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宝灵与多菌灵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室内用平皿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施宝灵、多菌灵及二者不同配比的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施宝灵与多菌灵的混配组合Ⅰ和组合Ⅱ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与单剂施宝灵和多菌灵相比,分别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和相加作用.这两个混配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 462.23和116.43,EC50值分别为3.69 μg/ml和193.72 μg/ml,施宝灵和多菌灵的EC50值是40.69 μg/ml和89.67 μg/ml.试验证明,6%的丙*多混剂Ⅰ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2.
溴菌腈·多菌灵混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5种配比的溴菌腈与多菌灵混配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混配剂都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溴菌腈∶多菌灵为3∶4的混配制剂增效作用最显著,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68.7、293.4.田间防治试验,按溴菌腈∶多菌灵为3∶4制成的35%溴菌腈·多菌灵混剂WP药后7-21d防治效果达81.6%-91.4%,比25%溴菌腈WP和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10%和20%-30%.  相似文献   

3.
为提出混用杀菌剂增效作用统一的评判标准,通过浸渍3~4叶期的稻苗和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三环唑和硫磺按3∶1、2∶1、1∶1、1∶2和1∶3混用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效果。用增效系数评价测定结果,发现3∶1、2∶1、1∶1和1∶2混用为相加作用,1∶3混用为拮抗作用;用共毒系数评价,则显示3∶1、2∶1和1∶1混配为增效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都是以EC50和单剂在混剂中的比例进行计算,增效系数乘以100后,在数值上与共毒系数完全相等,是不同的评判标准造成了不同的评判结果。将混剂的EC50分解为三环唑和硫磺的单剂浓度,代入单剂回归方程计算的期望抑制率均大于50%,说明三环唑和硫磺混用后对稻瘟病菌没有增效作用,用Mansour的共毒因子进行计算,则3∶1、2∶1和1∶1混用为相加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计算中,EC50只对应50%的病菌抑制率,没考虑对病菌的抑制率范围,而共毒因子则涉及了抑制率范围,研究结果证实用增效系数或共毒系数再辅以共毒因子,能更准确地判断混剂的联合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杀菌剂混配对香蕉黑星病菌的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抑制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剂对香蕉黑星病菌生长抑制的增效作用及最适混配比例优选。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与醚菌酯混配比的增效区间为9∶1~2∶8,其中配比为6∶4和2∶8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毒力比率高,分别为1.93和2.24;共毒系数也大,分别为844.85和1 183.8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为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法测定鲍曼菌素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鲍曼菌素对梨黑斑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鲍曼菌素与嘧霉胺9种比例的复配剂表现出加和或增效作用,其中,在鲍曼菌素∶嘧霉胺=4~7∶6~3时有增效作用,鲍曼菌素∶嘧霉胺=5∶5时增效指数最高,达2.5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33~500 mg·L-1 40%鲍曼菌素·嘧霉胺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鲍曼菌素、嘧霉胺和多菌灵单剂。【结论】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制剂对梨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为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法测定鲍曼菌素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鲍曼菌素对梨黑斑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鲍曼菌素与嘧霉胺9种比例的复配剂表现出加和或增效作用,其中,在鲍曼菌素∶嘧霉胺=4~7∶6~3时有增效作用,鲍曼菌素∶嘧霉胺=5∶5时增效指数最高,达2.5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33~500mg·L-140%鲍曼菌素·嘧霉胺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鲍曼菌素、嘧霉胺和多菌灵单剂。【结论】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制剂对梨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药剂(单剂和混剂)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进行了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单剂中,施宝克、使百克和浸种灵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147 3、1.464 5和9.244 5 μg/m 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84 2、3.757 4和0.804 1 μg/ml.混剂中,施宝克+百菌清和使百克+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47 8和0.036 3 μg/ml,共毒系数分别为615和7 893, 抑制孢子萌发最好的为施宝克+百菌清和使百克+浸种灵,EC50分别为0.059 7和0.089 4 μg/ml,共毒系数分别为3 253和1 482.  相似文献   

8.
条纹单胞锈菌(Uromyces striatus)是引起苜蓿锈病的病原菌。为了明确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的萌发生理条件,试验以苜蓿病株刮取的锈病越冬夏孢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浮载剂、温度、光照和pH值对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浮载剂是苜蓿叶片浸出液,萌发率为2.19%;夏孢子在5~25℃均可萌发,最容易萌发温度为15℃,萌发率可达7.69%;光照抑制夏孢子萌发;偏酸性环境可促进夏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9.
采用Horsfall方法,以植物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进行了研究,两种单剂不同配比包括10∶0、9∶1、8∶2、7∶3、6∶4、5∶5、4∶6、3∶7、2∶8、1∶9、0∶10,其中大部分比例增效比值在1以上,8∶2的增效比值最大达到了1.57。将不同比例的混剂在五叶期番茄幼苗上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提取物Ts-39与嘧霉胺不同配比的混剂在番茄幼苗上有增效作用,而且8∶2为11个配比混剂中的最佳配比,增效比值达到1.7,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1.5 ,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还表明 ,病原菌抗药性水平愈高 ,混剂增效比率值越大 ,增效作用越显著。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方面考虑 ,应以 1∶ 1~ 1∶ 3的配比组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