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良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种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选用良种造林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江西铜鼓、永丰、德兴3个杉木主要造林区1987~1991年营造的杉木速生丰产林进行良种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经营条件下,由种源到优良种源中的优良无性系造林具有种质的叠加效应,其叠加效应在胸径和材积生长上表现尤为突出,优良种源培育大径材比普通种源材积生长要提高30%左右,而用优良种源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培育大径材,在种源的基础上又要提高20%以上,且林分大径木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营建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了广东、广西、福建马尾松优树子代经测定分析后筛选出的186个最好的家系,建立了第一个多省区、高层次的马尾松优良基因库。两广马尾松优良家系在福建龙岩异地栽培表明,优树无性系当代及后代都能保持明显的速生特性,优良家系的群体异地栽培是可行的,闽西马尾松优良家系前期生长量仅次于两广优良家系,但后期生长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大的生长优势,特别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马尾松高产无性系再选择研究",筛选出58个速生、高产无性系,平均遗传增益达51.29%(最高达116.82%),可用于营建马尾松高产种子园。在"马尾松遗传测定林配置设计"中提出了3种改进型模式,其中"约束随机区组设计"模式的试验精度高、用地省,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用材林树种,具有速生、丰产、木材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与其它用材林树种(马尾松、杨树、桉树等)比较,杉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理分布、种源试验、优良家系(无性系)选育及人工林培育等方面,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对滞后,基础薄弱。本文从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转录组学分析等方面对杉木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评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山柏是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印度引进的墨西哥柏群系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我市经过十几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认为:中山柏适应性广,速生性能特别好,适宜于丘岗山地的石灰石,炭质页岩,紫色页岩地区造林,也是理想的城乡四旁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6.
杂交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松(Pinuselliottii×Pinusoaribaea)是澳大利亚研究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用其优良无性系造林具有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材性好等特点,在澳大利亚已成为主要人工造林树种之一。9a生无性系林平均树高19.6m ,蓄积178 2m3 /hm2 。2 0 0 1年我们开始引种杂交松造林,通过2 0 0 2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龙胜县进行杉木无性系选育,通过品比试验选出5个杉木优良无性系并示范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8.
育种速生杨树杂种无性系选育初见飞效新疆杨地膜覆盖育苗晤林六号杨杂交育种针叶树扦插育苗技术棒子松嫁接文冠果室内嫁接试验效果初报白榆种源试验效成报告华北落叶松种子园子代测定苗期试验分析数几JQ公9山1上242 28 引种樟子松引种的试验研究罕山林区华北落叶松引种试验报告乌盟后山地区杨树引种栽培的调查研究38 45 33 36 827料红271一,土2 2 3 3 no 44 造林木本饲料草场建设初报乌盟后山地区华北落叶松栽培技术奈曼旗兴隆绍林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伊盟黄河冲积平原杨树造林适宜的初植密度和成材蜜度的探讨我区森林覆盖率关于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9.
通过七年杉木无性繁殖及造林试验研究。总结出杉木采穗圃的营建及插插育苗技术关键;取得了杉木扦插育苗及无性繁殖苗造林的育好效果;选择出11个遗传品质好,生长速度快的杉木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乡土阔叶树山杜英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杜英是优良的乡土速生绿化树种,对连城县宣和国营林场6年生的山杜英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山杜英与杉木和马尾松的混交林进行生长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蓄积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大小分别为山杜英与杉木混交林>山杜英纯林>山杜英与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1.
美洲黑杨无性系T26和T66是山东省林科院于1987年由土耳其引进、1995年选育出的两个速生优良无性系,于1997年又在山东省各杨树栽培区,同引进的全国各地选育的50多个优良无性系一起,进行了育苗试验和区域化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26和T66在山东省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好、抗逆性强和生态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是营建胶合板林和纸浆林的优良品系,2002年已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造林技术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处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傈,在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定位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1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自大 的影响顺序为:立地选择,种要密度,幼林施工。其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马尾松人工造林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幼林施肥对马尾松幼林分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整地方式则无明显影响,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周天相徐金良柴雄邱斌(浙江省开化县林场324300)摘要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杉木无性系选育的成就、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 我国的杉木无性系选育取得了重大进展, 涉及杉木的生长、形质、抗病和抗虫等方面, 选育了若干优良无性系, 区域化试验的结果揭示杉木无性系与环境存在明显的互作。但是高产优质多抗杉木无性系选育也面临不少问题, 主要是生长与材性, 生长与抗逆性间存在负的遗传相关, 以及无性繁殖中的退化问题等。文中提出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办法, 讨论出了高产优质多抗杉木无性系选育的方案和技术路线, 并对当前杉木无性系选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徽林业》2005,(4):20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绩溪县镇头林场选择了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杉木迹地更新混交造林试验,在林分林龄、立地条件、营林措施基本一致的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纯林林地中布设样地进行对比研究.样地面积10米×10米,分别为马尾松×光皮桦(Ⅰ)、马尾松×光皮桦(Ⅱ)、马尾松×响叶杨、马尾松×枫香,按检测样地常规调查方法进行每木检尺.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十个无性系在南阳区域的栽培试验,初选7个早期表现优良的无性系.推广到生产中去。提高无性系早期选择的效率,为楸树早期速生小径材培育提供了依据。三十个无性系在南阳区域的栽培试验是全国四个同步造林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洛阳、河南南阳、甘肃小陇山、北京大兴)。通过相同的无性系,全国分别区域的造林试验,提高了选育效率。本实验研究和以往一地选出无性系再做立地类型试验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杉木无性系造林效果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作2片造林对比试验,8年生时无性系间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高生长9个超过对照,胸径生长4个超过对照。本省12个优良家系无性繁殖造林对比试验,6年生树高间差异显著,高生长7个超过对照。可提供采穗圃或良种选育材料。  相似文献   

18.
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混交试验林9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的林学原理、林分生长过程与规律及混交效益,总结出杉木木荷、杉木拟赤杨、杉木擦树、杉木马褂木、杉木光皮桦、杉木香樟和杉木马尾松7个成功的以杉木为主的混交林类型及其造林技术,可供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间开花结实与生长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极显著相关,分枝角度与开花结实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生长性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在选择优良无性系建园时,应当考虑选择速生丰产稳产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之窗     
马尾松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它不仅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用途广,而且速生丰产.但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注意种源和采种母树的选择.要切实改变见种就采的状况,对优良林分进行调查,并砍去生长不良的林木,把这些优良的林分作为固定的采种基地,提供种子,进而逐步建立母树林、种子园,实现良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