增重可提高40%~100%。  相似文献   

2.
一、加工饲料秸秆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一般来说,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5倍,还能提高畜禽的采食速度。氨化后秸秆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也就是说,1kg氨化秸秆相当于0.4~0.5kg燕麦的营养价值。二、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青玉米秸  相似文献   

3.
在稻、麦、玉米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尿素进行处理,即为秸秆氨化。秸秆氨化是最经济、最简便而又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用它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能提高家畜对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般采食量提高20%,消化率提高20%~30%,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以上。下面介绍尿素氨化秸秆技术。1.氨化方法农户小型秸秆氨化最好用水泥池装秸秆。先将秸秆切成5~10厘米的碎段,按每100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再将所需的尿素溶解在40~50公斤水中制成溶液喷洒在秸秆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发酵条件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快速氨化技术是使用高压氨气快速处理秸秆的一种新型秸秆处理方式,试验采用快速氨化玉米秸秆(氨化时间为2 h,压强为0.3 MPa,粗蛋白质含量为13.37%)为材料,分别研究不同温度(24、28、32、36℃)、时间(24、48、72、96、120 h)、含水量(55%、60%、65%、70%、75%)、酵母菌接种量(1%、3%、5%、7%、9%)对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①发酵温度为32℃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②发酵时间为48 h组CP含量显著高于24 h组、96 h组和120 h组(P0.05),与72 h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发酵含水量为65%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④酵母菌接种量为7%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⑤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48 h,含水量65%,酵母菌接种量7%时,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7.01%,显著高于未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以最佳发酵条件处理氨化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发酵后氨化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试验利用氨化和发酵共处理玉米秸秆以提高其粗蛋白质含量,为提高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8,(10)
秸秆氨化就是利用一定数量的氮化物与秸秆(稻草)发生氨解作用,破坏联结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链,木质化纤维膨胀后提高通透性,使消化酶易与之接触,提高消化率,在氨化过程中,有1/3的氨与秸秆发生化学结合,增加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秸秆通过氨化后,每投入1吨氨,可节约7~11吨精料,每喂4吨氨化秸秆,可节约1吨精料。粗蛋白可提高1倍,动物采食量增加20%,消化率提高20%~30%。由于采食和消化率增  相似文献   

6.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及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要点氨化台整备、输氨塑管铺设、整秸堆垛、覆盖塑料布、氨水氨化处理、激化处理、开垛饲喂。该技术研制的整秸秆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达1106%,比我国通用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提高了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1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氨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艳 《吉林农业》2006,(11):33-33
应用化学调治法处理秸秆,分解秸秆中难于消化的部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氨化法调秸秆是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玉米秸秆氨化有许多优点,一是提高蛋白质含量。氨化一般提高粗蛋白质含量4%~6%,生物效价提高。二是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一般提高20%~40%。因为  相似文献   

8.
将秸秆分为5组,分别添加尿素0、1%、2%、3%和4%进行袋贮,密闭34 d后,分别取样分析干物质、pH和感官鉴定品质并风干样品。将样品风干后进行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灰分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氨化处理随着尿素的增加使秸秆的pH得到逐渐提高;添加尿素3%、4%氨化玉米秸秆处理感官鉴定品质最佳;添加尿素1%~4%处理使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增加率为9.8%~78.5%,添加尿素4%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8%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氨化秸秆是用氨水、液态氨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切碎的农作物秸秆上,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粗蛋白质含量,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胡丽 《当代农业》2014,(23):46-46
一、秸秆氨化饲料的好处 利用氨化处理秸秆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处理秸秆的方法,材料易取,方法简便易行。同时,秸秆氨化处理后,质地松软,适口性增加,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0%~12%,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节约粮食,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依靠,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秸秆氨化饲料的加工1.氨化原料选择各种质地较好、未出现霉变、含水量不超过13%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秸、麦秆,农副产品如谷壳和棉籽壳等均可作为氨化的原料。2.氨源及用量各种农用氮肥,如尿素、碳铵等,最常用的是尿素,  相似文献   

12.
一、秸秆饲料加工效益和前景 秸秆饲料是以稻草、麦秆、玉米秆、花生藤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混入秸秆活干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饲料.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很高,约占30%~50%;而粗蛋白质含量又很低,特别是禾本科秸秆约占3.2%~6.2%;豆科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稍高,约为6.8%~11.1%,将经加工调制的秸秆饲料直接饲喂家畜,其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3.
秸秆微贮技术是近年研究成功的专利成果,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新方法,与其他秸秆处理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1.成本低、效果好微贮饲料与氨化饲料相比,其投入仅为氨化饲料的20%左右。用其喂奶牛,日产奶量可提高10% ̄20%,喂成年肉牛增重可提高20%左右,效果优于  相似文献   

14.
秸秆氨化养牛注意事项山西省农科院云超农作物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变得柔软,其中的粗蛋白质等养分的含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成为牛羊等反刍家畜的优质饲料。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氨化秸秆养畜,可以节省精饲料,缓和人畜争粮的矛盾,收到节粮增肉、秸秆转...  相似文献   

15.
秋收后利用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和无毒无害的野草,经氨化后制作成氨化饲料喂养草食动物,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避免农作物秸秆浪费,此法制作的饲料成本低,效益高,且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值得大力推广。秸秆经氨化处理以后,消化率可以提高8~15个百分点,采食量相应提高20%~50%,消化率达60%左右,秸秆中的粗蛋白含量可增加1~2倍,达6%~8%,增强动物反刍适口性,提高增重速度,特别是对于肉牛的养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秸秆是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和甘蔗等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粗纤维含量高(30%~40%),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牛羊粗饲料。秸秆加工技术主要有粉碎、青贮、氨化技术和微贮技术等,现将秸秆氨化技术介绍如下:一、秸秆氨化技术秸秆氨化技术能提高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性,增加饲料中氮的含量,可使秸秆中粗蛋白的含量提高4%~6%,并可以使秸秆软化,具有醇香和微酸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牛羊的采食量20%左右,且能杀死秸秆上的寄  相似文献   

17.
氨化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玉米秸秆的立体结构与木质素的屏障作用,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和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以35℃和9d为宜,氨化后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可达15.38%。进一步经组合菌株固态发酵、组合菌株与加藤菌液固态发酵和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3种途径发酵,结果以二次发酵的效果最好,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由3.15%提高到24.99%,真蛋白含量由2.30%提高到20.21%。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再经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使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可作为饲料蛋白加以利用,因而是一种增加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发酵培养基的不同配比对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添加量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与微量元素添加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为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为100:0,原料:水为1:4.5,微量元素添加量为4.4%,尿素添加量为5%.采用最佳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同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8.61%,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高1295.6%;粗蛋白含量由2.8%提高到32.39%,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1056.8%.  相似文献   

19.
9SA-400型移动式多功能饲料氨化机氨化饲料在喂养牛、羊等方面成本低,效益好。试验资料表明: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其粗蛋白含量可由原来的3.3%~4.42%增加到11.8%~13.46%,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化率分别达到70%和64.4%。目前国内已有的固定式秸秆氨化机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运输工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牛羊的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优质饲草的缺口越来越大,可作为饲料的作物秸秆却被大量废弃.积极开发利用秸秆作为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秸秆处理技术是秸秆青贮和秸秆氨化.其中,秸秆氨化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更好地促进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