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及蚕茧的产质量。我县近年来由于改进了催青设施,加强了催青技术管理,年催青10多万张蚕种,实用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催青经验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商榷,以期共同进步。1改进催青设施,为蚕种保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催青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等环境条件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县建成可催青10万张蚕种的双向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室。该设施的改进:一是蚕种架…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测控蚕种催青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的要求,改变原来蚕种催青室仅靠人工控制的落后局面,启东市蚕桑指导站自2002年8月起实施了蚕种催青室改造,引进安装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测控系统,配备引进了国家专利产品镀锌铁质蚕种框架,配置了与自动化测控系统相适应的加温、补湿、感光、匀风等设施。2003年4月投入试运行,经过1年4期催青后,根据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于2004年7月对引进系统的不适宜部分进行了完善改造,使整个系统运行质量达到同行业最优水平,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应全新设备的蚕种催青技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自动化测控蚕种催青…  相似文献   

3.
催青技术对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技术对一日孵化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催青设施的改造和电脑程控装置 ,实现了催青技术标准全自动化控制体系 ,并通过采取有关技术措施 ,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 ,促进蚕种感温均匀、胚胎发育齐一 ,一日孵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金杏丽 《蚕桑通报》2010,41(4):52-52,57
<正>蚕种催青质量是蚕茧丰收的基础,性能良好的催青设施是提高蚕种催青一日孵化率的重要保证。德清县乾元催青室催青设施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经常发生故障,已进入维修高峰期。2010年春期在农业局及经作站领导的支持下,对催青室进行了WS-CQ型温湿度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改造,改进了催青设施,为确保蚕种催青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蚕种催青是一项细致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蚕种孵化率与催青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对催青室硬件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加强催青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达到蚕种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6.
<正> 养蚕始于催青,养蚕成绩的高低与蚕种催青质量十分密切。因此,提高蚕种催青质量是养好蚕的首要环节。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影响胚子发育的因素是温湿度。按照蚕种胚子发育阶段,控制好目的温湿度至关重要。过去蚕种催青,春季用木炭升温;夏秋季温度高催青采用搭凉棚、风扇、冰块等办法降温,控制催青过程中的温湿度,由于传统催青  相似文献   

7.
蚕种催青技术对一日孵化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催青设施的改造和电脑程控装置,实现了催青技术标准全自动化控制,并通过采取有关技术措施,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促进蚕种感温均匀、胚胎发育齐一,一日孵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蚕种催青室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才铨 《蚕桑通报》2003,34(4):39-40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催青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蚕种催青质量主要取决于催青控制设施能否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环境。上世纪80年代,蚕种催青设施通过改进,完成了燃料加温型向电热加温型的过渡。90年代初,以蚕种高密度催青为课题,进行了蚕种表面微气流调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催青密度高、容量大、性能可靠、技术配套、应用合理等明显的效果。但还存在着室内各点的温湿度有一定的开差,还需要人工记载,无备份控制系统和管理功能。2001年我县与昆山市天力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催青室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专用控制系统,开…  相似文献   

9.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环节,催青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和蚕茧产质量.为了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桑科技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靖江的蚕种催青设施及技术经历了4次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杨龙泉 《蚕桑通报》2009,40(1):34-35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催青质量与蚕种一日孵化率和蚁体强健度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到广大蚕农饲养期间的管理操作。为了稳定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近年来我们通过蚕种催青管理软件和高压喷雾加湿系统的应用、按时发种的调控、运种工具的改进、适用补催青技术的全面推广。使全年各期催青蚕种的一日孵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方便蚕农饲养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原种催青是原蚕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蚕种孵化率高低,能否按计划在预定日期孵化,而且还是蚕种生产上控制化性,达到生产越年种的主要手段.原种催青时间短,要求高,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催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催青标准,认真细致地贯彻各项催青技术措施,为提高蚕种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CYS12型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一款应用于蚕种催青保种过程中,智能测量、实时监视、精确控制的催青保种多种环境参数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给蚕种胚子发育创造理想的环境条件,对催青室中与蚕种发育有关的环境参数实施自动调节的电脑智能测量、监视、控制系统。该系统对蚕种催青的温度、湿度、感光、温差、气流、CO2等环境变量进行自动巡回检测,并按照蚕卵发育过程所需的最佳催青工艺曲线而自动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实施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蚕种催青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蚕业科技迅速发展.嘉兴蚕区现代蚕业的雏形已经形成。在科技的普及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广大蚕农对蚕种供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重要工作之一的蚕种催青离现代蚕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行的蚕种催青设施较普遍的问题是设备老化、性能不稳、操作繁琐、维修闲难等。为此我们于2000年冬开始研制开发蚕种催青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1年多时问的工作,现已基木形成了一套集蚕种催青环境控制、数据存储、蚕种管理为一体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 蚕种催青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环节。催青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催青室能否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环境。催青室在八十年代完成了燃料型向电热型的过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质量的提高还不明显,容量的变化也不大。为此,我们以组织新的气体流型为主体构思,研制了新一代的匀风式自动调控高密度蚕种催青室,通过3年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其设施设备、测试内容、方法和结果,催青质量和经济效益作如下介绍。一、设施设备与测试内容和方法(一)设施设备1.催青室建筑设计采用无窗封闭型结构,催青单元长5.3m,宽3.2m,高2.8m,放  相似文献   

16.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前奏,是蚕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蚕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新变革简单落后的蚕种催青设备实现蚕种催青的自动化控制是当今蚕业发展的一项革新。近年来,淳安县蚕桑生产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人民生态、富民、高效的产业,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主导产业。但是,现有的蚕种催青室无论是催青规模还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无法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要求,经两年时间的科学规划和多方努力,一次性蚕种催青规模可达15万张的淳安县蚕种催青中心在水清、山绿的秀水湖畔顺利竣…  相似文献   

17.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开始,催青期间能否合理保护,关系到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和蚕农的利益。特别是新蚕区,催青设施不齐,技术素质又差;蚕种数量虽少,但分布面广而分散:在同一加温室,一期蚕种催青好多个不同的品种,要做  相似文献   

18.
淮阴区自1995年着手筹建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室,1996年秋季催青投入运行,至今已使用10余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蚕种催青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的一日孵化率、蚕茧产质量等各项指标.近年来,蚕农对孵化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种的内在质量是基础,同时也取决于催青过程中的合理调节.现就催青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张美华  王亮 《蚕桑通报》2005,36(2):38-40
笔者在多年的蚕种催青实践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总结认为:蚕种见点至点齐时间值,能确切地反映蚕种胚胎的发育齐一度,了解各批蚕种的见点至点齐时间,有利于催青技术人员恰当控制蚕种适宜时间见点,促进孵化齐一.现将近两年春期、中秋期部份批次蚕种的点青、孵化等情况及相关试验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