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杨绢野螟的生活史及其防治简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海莲  梁作栯 《江西植保》2001,24(1):17-17,19
黄杨绢野螟D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国外在日本、朝鲜、印度也有发生。以幼虫为害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黄杨木、冬青、卫予。在枝叶茂密处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树冠上仅留丝网、碎片,常造成树木枯萎死亡。笔者1997-2000年观察了黄杨绢野螟在小叶黄杨上的年生活史,并进行了防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杨卷叶螟属鳞翅目 ,螟蛾科。在浙南山区景宁县每年 5至 6月花卉小叶黄杨产区严重发生危害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花卉黄杨主要害虫 ,给县城绿化带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其危害频率和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此 ,本站对其发生及防治进行了多年的观察与试验 ,现简报如下。1 生活习性浙南山区景宁县 1年发生 4代。越冬幼虫次年4月初开始化蛹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出现成虫。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下旬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 ,7月下旬至 9月上旬 ,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幼虫在虫苞内结茧越冬。黄杨卷叶螟主要危害小叶黄杨、萑舌黄杨、…  相似文献   

3.
杨进绪 《植物医生》2005,18(4):18-19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又名黑缘螟蛾.主要危害城镇绿化植物中的金边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锦熟黄杨、冬青等.幼虫食性单一,主要取食以上植物的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造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和绿化景观.因此,作好黄杨绢野螟的防治工作是保证黄杨成活率和绿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季家敏 《植物医生》2006,19(5):20-21
大叶黄杨又称瓜子黄杨、千年矮.黄杨科常绿灌木。是城镇街道、广场、公园、单位庭院、小区绿地的最常用绿化植物之一。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管理措施较为粗放.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较重,严重影响城市绿化景观。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并因地制宜制定了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杨绢野螟的高抗药性现状,选择了几种新型杀虫剂进行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悬浮剂、2.5%菜喜悬浮剂均能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是防治黄杨绢野螟的推荐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叶黄杨(冬青卫矛)、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由于其四季常绿,光泽洁净、耐整形扎剪,是机关、企业、学校、城镇绿地首选的绿篱材料和境界树。随着绿篱面积的不断扩大,其主要食叶害虫冬青卫矛斑蛾(PryeriasinicaMoore,俗称大叶黄杨斑蛾)、丝棉木金星尺蠖(AbraxasmiranduButler,俗称大叶黄杨尺蠖)、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有的成片绿篱叶片被吃光,甚至出现光秆、枯死,苍翠的绿篱失去了原有的秀美,景观效果大为下降。我们通过加强测报,优化防治策略,选准施药适期,并试验筛选对环境安全性好的农药,对…  相似文献   

7.
黄杨绢野螟严重危害黄杨类绿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家荣 《植物保护》2002,28(3):59-59
每年 6、7月黄杨绢野螟 [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 ]严重危害马鞍山市主要路段的黄杨类绿篱 ,给城市景观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使部分黄杨树枯萎死亡。黄杨绢野螟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等 ,以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危害嫩叶、嫩梢。老  相似文献   

8.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又名黑缘螟蛾。主要为害金边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锦熟黄杨、冬青等。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造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景观。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黄杨作为一种优良的常绿灌木,近年来已成为平邑县城镇街道、广场、单位庭院、小区绿地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2000年以前,黄杨绢野螟在本县未见发生。2001~2002年只在个别地区的植株上有少量发生,且未构成为害。2003年夏、秋季,此虫在本县暴发,五年生黄杨一般每株有虫8~15头,严重的每株40头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取种植于包头市内五个不同生境中的三个黄杨品种,在冬季、夏季分别测定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如水分、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C等,以分析其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组织中水分含量呈夏季多冬季少的趋势,从含量的差异中可以判别黄杨耐寒性的大小,水分含量可以作为黄杨耐寒性的生理指标;不饱和脂肪酸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仅能作为黄扬耐寒性的参考指标。维生素C也呈现夏多冬少趋势,变化较为明显,可作为黄杨耐寒性的生理指标。以上几项综合得出:三个黄杨品种的耐寒性强弱依次是锦熟黄杨最强,朝鲜黄杨次之,小叶黄杨最弱。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武汉植物园当前主要病虫害白蚁、淡剑夜蛾、黄杨绢野螟、金星尺蠖、杜鹃冠网蝽、斜纹夜蛾、蚧壳虫、蚜虫、猕猴桃根结线虫、大叶黄杨叶斑病、牡丹黑斑病、月季黑斑病的危害状况、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