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溆浦县是全国红枣重点产地之一,全县枣树面积达2.5万多亩,结果林在2万亩左右,其中成年果园达1.2万亩,主栽品种有鸡蛋枣、牛奶枣、糖枣、观音枣等21个品种,其中观音枣是我国名特稀有品种,其含糖量和制干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枣中状元。近几年由于狠抓了枣树的科学管理,使产量不断上升,年产量由1982年的180万公斤,上升到现在的500万公斤,成年枣园平均亩产达400多公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亩产超过2500公斤的高产枣园。现将该县的枣树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2.
甘肃临泽县近年来把红枣综合开发作为一项重大产业来抓,使红枣成为当地一项富县富民的重要经济产业。今年该县产鲜枣1200万公斤,总收入达2100万无,农民户均收入630元。该县生产的10多个红枣产品畅销国内外。枣树是临泽县传统的经济树种,其生产的小枣、大枣、双瓣枣等以其品种优良、富养丰富而享誉省内外。为了使这一优势得到发挥,临泽县委、县政府确定在“九五”期间,全县建成10万亩红枣生产基地,生产10万吨系列产品。为使这一决策落到实处,今年前半年,全县在对3万亩老枣树分批更新复壮的同时,又采取枣粮、枣经…  相似文献   

3.
<正> 湖南省淑浦县低庄镇连山村是枣重点生产基地,土壤适宜,家家户户有种植枣树的经验,具有发展枣树生产的优势。全村1174亩旱地中有1080亩枣园,结果枣树达800多亩,主栽品种有鸡蛋枣、牛奶枣、糖枣等14个。近几年由于狠抓了枣树的科学管理,使产量不断上升,鲜枣总产量由1981年的125,000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450,000公斤,结果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8月 1 6日至 2 3日由省园艺学会廖振凤理事长带队一行 6人 ,对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国家枣树种质资源圃 ) ,临猗县矮化枣研究中心 ,临猗县珍稀苗木研究梨枣保鲜所 ,山西运城地区林业局矮化优良红枣繁育基地进行了考察 ,考察收获很多 ,启示很深。1 山西省枣树生产现状山西是全国枣重点产区之一 ,分布面广 ,全省 1 1 1个县市区 ,有 90多个县市区均有枣树栽培 ,品种资源丰富 ,原产山西的枣品种达1 2 1个。种植历史悠久 ,1 997年全省枣树已发展到 2 0万hm2 ( 30 0万亩 ) ,其中结果树 9.3万hm2 ( 1 40余万亩 ) ,鲜枣产量 1 .7…  相似文献   

5.
枣树是临县的丰富资源,红枣是临县的特产。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枣的产量,1990年在山西省造林局的安排下,引进稀土270公斤,根据中国林科院在板枣上进行稀土喷洒试验的成果,进行了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红枣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誉,是我国出口创汇主要果品之一。但枣树裂果病是枣树生产上普遍存在的较大问题,通常裂果率可达15-30%,严重时高达80%,枣果一旦裂果,不仅影响外观品质,而且易引起病菌的侵入,造成果实的腐烂变质,给生产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我省1986年因秋季阴雨连绵,造成大量裂果,直接损失3000多万公斤枣果。为此研究裂果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助于稳定发展红枣生产,提高枣果品质,为出口创汇提供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枣麦间作高产高效枣树栽培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随着枣树生产的发展,枣产区群众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已成为一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结合工程造林和红枣基地建设,于1986年在本县南张村规划试验推广枣麦间作1000亩。实践证明,实行枣麦间作是兼...  相似文献   

8.
新河县位于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红枣重点产区之一,有枣树2.4万亩、93万多株,分布在干旱、瘠薄沙地上。多年来,由于粗放管理,虫害成灾、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1984年开始,我们与有关单位协作,以枣主产地苏田乡11个万株以上的村(共7000亩, 53万株)为基点,进而在全县开展了普及技术、复壮增产开发工作。两年来,收效明显,树势得到了复壮,鲜枣产量在1983年450吨的基础上,1984、1985两年,虽然遭到干热凤、风雹等自然灾害,总产仍分别达到1200吨和1500吨,是1983年的2.6倍和3.3倍。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综合除治害虫 我县枣树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9.
灵武长枣幼龄枣树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勤 《山西果树》2007,(6):29-30
2003年以来,宁夏红枣栽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全区红枣面积达到2万hm2,其中,灵武长枣面积为1万hm2,占总面积的50%。随着灵武长枣基地的迅速扩大,枣树栽培管理中呈现诸多问题。整形修剪是枣树早产、丰产的主要措施,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不修剪或修剪技术不到位、运用不当等问题,致使许多枣树单轴延伸,直立生长,树体结构不良,出现成形慢、结果面积小、适龄不挂果等现象,枣园效益发挥缓慢。为此,笔者对灵武市灵武长枣生产基地整形修剪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存在的问题1.1树形单一灵武长枣树势强健,树姿直立,顶端优势明显,适…  相似文献   

10.
陕北枣区是我国重要的红枣产区之一,现有枣树面积11.3万hm^2,年产鲜枣约20万t。笔者针对当前红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施肥问题,提出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太谷县是山西省红枣主要产区之一,现有枣树65万株,年产鲜枣250万公斤,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也是当地农民的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致富树种。太谷的壶瓶枣驰名全国,它个大、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是鲜食、加工、制干兼用良种,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贡品,多年来销往南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郑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是全国红枣集中产区之一。目前初步调查有枣品种30余个,栽培面积达14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商品枣500—700万公斤,产品远销港澳市场及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现介绍两个最好的品种,供引种参考。一、灰枣:又名大枣。主栽品种,约占全县红枣总产量的60%,分布全县各乡。果  相似文献   

13.
枣树属鼠李科枣属。枣树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被称为“铁杆庄稼”。为改变红枣生长中长期管理粗放、产量低的传统栽培技术,应大力发展枣粮间作、地埂红枣栽植。  相似文献   

14.
宁县是西北地区红枣生产大县之一,现有枣园面积1.02万亩,50多万株,主要有晋枣、圆枣、冬枣等10个品种。其中晋枣是甘肃省名优特稀品种,栽培面积0.78万亩,是鲜食、制罐、制干、加工蜜枣的优质原料。近年来,大枣价格迅速上涨,但是由于受自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枣树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差,产量低而不稳,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枣园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在总结当地枣农多年栽培经验的基础上,从1995年开始对新宁镇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省临猗县是全国枣树种植三大县之一。枣产业是该县农业一大支柱产业。枣树面积20万亩,其中临猗冬枣面积18万亩。临猗县枣农从2010年开始搭建冬枣大棚,截止到目前,各种棚体类型的设施面积已达10万亩,临猗冬枣设施占比约50%。勤劳智慧的临猗枣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冬枣设施栽植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社是秦安长红枣的集中产区,常年产量在百万斤左右。其中黑石管区的黄家峪、黑石、周家庄等六个大队的枣树尤多,一般占全社枣产量的30%以上。黄家峪大队,六年来坚持管理,枣产量一直稳定在10万斤以上。 我社虽然产枣历史长、枣树多,但是由于过去管理水平差,靠天指“年头”,靠地地力薄,治虫还是沿用小农经济时的老法,所以产量一直低而不稳。碰着枣粘虫重的年份,几乎绝产。例如周家庄大队,有一万多棵枣树,1963年只收6000斤;1966年春,全面防治了枣步曲和枣粘虫,收枣17万斤。 去冬今春以来,我社深入进行路线教育,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7.
今年省果树研究所、乐陵县林牧局和乐陵县园艺场组成的枣树科研协作组进行的枣粮间作丰产试验,取得可喜的进展,5.02亩试验田,133株金丝小枣,今年获得亩产粮枣2201.1斤的高额产量,(枣为晒成红枣的干品产量),创造了枣粮间作亩产超双千的记录,其中红枣1774.8斤(鲜枣产量为2730.4斤),小麦215.9斤,玉米210.4斤。现该组乘胜总结经验,修订计划,争取在1980年实现枣粮亩产2500斤,粮食亩产800斤的枣粮间作高产指标,提前完成该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枣粮喜丰收 亩产过双千  相似文献   

18.
红枣树秋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冬季不仅是保证当年红枣商品质量、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树势、蓄积营养、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时期。陕北黄河沿岸枣区枣树秋冬季管理应从枣果采收、枣树落叶进入休眠期开始,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社是在平县产枣最多的一个公社。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我社枣树生产给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怀。省内外各兄弟单位不断来我社传经送宝;去年八月朝鲜果树考察团的外宾来我社考察大枣生产情况,广大贫下中农深受鼓舞,更大地促进了我社枣粮间作的发展和现有枣树的管理。今年全社扩大枣粮间作面积近1000亩,开沟育苗近10万米(约可培育枣苗15万株),野生苗归圃15亩,为进一步发展枣粮间作创造了条件。 前几年,由于枣虱子(龟甲蜡介壳虫)的为害,严重影响了我社枣树生产。去冬今春以来,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全社开展了两次消灭枣虱子的群众运动,基本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枣树栽培历史2 000多年,是全国枣树发源地之一。现有冬枣42万亩(其中设施冬枣35万亩),销售收入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1/3,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2019年大荔冬枣品牌经营力居全国第一,2020年大荔冬枣品牌市场影响力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