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农用车载蓄电池自动充电电源,阐述了变换电路的工作过程,以电流型PWM芯片UC3846作为电流/电压调节器,并分析了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该电源为恒流—恒压输出特性,适用于作蓄电池充电器。最后给出了此充电电源的主电路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传统电动车充电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不足、过充电量大、电池组电压不同不能通用等问题。【方法】课题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一款基于STC8A8K64S4A12单片机的智能电动车充电器,优化了电源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数控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等电路设计,改良了恒流—恒压—定时脉冲充电方法。【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实时显示充电模式、充电曲线、电量、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定时充电时间、剩余充电时间、预计充满时间等充电信息数据,能在48 V、60 V和72 V铅酸动力电池组上通用,采用优化的三段式充电方法充电。【结论】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具备三段式充电的优点,且过充电量小,能够有效防止充电过程中出现充电不足、误充等情况;经过长时间测试验证,该智能电动车充电器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延长铅酸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产品中锂电池供电时间有限、各种手机有线充电接头不兼容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多手机无线充电器设计方案。该充电器以STM32F407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线圈、WiFi模块、蜂鸣器等多种元器件组成。另外,通过手机APP与WiFi模块连接的方式,实现智能远程控制充电设备数量和监管手机充电过程。该充电器可嵌入桌面,使用方便、灵活,并且通过电流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具有过充过流保护和降低待机功耗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一种锂电池组均衡保养自动控制系统。对锂电池组进行串联大电流充电,当系统监测到某单体电池电压达到上限时,串联充电主电路自动断开,对单体电池进行并联独立小电流充电均衡。设计结果说明了延长锂电池组使用寿命,减少锂电池组人工保养费用,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5.
汽车的功率开关器件普遍采用传统电磁继电器,针对传统电磁继电器开关速度慢、存在机械寿命等问题,结合指标需求,设计了基于CAN通信的智能汽车电子开关。智能电子开关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设计,以英飞凌XC2234L微控制器、功率MOSFET和CAN通信完成作为其硬件控制核心,最终完成对硬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采用英飞凌开发工具完成底层驱动代码,完成软件的模块化设计。该无运动零部件的电子式智能开关具备通信以及报警功能,可通过CAN与上位机通信,实时监测工作电流、电压以及工作温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继电器满足设计指标,在最大负载电流100 A持续通电过程中,上位机显示功率MOSFET温度小于85℃,且不会自动关断。  相似文献   

6.
1 软启动器工作原理与主电路图。软启动器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将其接入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这种电路如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主电路图见图1。使用软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动机逐渐加速,直到晶闸管全导通,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电压的机械特性上,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待电机达到额定转数时,启动过程结束,软启动器自动用旁路接触器取代已完成任务的晶闸管,  相似文献   

7.
韩潇  张凯 《农村电工》2003,11(9):26-26
1监控子系统1.1数据采集。监控装置将常规数据(模拟量、开关量、电能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变为数字量传输至后台机,运行人员可直接从后台机上读取各量数据。通过直流采样或交流采样,实现对模拟量的采集。模拟量包括: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主变压器电流、有功和无功,电容器的电流和无功,馈线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相位、功率因数、主变压器油温、直流电压、站用变压器电压。开关量有:断路器状态、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继电保护动作信号、告警信号,这些信号以开关量的形式,通过光电隔离电路输入…  相似文献   

8.
张友明 《农机化研究》2001,1(1):125-126
电弧炉炼钢生产工艺要求变压器操作开关经常切合变压器的各种电流,真空开关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电路状态的突变,电路中的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将产生充电、再充电,使电压的暂态分量叠加,形成操作过电压。其作用时间约在数毫秒到数十毫秒之间,此电压如在设备允许承受范围内,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但如果超出范围,将会造成设备绝缘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必须加以抑制,笔者在给出了电弧炉电路参数选择公式和结线方式的基础上,力求在抑制电弧炉操作过电压方面有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根据蓄电池充电特性,提出一套全新的充电模式,即“充电、放电、回充”。其充电初期,充电电流选择为蓄电池最大允许放电电流的10%~20%,取蓄电池充电电压的变化量(△U=E-E_0)作为控制信号,调整充电电流与循环周期。当蓄电池充定电后,自动切断充电电源。  相似文献   

10.
袁帆 《湖南农机》2012,(5):21-22,24
文章介绍了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分析了超前和滞后桥臂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的条件.从而可以降低了电路中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使系统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张韵  鲍向东  刘锡勇  许敏 《农机化研究》2016,(12):107-111,116
转速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运转的主控单元,也是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核心构成部分,设计智能型转速控制系统是增强设备性能的关键。为此,以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器,对机械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转速控制模块,旨在实现稻麦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单片机由于其优良的性价比在我国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现有的日光温室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环境调控能力较差。该文以89C51为核心元件,对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硬件部分包括采样电路、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单片机及存储器电路等;软件部分均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包括主程序、数据采集及数字滤波子程序和模糊控制子程序等。最后,采用Matlab程序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气力式水稻单粒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力式水稻单粒精密播种工作原理,并对播种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功能分析,选用STC89C51单片机实现播种控制;利用ULN2003A集成芯片和继电器将输出元件与主电路隔离,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选用C语言设计控制软件,对供种检测信号重复进行一次处理,以去除种子飞溅的干扰.试验研究表明,整机综合播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荣 《农机化研究》2012,(1):131-134,138
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环境控制,将单片机控制和智能传感器监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的温度和湿度检测与控制的方案,针对被测对象的温度与湿度在不同变化范围需要不同的PID参数的特点,自动选择合适的一组PID参数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自来水系统普遍采用水塔式供水,需要人为监控水位,常出现溢水、缺水现象,供水水泵耗能较大,从而造成人力、电力和水资源的浪费,设计一种太阳能自来水供水系统。水塔内安装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水泵自动抽水、停水处理。同时应用太阳能追日系统、MPPT控制器和降压斩波器为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水泵、控制电路提供电能。试验表明,太阳能自来水供水系统实现了水塔水位的实时监控,实现了太阳能电池驱动水泵的自动运行,有效解决了溢水缺水问题,达到了节水节能的高效用水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80C196KC的微机电动机软启动及保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流电动机启动电流过大、频繁启动易损坏甚至被烧毁以及电动机保护方面的问题,以先进的80C196KC单片机为主控制,其他集成芯片和可控硅为辅助,采用汇编语言研制出微机电动及保护装置,该装置经现场调试,证明其功能强、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微机智能仪表经常需要多路稳定的直流电源,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噪音低、效率高的优点,已成为智能仪表供电电源的首选。为此,介绍了一种为微机智能仪表供电的开关电源实用方案。其主电路采用单端反激式功率变换电路,控制电路采用PWM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对蓄电池容量进行校核,采用80C196KB单片机,结合检测模块,设计了恒流充电、放电主电路、检测电路、监控电路。介绍了系统结构图、BUCK电路工作原理、PWM信号产生电路,通过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自动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的车用柴油机自适应智能调控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人工智能中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 技术和遗传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单片机实现对柴油机转速的自适应智能自动控制,试验表明,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学习性和鲁棒性,控制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