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苹果栽植密度也由上世纪50年代每667 m2的10~15株增加到30~50株,使苹果早期枝量增加迅速,在适当的控旺和促花措施基础上,提早了结果期,提高了早期产量.但对乔砧苹果的生长势却难以有效控制,如果树形选择不当或整形技术不规范,就会使苹果树体大与空间小的矛盾难以调和,造成果园过早郁闭,严重影响果园的光照条件,影响苹果产量的提高和果品质量的改善.因此,苹果树的控冠改形,已成为苹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为214万hm2,总产量约3500万t,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50%。中国耕地资源十分紧张,苹果产业不能再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发展,今后发展方向应该是控制种植面积,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增加果园单产,提高苹果品质,并以此增加果农收入,增强我国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鲁西平原,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苹果业。生产中,为提高早期收益,乔砧苹果常采用密植栽培方法,通常采用株行距为2~3m×3~4m,但是由于整形修剪技术不配套,刚进入结果期就全园郁闭,通风透光恶化,影响了果实产量和品质。针对苹果密植园冬季修剪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决,使苹果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1强制缩小树冠在苹果密植园中,由于果园迅速郁闭,园内株行交错生长,常给果园的管理带来不便。在冬季修剪中,许多果农主观上采用短截和回缩的修剪手法来缩小冠幅,修剪结束后,看上去树冠确实缩小不少,暂时解决了行间过密…  相似文献   

4.
对矮化苹果栽植密度的研究,得出早期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使苹果矮密栽培标准化,提出了高密园是提高果园早期产量的关键,以及高密园适时间伐可保持稳定优质的效果。新乔纳金、红富士配M26中间砧,2年结果,3年丰产,667m^2产量最高达808.3kg。在整形方面采用纺锤形,并提出了纺锤形树体结构的参数指标。证明纺缍形丰产、优质简便。  相似文献   

5.
苹果树高光纺锤形树形建造及优质丰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生产实践证明,在果园地下管理良好的基础上,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光照分布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怀来县北辛堡乡方家冲村建造的苹果高光纺锤形树形,成功地解决了光照问题,并且在果园经济寿命期间,有效地利用主枝的多次更新技术,实现了控...  相似文献   

6.
1990年前后,随着我市果树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不少果农为追求幼树早期产量,盲目把乔化树苗按矮化树苗密植栽培,每亩栽植苹果74~111株。致使不少果园未等大量结果就树冠郁闭,光照恶化,产量低。还有些果园为控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苹果产量的逐年增加,加上连年对主干进行环剥,我县部分果园树势明显衰弱,致使早期落叶病、枝干腐烂病及根腐病日趋严重。为控制病情发展,寻求有效的防治药剂,我们1994~1997年,在本县山阳乡后铨子村果园,以18年生红富士、新红星和乔纳金为试材,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1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株为1小区,重复4次,小区间设保护行。供试药剂有800倍落叶停(河南省夏邑县果树研究所产);700倍50%退菌特(河北赞峰农药厂生产);800倍50%甲基托布津(江苏新沂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8.
李章锁 《果农之友》2006,(11):38-38
辽宁省瓦房店市现有果园面积3.67万公顷.果树4000万株,其中苹果233万公顷、2000万株;2005年,实现水果产量43.8万吨,其中苹果31.6万吨;全市约有70%的农户从事水果生产经营.苹果生产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效广谱杀虫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康氏粉蚧的抗药性,也大大杀伤了其天敌昆虫,使康氏粉蚧越发难以控制。同时,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喜阴的康氏粉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近年来康氏粉蚧对苹果的危害愈来愈重,一般果园果实被害率在2.3%~9.7%,重发果园高达47.6%,受害苹果多伴发“煤烟病”,严重地影响了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10.
苹果郁闭果园通常存在枝叶密集重叠,光照恶化,管理不便,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郁闭果园的改造是各苹果产区的普遍性问题。近几年,我们通过郁闭果园改造,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配套技术,使苹果的优质果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修剪掉的枝条是果园最常见的废弃物,探究苹果废枝与有机肥配用直接还田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提高果园废弃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云南昭通高原苹果产区,以14年生乔砧(八楞海棠)红富士苹果树为对象,将冬季修剪下的无病虫害废枝与有机肥进行配施处理,连续2年开展了定点试验,研究其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仅施化肥)相比,在施化肥的基础上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后,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主要养分含量,配施处理L5(化肥+苹果废枝10 kg/株+有机肥60 kg/株)和L6(化肥+苹果废枝10 kg/株+有机肥70 kg/株)对果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更明显,且L5和L6之间差异性不显著;2)与对照相比,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普遍提高了单果质量、单株结果量和单株产量,2年均是L5和L6的提高量较大;3)与对照相比,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2年均是L5和L6的效果较好。苹果园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果实产量及品质均有明显作用,以L5处理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苹果的生命年龄周期,从栽培学的观点认为是50-80年。但从生产实践来看,80年生的苹果树能维持经济产量的果园稀少。为探讨苹果生产最大的经济年龄时期,本人先后到河南省黄泛园艺场、河北省石家庄果树所园艺场、山东省果树所三分场以及本省桑梓镇小张村等果园进行了调查和访问,并从生产经济效益方面对苹果生命周期进行分析。 一、进入有经济收入的年限:苹果结果后除去成本外,略有盈余就算进入结果期,从调查四个乔砧苹果园来看,其生产管理水平、品种虽不同,但一般在栽植后6-9年均能进入初果期。管理较好的河南省黄泛园艺场、河北省石家庄、园艺…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苹果品种改良面积的扩大,地区之间苹果苗木及接穗调运频繁,增加了苹果绵蚜传播扩散的机会。果树受其为害后,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达30%以上,甚至全株枯死而绝收。以老果园、管理粗放、树龄在10-20a的果园发生重。因此,掌握其发生为害特点,了解扩散蔓延原因,探讨综防技术措施,尽快控制为害,对保护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植保环节是种植业产生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水果是我国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植保高投入的特点使之成为制约种植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果生产以小农户为主,果园用药普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对其用药的管控难以有效实现。基于对主产区300余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访问,首先回顾了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农户常规栽培管理是造成果园环境污染和水果质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其次从社会需要、农户需求、农户意愿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小农户苹果生产的植保托管需要,指出了构建果园植保托管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水果产业绿色发展的视角,针对政府、服务者、农户3个行为主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重果园面积扩张、轻低效园改造是中国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源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015年综合试验站覆盖地区低效苹果园面积为43.50万hm~2,其中由于郁闭、管理粗放导致低效的果园分别占54.42%、26.82%。截至2015年已改造低效苹果园13.41万hm~2,改造后果园栽植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每hm~2减少210株;果品质量显著提高,黄土高原优势区、环渤海湾优势区和特色产区一级果产量分别平均提高9 833.40、13 178.55、13 500.00 kg·hm~(-2);果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纯收入分别平均增加53 175.00、80 625.00、45 840.00元·hm~(-2)。低效苹果园改造的效益与成绩总体显著,应该持续推进;果农对低效苹果园改造技术及改造效果的认可度较高,但对政府补贴、扶持依赖度高。  相似文献   

16.
高文胜 《落叶果树》2006,38(2):51-52
根据日本果树专家藤根胜荣的撰文,分析了21世纪日本苹果矮化栽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日本苹果生产的目标,即建立“安全、放心”果园,树体小型化,控制产量、早期成园,控制作业时间等,并对建立新型苹果生产机制、创新管理技术开发等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静宁,作为甘肃苹果生产重点县、全国苹果著名生产县,,2015年苹果生产销售形势喜忧参半,主要原因如下. 1 生产形势 1.1 幼园挂果面积增加,苹果总产量有所提高 预计2015年新增挂果面积在6 666.7 hm2以上,新增挂果果园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 t/666.7 m2左右,新增挂果果园总产量约10万t.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土壤质地多为壤土,中性偏碱,是苹果适生区。苹果常年栽培面积4000hm2,667m2平均产量2500kg,纯收入2480元。为了更好地指导苹果生产,提高苹果品质,笔者在全县抽样调查了5个乡镇9个村105个果园的施肥情况。1产量情况采用走访果农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得知:667m2平均产量在800~1500kg的果园有9个,占8.6%;1500~2000kg的果园有16个,占15.2%;2000~2500kg的果园有28个,占26.7%;2500~3000kg的果园有26个,占24.8%;3000kg以上的果园有21个,占20%。2果园土壤养分现状对调查的105个果园按“梅花”形采样方式采集0…  相似文献   

19.
试论苹果的栽植密度与控冠技术傅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目前,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发展迅速,面积逐年增加,但在致矮措施和栽植密度方面却存在着相当混乱现象,特别是乔砧密植果园,大有越密越好的趋势,由此给生产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所以,对苹果的栽植密...  相似文献   

20.
《落叶果树》2012,(1):9-9
苹果矮化砧木的主要优点:①树体矮小,适于密植在不采用人工致矮措施的情况下,比普通砧木的树体小50%-70%,可以节省用地,经济效果好。②结果早,投产快,产量高使用矮化砧木可促进苹果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提早开花和结果,提高早期经济效益,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