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子获能现象的发现大大促进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加深了人们对精子获能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提高了精子体外获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就当前猪精子体外获能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精子获能是哺乳动物精卵融合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自发现精子获能现象以来,对精子获能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精子获能为体外受精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直接观察受精过程和研究受精机理奠定了基础。文章主要对精子获能的变化、机制及体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体外受精的实验操作 1.精子的准备供体外受精的精子必须是获能的精子.要得到获能精子方法有二:一是从母体生殖道中回收交配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精子;二是对公畜直接射出的精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在体外诱发其获能.前一种方法较近于自然状态,多种动物都有成功的例子.在实际体内受精过程中,精子从子宫向输卵管移动期间就已获能,到达输卵管的精子已是完全获能的精子,唯实际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卵母细胞的来源、精子体外获能、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五个方面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影响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因素、体外受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精子的体外获能是体外受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元素成分又在精子获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Yanagimachi(1982)提出仓鼠精子的体外获能与钙元素有关;Mrsny等(1987)发现钾、镁元素是仓鼠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所必需的;Hyne(1984)又证实钠也是豚鼠精子体外获能或顶体反应最重要的元素。然而,在野生动物水貂和银狐精子获能前后元素成分的变化,至今国内外尚  相似文献   

6.
影响哺乳动物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的体外获能是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阐述了温度、培养液的pH值、渗透压、动物的种类及培养液的组成对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分析研究了:(1)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要的培养时间;(2)促性腺激素和猪卵泡液对猪卵子体外成熟的作用;(3)不同体外受精次数对猪卵子体受精率的影响;(4)不同精子获能辅助剂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作用;(5)不同种类猪精液的体外受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猪卵子体外成熟所需培养时间是32-36小时,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加入0.25IU/ml PMSG(或FSH)和10%猪卵泡液可以促进猪卵子体外成熟,在精子体外获能培养液中加入0.05mg/ml肝素,在体外受精培养液中加入2mg/ml咖啡因可以促进猪精子体外获能并可提高体外受精率,体外成熟后的猪卵子进行2次受精可以获得较高的体外受精率,本试验用新鲜射出精子,冷冻射出精子,新附睾精子,冷冻附睾精子对体外成熟猪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后卵裂率(2-4细胞期)分别是24.26%、23.40%,22.65%和24.24%。  相似文献   

8.
猪卵子体外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猪精子体外获能比较困难。本试验利用猪精子对去透明带仓鼠(Hamster)卵子的穿透实验,探讨了用苯甲酸钠咖啡因促进猪精子体外获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为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它由精子采集、体外获能和卵母细胞采集、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等技术组成。目前已有10多种哺乳动物的"试管动物"相继出生。但在羊的体外受精技术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精子获能效果差和卵母细胞卵裂率低等问题。迄今为止,未见有关在幼龄绵羊的卵母细胞体外  相似文献   

10.
体外获能是哺乳动物体外受精体系中很重要的一步,获能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受精的成功与否.目前,绵羊体外受精效果与牛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绵羊精子体外获能效果不十分理想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试验拟从精子获能的角度来探寻绵羊受精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肝素和钙离子载体在多种动物身上被证实对精子的体外获能有很好的诱导作用.试验着重研究肝素、钙离子载体对波尔山羊精子体外获能体系的适用性,从而寻找一套适合波尔山羊精子体外获能的培养体系,并对波尔山羊体外受精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K·Goto 等用含咖啡因的 BO 液(Brac-ketl 和 Oliphant,1975)对牛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处理,成功地完成了体外受精。部分受精牛卵发育至桑椹期。我们用苯甲酸钠咖啡因(上海兽药厂产)作试剂,添加到 BO 溶,液中,对牛精子进行体外获能培养,发现牛精子很快死亡。为此,我们研究了该种试剂对牛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及提高苯甲酸钠咖啡因对牛精子体外获能促进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First  NL  陈东宝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3):11-14
无论在体内或体外,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对于受精的成功都是必需的。精子的成熟不仅包括在雄性动物体内所发生的过程,亦包括在雌性动物所发生的获能过程。牛精子是在输卵管中获能。在体内,获能活性存在于发情时的输卵管液中,而不存在于黄化输卵管液中。实验证明,发情输卵管液的获能活性是因其中含有氨基多糖(Glycosaminoglycan):肝素或硫酸肝素。在体外,肝素可使牛精子获能,使鲜精或冻精的受精率超过70%。用肝素获能的精子作体外受精,已能使胚胎发育,并已出生犊牛。肝素使精子获能的机理尚不清楚。肝素可  相似文献   

14.
前言自 Brackett 等(1981)通过体外受精(InVitro Capacition,IVF)技术获得首例试管牛以来,已相继通过 IVF 得到了绵羊(花田章1985)、山羊(福田丰,1986)、猪(Cheng等,1986)的试管后代,我国也先后在牛、绵羊、猪取得成功。精子在与卵子受精之前必须发生获能和顶体反应,精子的体外获能和顶体反应是家畜体外受精过程的重要一环。自 Chang 和 Austin(1951)发现精子的获能现象以来,许多学者  相似文献   

15.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兔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完善家兔体外生产胚胎技术,采用FSH+HCG法处理48只母兔,获得卵母细胞.采用获能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使用TCM199为基础液进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平均每只供体兔可获得30.69枚可用卵母细胞.屠宰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卵裂率达65.51%,囊胚发育率18.04%.自然射出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与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卵裂率达66.33%,囊胚发育率17.83%.屠宰法与自然射出法获得的精子获能以后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获能方法对绵羊精子的获能效果,新鲜绵羊精液分别经肝素上游法(swim-up)、钙离子载体(IA,A23187)诱导法、Percoll离心法和Percoll离心后肝素孵育法进行精子获能的诱导后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chlortetracycline,CTC)法结合各自相应的体外受精结果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上游法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和受精后的卵裂率均高于其它组, 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的诱导绵羊精子获能。  相似文献   

18.
从供体母兔输卵管冲取成熟的卵母细胞,与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或射出精子体外受精。三种获能方法分别是 His-DM 法、肝素法和附睾精子 DM 预培养法,获能精子与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2-细胞胚胎发育率分别是36.37%(24/66)、12.57%(13/102)和35.33%(53/150)。体外受精后体外发育到2-至4-细胞期胚胎经移植给7只同期发情受体母兔,结果有2头怀孕并产仔9只,胚移产仔率为28.57%(2/7),移入胚胎成仔率为11.39%(9/7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牛体外受精效果,试验从性控冷冻精液体外获能方法及抗氧化剂的添加、体外成熟24h后卵母细胞是否部分脱除卵丘细胞3个方面,研究了影响牛性控精液体外受精效率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一次离心体外获能法体外受精卵裂率[(68.3±3.7)%]、囊胚率[(30.9±2.3)%]与精子上浮获能法体外受精卵裂率[(67.8±2.6)%]、囊胚率[(29.7±3.7)%]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二次离心体外获能法体外受精卵裂率[(56.1±4.1)%]、囊胚率[(21.6±4.6)%](P<0.05);获能液和体外受精液添加1.0%抗坏血酸组体外受精卵裂率[(70.2±3.2)%]、囊胚率[(35.0±4.7)%]显著高于不添加组体外受精卵裂率[(60.0±4.5)%]、囊胚率[(28.3±3.6)%](P<0.05);在体外受精前,成熟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脱除情况为部分脱除组体外受精卵裂率[(70.1±4.6)%]、囊胚率[(35.5±3.7)%]显著高于不脱除组体外受精卵裂率[(52.9±4.1)%]、囊胚率[(26.1±3.6)%](P<0.05)。由此可见,性控精液体外受精时,获能方法宜采用一次离心体外获能法或上浮获能法,且精子获能液和体外受精液中宜添加抗坏血酸;体外受精前,成熟卵母细胞部分脱除卵丘细胞对于提高性控精液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畜体外受精研究最早的动物是绵羊。与其他动物体外受精过程一样,绵羊体外受精技术也包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精子体外获能、体外受精(IVF)、受精卵体外培养(IVC)以及胚胎移植(ET)等过程。因此,绵羊胚胎的体外生产技术的效率受到了这些技术环节当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动物胚胎的发育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调节。本文就当前绵羊体外受精技术环节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胚胎发育分子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