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应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本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于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的刈割,每茬次刈割株鲜草重在400~700 g之间,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牧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好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2.
饲用墨西哥玉米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刈割,每茬次刈割鲜草质量400~700 g/株,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的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3.
光敏型高丹草复种穴播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光敏型高丹草夏播复种的高效栽培模式,在陇东旱塬麦茬后用免耕露地、翻耕露地和翻耕覆膜3种穴播方式复种了海牛、BJM和大卡(褐色中脉、BMR)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观察比较了各品种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和穴播方式下刈割1茬和2茬的草产量。结果表明,在刈割1茬(早霜前1周刈割)条件下,各品种间在株高、茎粗、节间数、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单株茎重和分蘖数性状上差异极显著(P<0.01),穴播方式对各品种株高和节间数影响显著(P<0.05),对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单株茎重和分蘖数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和穴播方式互作仅对单株叶重影响显著(P<0.05)。以65%含水量标准鲜草产量为指标,3个品种刈割1茬的产量均高于刈割2茬之和的产量,前者平均产草量是后者的3.21倍;品种在刈割2茬第1次、第2次和两次之和的产量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刈割1茬的产量间差异显著(P<0.05);穴播方式间刈割1茬、刈割2茬第1次和两次之和的产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和穴播互作对刈割1茬、刈割2茬第1次和2次之和的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刈割1茬时,3个品种的标准鲜草产量表现为翻耕覆膜比免耕露地平均增产62.21%、比翻耕露地增产36.45%、翻耕露地比免耕露地增产21.08%。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复种高丹草以翻耕覆膜穴播、刈割1茬(早霜前1周刈割)和BJM 品种相组合的生产模式为最优;但种植者如选择多次刈割,则以海牛品种结合翻耕覆膜穴播的种植模式为佳。  相似文献   

4.
1禾本科牧草轮作模式:冬牧70黑麦与墨西哥玉米轮作1.1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冬牧70黑麦,生长至次年4月上旬,生长期180d左右,能刈割3茬,每667m2(1市亩,下同)产草4000kg左右,收割抓紧整地,施足底肥,再种墨西哥玉米(或饲料玉米、苏丹草、籽粒苋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品种)。墨西哥玉米生长至9月底或10月上旬,生长期200d左右,第一茬生长50d,以后每20d刈割一茬,可刈割6~7茬,每667m2产牧草2万kg左右。1.2原理冬牧70黑麦耐寒性强,立春反早发,叶片繁茂,4月以前为营养生长期,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墨西哥玉米是喜温性牧草,最适发芽温度15℃,最适生…  相似文献   

5.
适宜的留茬高度对羊草割草地的牧草生长与牧草营养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刈割时期与刈割留茬高度对牧草的经济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本实验设置3个刈割时间,4个留茬高度,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8月15日刈割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刈割时期;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群落ADF和NDF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留茬高度2 cm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8 cm(P<0.05),但与留茬高度5 cm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刈割时期不同留茬高度下群落粗蛋白(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适宜刈割时间为8月15日左右,以留茬高度2-5 cm为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由刈割高度(留茬高度为5,10,15,20 cm)和刈割频率(1次性和每隔60,40和30 d刈割)组成的双因子试验,来研究不同刈割频率和刈割高度对地处温带的河南黄河滩区皇竹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解决该草在黄河滩区种植中存在的利用期短、产量低、品质差、易倒伏的难题。研究证明,刈割对皇竹草的生长和生产有显著的影响,1年多次刈割会降低茎叶比(S/L ratio)和叶面积指数(LAI),适度的刈割有利于提高鲜干比(F/D ratio)、单株分蘖数和生长速度,过频过低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每隔30 d刈割)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能显著地提高鲜干比和单株分蘖数,能显著降低倒伏率;不利的方面是会显著降低皇竹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不利于饲草的生长和生产。试验证明,在中原地区种植皇竹草适宜每隔60 d刈割1次,一年刈割2次,留茬15~20 cm为宜,全年产草量为31.58~32.41 t DM/hm2,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刈割组合,和一次性刈割相比,提高14.26%~17.34%(P<0.05),另外,适度刈割有利于减轻皇竹草的倒伏,减少收获中营养和能量的损失和浪费。总之,在河南黄河滩区种植皇竹草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在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和及时施肥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刈割高度和适当的刈割次数是优化和协调生长和生产各指标的重要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产量和营养损失,有利于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7.
甜高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在青海高原丰产、高产栽培技术,在不同海拔生态区开展了播期、密度、追肥、刈割、地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拔2100 m生态区甜高粱适宜播种期是4月26日-5月7日;海拔1850m适宜密度为8.25万株·hm-2;生长中期追施1次N肥(尿素)112.5~225.0kg·hm-2,鲜重产量提高13.39%~26.94%,茎秆糖锤度提高3.16%~26.14%;刈割1次比刈割2次总鲜重产量略低,差异不显著,茎秆糖锤度提高17.02%~255.65%;铺地膜比不铺地膜增产5.56%~15.85%,茎秆糖锤度提高5.76%~54.03%,且籽粒能成熟,不铺地膜籽粒不能成熟.海拔2300 m适宜密度为16.50~21.00万株·hm-2;生长中期追施1次N肥增产 1.81%~27.39%,茎秆糖锤度提高2.33%~40.40%;刈割1次比刈割2次的总鲜重产量极显著增加(P<0.01),增产64.46%~155.88%,茎秆糖锤度提高199.52%~288.89%,因此不易刈割.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玉米草优12是我国从墨西哥引进的最新牧草品种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西、广东等地多点试种表明 ,其最高亩产可达3.5万公斤 ,较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产量提高40 %~70 % ,其产量在所有牧草当中遥遥领先 ,且适口性极好 ,适合饲喂牛、羊、猪、鹅等多种家禽家畜 ,极具推广价值。其特点 :一、生长快、产量高。墨西哥优12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发达 ,叶片宽大肥厚 ,形似我国玉米叶片 ,直立丛生 ,杆析可高达3米 ,分蘖性极强 ,最多每株分蘖可达100株以上 ,植株1米即可刈割 ,以后每隔30天左右即可刈割一次 ,每年可刈割5 -8次 ,不仅适合…  相似文献   

9.
刈割次数对天祝高寒草甸醉马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刈割为对照,研究了刈割1次/年、刈割2次/年处理对甘肃高寒草甸醉马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醉马草的高度、生殖枝密度、穗长、生物量、冠幅和盖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刈割2次/年的醉马草高度比刈割1次/年的降低了65.9%,生殖枝密度减少了100%,穗长、地上生物量、丛径冠幅和盖度分别降低了100%、88.9%、53.9%和56.3%,刈割对醉马草的生长状况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产量。刈割2次/年的效果明显大于刈割1次/年;与未刈割相比,刈割1次/年显著抑制了醉马草的生长(P 〈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高度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甘薯饲用高产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对秧蔓和块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植饲用甘薯比对照组干物质产量提高125.7%,刈割3、4茬,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2%和43.0%(P<0.01);若蔓块兼顾,以刈割4茬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刈割是大针茅草原的利用方式之一,为揭示刈割对大针茅草原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与刈割强度,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间(8月1日、8月16日、8月31日)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分析了刈割对大针茅草原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显著降低牧草产量,中重度刈割牧草营养品质显著增高。随刈割时间延后,牧草产量增加,但牧草品质下降。综合产量和牧草品质,大针茅草原以8月中旬刈割,留茬5cm为宜。  相似文献   

12.
杜高唐 《中国奶牛》2011,(13):48-49
为探讨饲用甘薯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对秧蔓和块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植饲用甘薯比对照组干物质产量提高125.7%,刈割3、4茬,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2%和43.0%(P〈0.01);若蔓块兼顾,以刈割3~4茬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刈割措施对紫花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糖含量及返青率的影响,本试验以留茬高度5~8 cm为对照组设置0、2~5 cm、8~11 cm三个留茬高度处理;以一年刈割4次为对照组设置一年刈割1次、2次、3次三个刈割频次处理,测定各处理根系内可溶性糖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翌年测定各处理组的返青率。结果表明:根系内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刈割最后一茬紫花苜蓿后,A3(刈割留茬高度为8~11 cm)处理根系内可溶性糖含量和返青率值分别为89.41 mg/g和81.2%,B3(一年刈割3次)处理为81.87 mg/g和86.6%,均为各处理组中最优值。基于刈割措施会极显著影响返青率,本试验推荐银川地区以一年刈割3次为宜,末茬留茬高度8~11 cm。  相似文献   

14.
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营养价值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进行不同刈割频度和青贮等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刈割频度鲜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鲜物质产量分别刈割三次和两次最高;干物质产量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少,皖草2号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皖草2号刈割三次粗蛋白质(CP)产量和总能量最高,高于墨西哥玉米,CP含量前者低于后者。两作物第一次收获期的干物质(DM)和CP瘤胃降解率最高,而后再生草降解率逐渐降低,粗纤维降解率逐渐增加,皖草2号略高于墨西哥玉米。青贮后皖草2号头茬草酸洗纤维含量、再生草粗灰分含量和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降解率均高于青贮前。两种饲用作物营养价值差异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所致,调控措施对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玉米草优12是我国从墨西哥引进的最新牧草品种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西、广东等地多点试种表明 ,其最高亩产可达3.5万千克 ,较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产量提高40 %~70 % ,其产量在所有牧草当中遥遥领先 ,且适口性极好 ,适合饲喂牛、羊、猪、鹅等多种家禽家畜 ,极具推广价值。一、生长快、产量高。墨西哥优12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发达 ,叶片宽大肥厚 ,形似我国玉米叶片 ,直立丛生 ,秆茎可高达3米 ,分蘖性极强 ,最多每株分蘖可达100株以上 ,植株1米即可刈割 ,以后每隔30天左右即可刈割一次 ,每年可刈割5~8次 ,不仅适合青饲、青…  相似文献   

16.
刈割对燕麦产草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刚  赵桂琴 《草业科学》2006,23(11):41-45
以燕麦Avena sativa开花期1次刈割为对照,探讨了不同刈割次数对燕麦青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对4641、4632、巴燕3号、青永久425、青永久31早熟燕麦品种的刈割试验表明,1年内刈割2次比刈割1次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显著的降低,其中巴燕3号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67.65%和57.57%;青永久425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23.64%和21.28%。但刈割2次的牧草品质比刈割1次的好,其茎叶比值较低,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较高,适口性好。特别是刈割的头茬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二茬草及对照。其中粗蛋白含量增幅最大的是4632,头茬草的含量比对照增加53.68%,增幅最小的为青永久425,比对照增加17.3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最多的是巴燕3号,头茬草比对照下降11.34%。青永久31的头茬草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到热研4号王草(Pennisrtum purpureumxp typhoidevm‘Reyan No.4’)在河南省黄河滩区营养和产量俱佳的刈割利用方式,从苗高80cm开始,在留茬15~20cm的情况下,采用每隔30d、40d、60d和全年1次性的刈割方式,研究不同刈割方式对王草生长、产量和营养水平的影响,为当地草食家畜的发展提供优质且稳定的饲草。研究表明:刈割会限制茎长,增加茎粗,有利于植株的分蘖及降低倒伏率;过频刈割会降低茎叶比(S/L ratio),叶面积指数(LAI)和生长速度,不利于饲草生产;适度的刈割有利于提高鲜干比(F/D ratio)、单株分蘖数和生长速度,有利于牧草的高产。另外,刈割次数对热研4号王草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粗脂肪、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著,多次刈割会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每隔30d与40d刈割1次与1年仅割1次相比,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47%(P0.05)和2.80%,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6.67%(P0.05)和5.54%(P0.05),而每隔60d刈割1次和1年仅割1次相比,饲草营养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每隔60d刈割1次,一年刈割2次,留茬15~20cm,牧草生长良好,粗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3.01%,全年产草量达到29.83tDM·hm-2,均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刈割对牧草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半干旱区刈割对牧草根系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毛苕子(Vicia villos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和野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牧草根系特征对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刈割可降低牧草根深、根长及根表面积。在刈割留茬3 cm高度时,早熟禾根深、根长及根表面积较对照分别降低43.91%,51.85%,25.52%;白三叶根深、根长及根表面积较对照分别降低27.27%,47.04%,27.35%;毛苕子根深、根长及根表面积较对照分别降低20.34%,39.80%,40.39%。野外早熟禾刈割留茬9 cm时根长密度最小,白三叶在刈割留茬3 cm时根长密度最小,毛苕子刈割留茬6 cm时根长密度最小。该研究对半干旱区牧草刈割留茬高度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高温少雨的浙江文成山区种植墨西哥玉米,每年可刈割4~5次,亩产(1亩=667m2)鲜草4042.7~7997.3kg,其中直播产量为4042.7~5185.4kg;移载产量为4062.1~7997.3kg。证实墨西哥玉米在浙南山区种植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夏季高产牧草。另据精料 墨西哥玉米(草)饲喂新西兰白兔的效果试验,日增重达16.95~17.86g(平均17.41g),比对照组(精料组和精料 蕃薯藤组)分别提高16.85%和21.49%。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沙化草原区是半干旱天然打草场的重要分布区,针对该区域的草场现状,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对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不同刈割频次下的草地植被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刈割频次不同,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刈割2次处理下的羊草生物量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比刈割1次的减少了23.87%;而一年生牧草虎尾草和苣荬菜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生物量比刈割1次的分别增加了14.17%和12.98%;从产草量来看,刈割1次处理下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刈割2次处理,而鲜草产量是刈割2次处理较高;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是刈割1次处理的净收入高于刈割2次处理,高出403.10元/hm2。由此可以看出,刈割2次处理减少了群落中的多年生牧草数量,促进了一年生牧草的繁殖,并且投入较高,因此,在科尔沁地区的天然打草场,1年刈割1次更有利于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更新和生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