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衣原体引起的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危害牛、羊、马、猪、狗、猫、禽,也危害人。通常把引起鹦鹉类的衣原体病称为鹦鹉热,把引起其它鸟类的衣原体病称为鸟疫。人是唯一感染两种衣原体的,即沙眼——生殖器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这个术语由Morange于1895年首先使用的。流行病学 1、动物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我国于1980年,在甘肃等主要养羊区发现  相似文献   

2.
动物衣原体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二类传染病。衣原体属共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各种衣原体分别引起不同征候群的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的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羊、牛、人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体内,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后群疾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该病又叫地方性流产病、衣原体性流产。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控制,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已成为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猪衣原体病     
猪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的。Guenov 于60年代初首先发现了猪衣原体病,以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近年来,我国猪衣原体病的报道也很多,因此了解猪衣原体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规律、病原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禽衣原体病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衣原全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二类传染病。衣原体属共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各种农原体分别引起不同征候群的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6.
正衣原体是感染人和多种畜禽的病原体,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通过报道发现,吉林省的阳性率也较高。本病主要引起猪、牛流产和禽的产蛋下降,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病。1病原动物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中的各类衣原体感染的一类病。鹦鹉热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是引起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鹦鹉热衣原体可分为8个型,其中A-F为禽血清型,M56为麝鼠和野兔血清型,WC为牛血  相似文献   

7.
王敏 《家畜生态》2011,(6):80-81,123
采用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对360份绒山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在绒山羊的血清样品中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8份,布氏杆菌病的血清阳性率为2.22%;检出弓形虫15份,弓形虫病血清阳性率为4.17%;检出衣原体23份,衣原体病血清阳性率为6.39%。  相似文献   

8.
正在禽病临床诊治过程中,有人将鸡生殖型传支与鸽的衣原体病混为一谈,将鸡生殖型传支造成的输卵管形成的浆液性囊肿,误认为是衣原体的病变,甚至有的禽病图谱也有这样的误导。现将这两个病分别介绍如下:1衣原体衣原体病又称鸟疫、鹦鹉热,  相似文献   

9.
衣原体(Chlamydiaceae)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在猪上已经分离到的衣原体包括猪衣原体(Chlamydia suis)、羊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兽类衣原体(Chlamydia pecorum)和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衣原体感染猪,可引起多种不同的病症,包括结膜炎、肺炎、心包炎、多发性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伪膜性或坏死性小肠炎;对母猪可致产后无乳征(PPDS)、阴道分泌物增加、返情、流产、木乃伊胎、弱仔、围产期和新生仔猪死亡增加;对公猪则引起精液品质下降、睾丸炎、附睾炎和尿道炎。不过衣原体病被看作是不太重要的猪病,因为关于猪衣原体病的报道微乎其微;此外,在兽医实验室的常规诊断中并不包括衣原体检测,因而衣原体常常不会引起重视;另外一方面,衣原体常常和其他病原混在一起,而这些病原更加容易被检查到。但是,近期的研究证实,衣原体对种公母猪和仔猪的感染比预想的要更为普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很重要。本文对猪衣原体病作一概述,内容包括:猪衣原体病的分类学、诊断注意事项、流行病学和病理学、公共卫生意义和如何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10.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鹦鹉患本病曾称鹦鹉病,后又称鹦鹉热,而将鹦鹉以外的家禽及野禽的禽衣原体病则称之为鸟疫。鸵鸟感染禽衣原体病也已有报道。禽衣原体病临床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患病鸵鸟以肠炎和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有人则认为任何鸟类出现结膜炎都应怀疑是否感染了本病。各种鸟禽类患禽衣原体病后的病理变化基本相似,其特征为胸腔和腹腔器官浆膜和气囊膜的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及同时伴有脾、肝、肾等实质器官肿大和局灶性坏死。  相似文献   

11.
杨茂生  Maurice Alley 《养猪》2014,(3):103-104
猪衣原体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及反刍动物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公猪睾丸炎以及仔猪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膜脑炎和结膜炎等症状,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害。开展猪衣原体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生物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衣原体关键检测技术研究能为衣原体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接触性传染病。早在1895年Morange首先使用鹦鹉热(Psittacosis)这一名词来描述人和鹦鹉的衣原体病。之后,Meyer(1941)将鹦鹉类以外其它禽类的衣原体病称为鸟疫(Ornithosis)。两者在病原学上是一致的,只是感染宿主不同,而叫法也不同。目前,除继续延用这两种名称外,人们还将家禽和野禽的此病统称为“禽衣原体病”。而人的鹦鹉衣原体感染传统上则一直使用“鹦鹉热”(主要是禽源性鹦鹉衣原体感染)这一名词。禽的衣原体病不但造成经济损失,并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危害。由于鹦鹉衣原体在禽类感染的宿主十分广泛,各种禽类在流行病学中相互作用又较复杂。对此,本文仅就近十年来家禽和观赏鸟类衣原体病的流行范围、病的发生、流行因素和流行形式,以及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方面的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驴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类危害严重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以流产和关节炎、结膜炎等多种炎症病型为主要特征,是造成云南畜牧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为了摸清易门县马、驴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以便提供有效防控措施,笔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随机采取10份马血清和83份驴血清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家禽衣原体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鹦鹉、鸽子、火鸡、鸭等动物最易感,病禽和隐性带菌禽是主要传染源,可引发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此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病禽很容易死亡。本文简述了家禽衣原体病的临床表现,从注重鸡场消毒工作、提升鸡场管理水平方面介绍了家禽衣原体病预防技术要点,并归纳了治疗家禽衣原体病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即羊流产衣原体病)衣原体病不论山羊、绵羊还是其他动物(包括人)均可感染,特别是绒山羊感染率最高.当怀孕的羊感染衣原体病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后因精液带衣原体,借配种机会易传染给母羊.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形状为球形.  相似文献   

16.
禽衣原体病(avian chlamydiosis)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引起。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禽类等多种动物,在禽类中广泛流行,也可感染人类,对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禽衣原体病的早期诊断成为该病防控重要手段之一。病原学诊断是禽衣原体病诊断的金标准,但需要在生物安全级别较高的实验室操作,且耗时较长和操作繁琐,已不再是禽衣原体病实验室诊断的主流方法。目前,禽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主要是补体结合试验(CF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ELISA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监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中以荧光PCR方法最为普及,成为了禽衣原体核酸检测的主流方法,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相比,其速度、通量、特异性、敏感性各方面都有提升,相较于免疫学诊断,避免了获得性免疫带来的假阳性结果,是未来禽衣原体病实验室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从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禽衣原体病的诊断方法进行论述,介绍各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禽衣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牦牛的健康生成繁育直接影响着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系系相关。为摸清衣原体病的危害程度和现状,避免因衣原体病的感染引起不必要的损失,且为畜牧主管部门提供预防衣原体病的科学依据,我们应用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试剂进行了血清学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8.
猪衣原体病作为一种多症状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对仔猪和母猪的危害较为严重。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往往呈慢性经过。确诊本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猪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慎重引种,避免衣原体病传入本场。在做好猪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衣原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离并研制疫苗,能更好地防控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一大型鸭场从国外进口的樱桃谷鸭暴发衣原体病。鸭群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8.89%,死亡率为56.54%。从病鸭体内同时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CS_1和CS_2)和大肠杆菌(O_(54))在同一鸭群中,衣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使疫情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动物衣原体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衣原体病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及反刍动物衣原体引起的一种多症候传染病 ,而且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衣原体所引起的病症复杂 ,对畜禽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文章对衣原体病的病原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常用的诊断技术和防制措施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