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满归参试点16种源生长、气候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模糊聚类(FUZZY)的综合分析,对我国境内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划分成5个种源区。它们是:①大兴安岭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Ⅰ),包括两个亚区:满归亚区(Ⅰ-1)和根河亚区(Ⅰ-2);③大兴安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Ⅱ),包括两个亚区,阿尔山亚区(Ⅱ-3)和绰尔亚区(Ⅱ-4);③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编号为Ⅲ);④小兴安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Ⅳ),包括桦皮窑亚区(Ⅳ-5)和三站亚区(Ⅳ-6);⑤小兴安岭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Ⅴ)经7年生幼树高生长的显著性测验(SSR测验),选出了满归及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即小兴安岭的三站种源。利用最佳种源育苗造林,其高生长的遗传增益将为当地种源的12.55%。 文章还对兴安落叶松8年生树高生长及其节律的地理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17年生帽儿山地区樟子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17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选择十分有效;地理变异呈现纬度单向负向渐变的趋势,经度则呈现随机的变异规律,即靠近樟子松分布区东南部的种源及呼伦贝尔沙地的部分种源子代生长较快,影响种源间变异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湿度和无霜期。采用聚类分析把7个樟子松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种源区(编号Ⅰ),大、小兴安岭过渡带黑龙江沿岸种源区(编号Ⅱ),呼伦贝尔沙地种源区(编号Ⅲ),并确定高峰、卡伦山、红花尔基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3.
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2个种源区和4个种源亚区,即阿尔泰山种源区(编号Ⅰ),含西部种源亚区(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Ⅰ2);天山种源区(编号Ⅱ),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2)。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皮云杉三个代表参试点10年生种源试验的材料,在研究其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以子代的生长、形态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的主分量分析结果,气候区划的验证,将红皮云杉的天然分布区划分为三个种源区,即穆棱种源区(Ⅰ)、伊春种源区(Ⅱ)、黑河种源区(Ⅲ)。  相似文献   

5.
帽儿山地区21年生兴安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兴安落叶松自然分布区内17个种源21年生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及树干通直度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是,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与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呈明显的经向为主,纬向为辅,经纬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利用生长性状材料结合17个种源的地理集团对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种源在2.7遗传距离上分成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编号为I);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编号为III);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编号为IV),用LSD法对各种源进行多重比较,结合综合指数法,确定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有友好和乌伊岭种源。  相似文献   

6.
以8个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对7个表型性状(叶片长、叶片宽、叶长宽比、叶形、树干通直度、树皮颜色和树皮形状)进行研究,探讨米老排种源间和种源内的表型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米老排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较丰富的变异,种源内变异(18.08%)大于种源间变异(5.68%),种源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5.10%。在7个表型性状中,树皮颜色的变异系数值最大(21.16%),叶长宽比的最小(11.26%);在不同种源之间,广西德保种源性状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值最大(18.41%),广西龙州种源最小(16.10%)。米老排的树皮颜色随纬度增加而由深向浅变异,叶片则随纬度增加叶面积越大。8个米老排种源可划分为3个种源分布区,即东部的广东封开种源区,中部的广西上思和防城种源区,西部的广西德保、靖西、凭祥和龙州种源区。米老排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家系间,而且主要是因纬度变化而导致变异。  相似文献   

7.
对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尤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4个不同种源的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进行了耐碱性、耐寒性试验以及优势种源的选择.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观察研究耐寒指标及不同pH土壤处理对其地上部分生长、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叶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怀俄明州种源的枯梢长度小于其他种源;生长指标调查显示,怀俄明州种源在pH值9.5的土壤上表现较强的耐碱性;怀俄明州种源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0.44μmol/g)较低,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0.84%)较高.  相似文献   

8.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杨38个种源的1a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用各种源的苗高、地径与地理、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苗高、地径差异显著,苗高、地径与各种源的地理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用38个种源的苗高、地径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素可将各枫杨种源区划为6个种源区:(1)鄞县、黄岩种源区;(2)青岛、沂水、海阳源区;(3)南靖种源区;(4)汉中、武胜种源区;(5)灵川种源区;(6)其余29个种源为一个种源区。根据枫杨苗期的生长表现,初步选择出最佳种源为松滋、潜江种源。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地区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种源区。  相似文献   

10.
白桦不同种源种子形态特征及发芽率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对白桦16个种源的种子研究表明:各地种子大小,质量及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大小及质量与经纬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从东北到西南种子越来越,也越来越重;种子发芽率与经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从东到西发芽率越来越高。根据各种源地理气候因子聚类结果。初步划分为5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小兴安岭种源区;完达山,张广才岭种源区;长白山、千山种源区;六盘山祁连山种源区。  相似文献   

11.
毛百合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布在不同气候区的毛百合在生长、形态性状及繁殖特性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性状指标基本上随纬度减少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致呈经、纬度双向渐变规律。据此规律、毛百合在温暖、湿润的长白山、张广才岭等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快。花朵、果实较大、种子千粒重大、观赏性状表现好:在气候寒冷、干燥的大、小兴安岭气候条件下以上性状均表现较差。不同种源毛百合种子的萌发率为大兴安岭的种子萌发最快.随着纬度的降低、萌发速度由北向南呈现出逐渐减慢的趋势、经过氧化物同功酶测定表明.不同产地毛百合性状上的差异不仅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也可能受某种遗传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北内蒙主要用材树种的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红皮云杉、胡桃楸、水曲柳7个主要用材树种的种源选择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分析与总结。主要对各树种的早期选择,种源遗传稳定性研究及最佳种源选择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种源选择不仅为各造林地区提供了最佳种源,而且也为今后各树种的遗传改良、种子调拔、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五种灌木种源试验与苗期生长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对沙拐枣等5种灌木11个种源区的苗期生长进行了种源定点试验。同时对5个树种苗期生长的差异也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在92、94年进行两个重复观测,通过对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t检验的结果表明:各树种最佳种源分别是:花棒、(磴口、民勤);羊柴:(榆林);柠条:(民勤、凉城);梭梭:(磴口);沙拐枣:(民勤)。各树种高生长的种间排序为:花棒>沙拐枣>羊柴>梭梭>柠条。地径生长排序为:沙拐枣>花棒>羊柴>梭梭>柠条。  相似文献   

14.
红皮云杉地理变异规律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全分布区第一次种源试验10年生、9个种源、9个参试点3类10个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红皮云杉天然分布区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影响性状变异的决定因素是经度,子代生长性状的变异与经度呈正相关。水分因子是产生变异的主导因子。来自经度高、雨量大的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冠幅大、保存率高,体现了由西向东,由干到温的气候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进行的。本试验共选择了11个种源(其中带岭种源属于兴安落叶松作对照用的)。试验结果:种源间高生长差异极显著,大石头种源最好,其高生长量分别超出所有种源总平均高生长量的17.51%、带岭(对照)种源的32.32%、最差小北湖种源的59.87%。文中还进行了多变量综合分析与常规用树高选择最佳种源的秩次相关分析。目前,大石头种源可暂作为凉水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好种源。  相似文献   

16.
对霍山县茅山试点49个杉木种源7年生的林分,作树高、胸径、侧枝长度、枝干比和节间距的多元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上述生长和冠型性状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年均温、年降雨量、≥10℃积温和无霜期的多元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生长冠型性状不随着产地的地理气象因子梯度呈连续性变化;依据5个生长冠型因子,49个种源聚成8类,有效基因集积中心在南岭山地;广西融水、湖南会同、贵州锦屏和四川彭县是大别山区杉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建立并分析了种源生长量与经纬度关系、生长量与单萜含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马尾松种源生长量具有明显的地理变异;(2)种源生长量与其单萜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樟子松 ( Pinus sylvestris L .var mongolica L itvin) 1 1个种源在科尔沁沙地 3个参试点的生长性状 ,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源树高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通过在各试点进行多维空间、多向量数学模型的综合分析 ,得出青山种源的生产力最高 ,高生长超出章古台 (对照 ) 3 0 .4 %,超出参试种源平均值 1 3 .5 6%,高峰、塔河、呼玛次之。经相关分析 ,樟子松不同种源树高与冠幅、当年生长量、地茎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