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泌乳期是奶牛机体能量代谢,物质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一些代谢疾病,其中奶牛酮病就是最常见的奶牛产后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2.
酵母培养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乳品质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是由酵母细胞、细胞外代谢产物以及变性培养基组成的混合物,其代谢产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寡糖、小分子肽、醇类、酯类及其他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近期的研究表明,YC含有免疫活性物质,能够增强绒山羊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2],而YC的这种免疫增强功能在隐性乳房炎奶牛方面的应用鲜见报道.本试验研究YC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乳汁成分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潜在产品,在奶牛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菌群平衡以及代谢抗菌物质等促进奶牛的肠道健康,促进奶牛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在提高奶牛生长性能和抵御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态制剂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奶牛乳房炎和犊牛腹泻等疾病中的效果显著.其次,微生态制剂还可以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本文对奶牛养殖中微生态制剂使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推广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合理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是脑细胞等中枢神经系统和胚胎的主要供能物质,也是泌乳奶牛合成乳糖的前体物质,并且与乳脂、乳蛋白合成密切相关,对泌乳奶牛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为了提高奶牛泌乳性能以及生理健康,有必要深入研究奶牛葡萄糖的营养与生理功能。本文从葡萄糖的生成、乳腺中葡萄糖代谢与调节、葡萄糖代谢对奶牛生产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泌乳奶牛葡萄糖的代谢与利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揭示奶牛葡萄糖的代谢机制、提高奶牛对葡萄糖利用、促进奶牛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叶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1):23-24
在奶牛生产中,常使用一些能够调节机体能量系统代谢的药物或能量补充剂,这类物质在维持奶牛产奶性能,维护身体健康,治疗相关能量系统代谢疾病及辅助其他疾病治疗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 普乐菲特产品概述 普乐菲特是在大量奶牛体内及体外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该产品主要通过对霉菌进行破坏和抑制霉菌活性,以及在奶牛消化道中吸附和降解霉菌代谢产生的毒素,进而修复、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共同作用来保护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2):119-120
<正>围产期包括干奶后期(产前2~3周)和泌乳初期(产后2~3周),奶牛从妊娠转入泌乳阶段。奶牛在围产期会出现许多生理特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犊前后营养需求和代谢的不同。在产后1周奶牛会大量消耗自身储存的能源物质,出现能量负平衡。因此,本试验通过检测围产期奶牛血清中糖及脂代谢的变化情况,从中探寻规律,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代谢病(如脂肪肝、酮病及低钙血症)的预防和预测提供一  相似文献   

8.
据乌德玛诗卡等研究,在奶牛正常日粮中补喂铜、钴、碘等的盐类,可改善机体物质代谢,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对产奶量及牛奶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在夏季,每头奶牛每昼夜补喂硫酸铜200毫克,氯化钴40毫克,碘化钟10毫克;而在冬季则依次分别为100毫克,50毫克,10毫克。通过试验,补喂上述微量元素后,牛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生产周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与奶牛的健康、泌乳量、繁殖能力等密切相关。围产期奶牛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围产期是奶牛代谢性疾病的高发时期。奶牛趴卧不起综合征是以趴卧在地和无法自主站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症候群。奶牛趴卧不起综合征的众多类型中,以代谢型趴卧不起综合征最为常见。本文根据奶牛围产期的能量代谢特点,针对围产期多发的代谢性疾病,综述了代谢型趴卧不起综合征的病因,以期提高奶牛养殖相关人员对于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的重视,且为兽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奶牛趴卧不起综合征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选择24头干奶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配对分为3组,每组8头牛,分别在围生前期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阴离子型日粮(试验1组)和阴离子型高钙日粮(试验2组),以研究围生前期日粮中不同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与钙水平对奶牛钙代谢和泌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奶牛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的钙离子质量浓度及产后1~60d的日平均泌乳量都有极显著的提高,且试验2组奶牛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奶牛;试验1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和维生素D3质量浓度有极显著提高;试验2组奶牛分娩后24h血清中维生素D3的质量浓度有显著提高,降钙素的质量浓度则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围生前期饲喂阴离子型高钙日粮可更好的维持奶牛的钙代谢并提高日平均泌乳量。  相似文献   

11.
奶牛泌乳期是奶牛机体能量代谢,物质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一些代谢疾病,其中奶牛酮病就是最常见的奶牛产后代谢疾病。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酮体含量异常增多,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酮病发病的原因复杂,发病后造成奶牛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烟酸与动物代谢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奶牛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的烟酸满足需要,但对于高产奶牛需要补充烟酸。试验观察证明: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烟酸可降低酮病的发病率及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奶牛应用烟酸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北卡罗来纳农业生物研究所试验农场的研究表明:硫酸钠对促进禽畜代谢效果相当显著。硫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参与合成胶体蛋白和激素,并增进碳水化合物代谢,因而提高产蛋、产奶和产肉率。试验表明: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0.8%的硫酸钠,其产奶量提高13.4%,饲料报酬率提高12.6%,总经济效益提高19.7%;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奶牛存栏数增加,草原超载,无草原地区缺草严重,造成奶牛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例失调,致使奶牛的产奶性能一特别是乳脂率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喂量的增加,导致奶牛的消化和代谢疾病明显上升。据M.F.Hutjens(1986)报道,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氧化镁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效率,并能增加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鉴于此,我们在龙江县合山乡二龙村进行了此项应用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缺乏病和新陈代谢障碍病的统称,主要分为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矿物质及维生素障碍代谢疾病等3大类.文章仅从糖、脂肪和蛋白质3大营养物质引起的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病的危害、病因及防制措施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牛酮血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内物质代谢失调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牛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奶牛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奶牛泌乳量不断提高,使得奶牛酮病的发病概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酮血症是奶牛泌乳早期常见代谢病.高产奶牛产后因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引起全身性功能失调,动物低血糖时会大量动员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其结果是血浆中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并通过血液进入肝脏,随着大量非酯化脂肪酸进入肝脏,非酯化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氧化则产生酮体而发病.预防奶牛酮血症的有效措施是对妊娠牛和泌乳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奶牛充足的能量摄入,并保证饲料的营养平衡和辅以适当的添加剂,防止饥饿、应激,提供良好的环境、控制好其他引起采食量下降的代谢疾病的发生.治疗原则是补糖抗酮,促进糖原异生,提高血糖含量,减少体脂动员,提高饲料中丙酸及其他生糖物质的利用.治疗方法有补糖疗法、抗酮疗法、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18.
乳酸(lactic acid)是奶牛瘤胃内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合理的调节乳酸代谢特征、充分利用及发挥乳酸的有益功能对奶牛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乳酸的合成途径及主要产酸菌、乳酸的代谢途径及主要利用菌、乳酸在奶牛瘤胃内的代谢方式及影响其代谢的因素,详细阐述了乳酸产生菌与利用菌对乳酸代谢调节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植物提取物对乳酸代谢调节作用及乳酸代谢调节对奶牛胃肠道菌群、泌乳性能和乳房炎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乳酸对奶牛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植物活性物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高精料饲粮引起的奶牛酸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非哺乳的未怀胎奶牛进行的试验表明,维持奶牛机所需的赖氨酸是0.21克/公斤体重代谢物质,从肠只吸收利用赖氨酸有效率是95%。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7,(11):1-8
我国有丰富的作物秸秆饲料资源,如能有效利用在奶牛养殖中,不仅能够缓解我国优质粗饲料短缺的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除了已知的秸秆饲料营养价值较低以外,奶牛对秸秆的消化和代谢机理研究较少,自身调节和应答机制解析不足,这都限制了对秸秆利用的系统认识。文章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同行及本研究室对秸秆类粗饲料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特别是基于本研究室利用现代营养生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秸秆饲料做出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从秸秆物理性状、养分组成与消化率,秸秆饲喂奶牛造成的氮代谢与氨基酸利用,葡萄糖代谢等营养缺陷,代谢物质及代谢通路下调等代谢缺陷和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秸秆作为粗饲料应用于泌乳奶牛的可行性以及探究提高其应用的调控措施,为实现秸秆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